秃毛雁

2015-08-30 11:21北京
上海故事 2015年1期
关键词:知府银子大雁

□ 魏 炜(北京)

秃毛雁

□魏炜(北京)

1.争雁案

明朝嘉靖年间,范崇光任新城县知县。他是个吃货,任职期间,遍搜境内奇珍异物,凡是能下锅的,绝对不会放过,人送外号“饭桶知县”。

这天一早,范崇光正在后院看书,忽听外面一阵争吵,扫了雅兴,唤过师爷周寅,让他去看看外面在吵什么,速速轰走了事。周寅去了片刻,急急惶惶地跑回来说,那两个吵架的人不听他的劝,反倒越吵越凶,这就要到大堂上告状,请大老爷决断呢。范崇光直怪周寅太笨,连这么点儿小事都处理不了。这时,前面响起了鸣冤鼓,范崇光忙着换好官服,升堂问案。

两个人拉拉拉扯扯地上来了,一边给大老爷行礼,一边嘴巴里还争论不休。范崇光一拍惊堂木,让他们先闭住了嘴巴。他看这两个人打扮不尽相同,小伙子像是乡野村夫,中年人穿的还算体面,像是有些来历的。乡下人毕竟实诚些,不会说得太离谱。他就对小伙子说道:“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小伙子叩了头,忙着说起来。小伙子名叫宋昌,乃是凤凰山下的一个农夫,打小喜欢舞刀弄棒,尤其喜欢射箭,练就了一手好箭法,说百步穿杨毫不夸张。前几日,他遇到了县城里望江楼饭庄的于老板,于老板见他箭法奇精,就问他能否射到大雁,他愿以二两银子的高价来买。宋昌爽快地答应了。二两银子能买一头牛,顶他种一年田的,这个价码着实不低。他就带上弓箭,到凤凰山里的清凉湖去守候。今天一早,他见到有雁群落到岸边来喝水,就抬弓搭箭,射到了一只,赶进城来给于老板送雁。谁知路过大后街时,忽然冲出一条恶狗,抢走了大雁,三两口就吃掉了半只。他奋力扑过去,从狗嘴里夺下了半只,赶走了恶狗。他找恶狗的主人评理,让他赔一只雁钱,那主人不肯赔,两个人因此吵起来。

范崇光转脸问那中年男人:“可是如此?”

中年男人忙道:“确实如此。大人,我家的狗是吃了他半只雁,可他却让我赔一只雁,这就不对了。”

宋昌急道:“一只雁是一道菜,人家于老板才给我二两银子的。你这恶狗吃了半只,剩下的半只做不够一道菜了,于老板不给我银子了,我是不是白丢了二两银子?这银子当然该你来赔!”

中年男人大声说道:“谁听说过一只雁值二两银子的?比头牛还贵呀!你这就是讹我呢。”

两个人又吵起来。

范崇光既已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脑子就灵光起来。别看老百姓背地里叫他“饭桶知县”,那是说他好吃,不是说他脑子笨。他那脑子可聪明呢,绝对不是饭桶。他看两人吵得凶,就猛地一拍惊堂木,转脸对捕头说,去把于老板叫来,一问便知。捕头应声去了。范崇光拿过那半只雁来看,果真是被狗撕咬掉的痕迹。

他眼珠儿一转,已然有了主意。

片刻之后,于老板就赶来了。他上得大堂,先给范崇光行了礼。范崇光就问他宋昌所言是否真事。于老板忙着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范崇光不觉一怔:“二两银子买只雁,你要做什么?”

于老板说:“一道菜。”

范崇光不禁愕然:“你买雁就花了二两银子,这道菜要卖多少钱?”

于老板诡秘地笑笑说:“大人,这个与本案无关吧?”

范崇光又指着半只雁问道:“半只雁值多少钱?”

于老板看到半只雁,痛惜万分:“怎么就剩了半只雁呢?一只雁那是珍品,值着大钱,半只雁做不成菜了,那就分文不值。”

范崇光对中年男人道:“于老板的话你可听清楚了?半只雁分文不值。那二两银子就得你赔。捕头,带他去取银子。要是没银子,那就坐牢吧。”

中年男人忙着道:“我赔,我赔。”捕头带着他走了。

于老板正要告辞,范崇光忽然叫住了他:“于老板,你留步。”

于老板一愣:“大人,还有事儿吗?”

范崇光指着那半只雁说:“把这半只雁给我做了吧。”

于老板一愣:“只有半只雁,做不了一道菜。”

范崇光一挥手说:“我就吃这半只雁!”

于老板不敢再说什么,只好拎着半只雁下去了。

2.雁之贿

两个时辰之后,于老板派人给范崇光传过信儿来,说那大雁已经做好了,请他速去品尝。范崇光早就收拾停当了,想着那大雁的香气,早就馋得吞了几回口水。一听到信儿,他忙着赶到望江楼,于老板早就给他安排了一个雅间,备上了几样精致的小菜,还有一坛老酒。

范崇光早就吃过望江楼的菜了,也没觉得稀奇,只动了动筷子,就单等着那道奇菜了。过不片刻,于老板就端着一个精致的紫砂罐上来了。他刚一进门,菜未上桌,先有一股浓重的酒香飘了进来,混着一股异香。范崇光不觉叫道:“好香啊。果然独特!用白酒炖的吧?”

于老板点头应是,揭开了罐盖,香气氤氲。范崇光伸筷子正要夹,于老板忙着制止了他。这时,就见一个小伙计端着一盘白萝卜片急匆匆地上来,于老板接过来,把白萝卜片一股脑地倒入紫砂罐中,然后对范崇光说:“大人,请品尝吧。”

范崇光扒拉掉白萝卜片,夹起一块雁肉,放进嘴里,即刻满嘴生香,嫩滑中却又不失劲道,果真非其他肉类所能相比。他连吃了几口,这才放下筷子,喝了口老酒,对于老板说道:“果真是天下美味。却不知你为什么要倒入白萝卜片呢?”

于老板老老实实地说道,这大雁乃是天上飞禽,一经多年,肉味虽好,但未免太干太柴,一般的做法难以炖熟,只有用白酒,才能炖熟。但白酒一炖,酒味太大,倒把雁肉的香气遮住了,只有倒入白萝卜片,快速地吸去酒味儿,那雁肉的本味儿才能尽情释放,口味最佳。说到这儿,于老板叹了口气道:“要是整只大雁,味道就更上乘了。”

范崇光不觉奇道:“那又是为何?”

于老板这才给他解释说,虽说是用白酒炖大雁,但为了压住酒气,他也要想办法,就是炖雁用低度的白酒,雁肚子里灌高度白酒,如此,雁肉也炖烂了,酒味儿也能吸走。现下只有半只,肚子里不能装高度酒,他只有把两种酒调和了来炖,效果就差了,雁肉不会特别烂,酒味儿也还稍存。

听他这么一说,范崇光再细着一咂摸,确实如此。他不觉有些遗憾:“可惜了,可惜了。”

半只雁很快就落了肚,范崇光酒足饭饱,眼珠儿一转,忽然问道:“这新城县里,还有谁家会做这白酒炖雁?”

于老板摇了摇头说,他从未听说。不光这新城县里,就是整个州府,他也没听说谁会做,这才会有那富商豪士肯掏着大把的银子跑到他这里来吃啊。范崇光一想,于老板说的有道理。他对于老板说道:“如此美味,不可本官独享。等到宋昌再射到了大雁,就烦你于老板走一趟,去给知府大人炖着吃。”

于老板一听这话就苦着个脸,却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只得点了点头道:“谨遵大人吩咐。”

范崇光一回到府衙,就吩咐周寅赶紧去找宋昌,让他半个月之内交一只大雁来,如若到期未交,先丢进大牢里。周寅应了一声,忙着去了。

范崇光想要大雁行贿。

新城县隶属临州府。他任期将满,是留下来续任,还是高升,或者是卷铺盖走人,这可全看知府吴大人怎么给朝廷奏报呢。他曾几次三番地活动,但吴知府不收银子,这倒也情有可原。吴知府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儿,不缺银子,他还怕给人以口实,被密报给朝廷丢了官儿呢,想顶他这个缺儿的也大有人在。范崇光一直琢磨着该怎么讨得吴大人欢心,吃到这绝品炖大雁,他顿时来了主意,就给吴大人送这道菜。

宋昌得到范崇光的指令,哪敢不从,一头钻进凤凰山里,在清凉湖畔守候了十来天,终于射到了两只大雁。他把大雁带进城,先卖给了于老板一只,又把另一只送到县衙。范崇光见到大雁,兴奋异常,马上带着于老板赶到了临州府,就在后厨中给吴大人炖起大雁来。

过了两个多时辰,大雁炖好了,端上桌来,吴知府先夹了一口尝了尝,顿时击掌叫好,说此菜堪称天下绝品,非燕窝鱼翅不能比。范崇光看到吴知府心花怒放的样子,也暗暗得意,看来这道菜是送到知府大人的心坎上了。

一顿饭吃完,两个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吴知府问道:“范大人,你是怎么考虑你的前程的?”

范崇光忙着说,他自然不想卷铺盖回家,还想当官儿。往上走走呢,就要给人家当副手,他实在心有不甘,可留在新城呢,这新城县太过清苦,他只想换个地方。吴知府就明白了,只有换到富庶的地方,又当着主官,他才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吴知府点了点头,笑道:“你这想法,本府绝无异议。关键是朝廷啊。你要是想往朝廷里走一走,本官就给你介绍些门路。”范崇光忙着谢恩。吴知府就给他写了两张拜帖。

范崇光打道回府,心里乐开了花,坐在轿子里,就想开了美事儿……

3.寻雁

范崇光一回到县上,就喊过了周寅,让他给宋昌传令,十天之内,再射十只雁,不然,以重罪论处。

周寅听了,不觉一惊,忙着提醒道:“大人,这未免太过强求了吧?那宋昌虽是神箭手,可大雁不见得天天到清凉湖来,就是到清凉湖来,也未必会落到箭程之内。前次他在清凉湖蹲了十天,才射到一只。你一下子要十只,他哪里办得到!”

范崇光蛮横地一挥手说:“交不来雁,就坐牢!”

周寅见他如此决绝,也不敢多说什么,忙着去找宋昌。

范崇光又让手下找来了于老板。于老板也是个聪明人,情知不妙,但范崇光是新城的土皇上,谁敢惹呀,他只有忍气吞声,进门来先行了礼,还得赔着笑脸,问道:“大人唤我来,有何吩咐?”

范崇光说等到宋昌射到了雁,就要带他去京城,把这个绝味之肴做给那几位大人品尝,让他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准备好一应物品。于掌柜一听,先就吓了一跳,脱口问道:“要去京城啊?来去数十天,我这酒楼……”

不等他把话说完,范崇光就冷冷地说道:“跟我去一趟,不过耽误你数十天的生意,要是不跟我去,我就让你再也开不起来,耽误你半辈子的生意!”

于老板忙着说道:“大人误解了小民的意思。这雁,只能在咱这里做,出不了临州府。”范崇光不觉一愣:“为何?”

于老板这才说,那雁刚射下来,肉质新鲜,做此菜肴是绝世美味。但从新城到京城,路途遥遥,一去数日,现下正是秋天,秋老虎正肆虐,热浪袭人,到不了京城,那雁就该腐臭了,吃都吃不得,又怎么做得了菜?

范崇光一挥手说,这点他早已考虑过了。肉食长存不坏之法,只有两个:一个是用冰冻,那是只有皇家才能用到的,他们无处去寻冰;另一个就是用盐腌,做成腊雁,到京城后再用水浸,吸出咸味儿,虽然做出来的菜鲜味稍差,但也另有风味。

于老板暗暗心惊。这范崇光真不愧是“饭桶知县”,果然在吃上触类旁通,深谙精髓,他没理由再说不去了,只好点头应了。

再说宋昌,接到范崇光的指令,吓了一大跳,可他一个平民老百姓,哪敢跟县太爷叫板,连个屁都不敢放,就背着弓箭铺盖上了山,日夜守候在清凉湖畔。此刻,正是大雁南迁之时,成群结队的大雁从这里飞过,都要到清凉湖中去喝水。这倒给了宋昌机会。但那大雁也是见多识广的动物,异常机敏,即使是喝水时,也会有哨雁站岗放哨,听到一点动静,即刻发出警报,大雁们惊觉而飞,让宋昌不得接近。亏得他箭法精奇,稍有机会,就抓住不放,箭到雁落。十天下来,他竟射到了五只雁,那离范崇光要的十只还差了一半呢。想想那牢狱之灾难免,他不觉黯然,回家安顿了一下,就提着雁赶到城里。

范崇光看到五只雁,就冷了脸,问道:“我让你射十只,你怎么才射到五只?”

宋昌忙道:“大老爷,那雁比猴子还激灵,听到一点动静就飞了,我根本就接近不了。能射到这五只,已经不容易了。我在清凉湖边蹲了十天十夜,片刻不敢离开。大老爷,您就发发发慈悲,放放过我吧。我不想蹲大牢啊。”范崇光道:“那就先记到你的头上。你再到清凉湖畔去守着,射到了马上给我送过来。”

宋昌忙着应了,急慌慌地走了。

见宋昌走了,周寅才小声问道:“大人,怎么又放他走了?你不是说他要是射不到十只雁,就要治他的罪吗?”

范崇光微微笑道:“这人呀,就是贱骨头。你跟他说要三只雁,他就会照着三只去射,那没准儿就连两只都射不到。你跟他要十只,他奔着十只去射,射到了五只,让他觉得还不够数目,其实已经比我要求的多了。他没完成数目,没把他关进大牢,他还会对你感恩戴德,还会心甘情愿地给你做事。对付刁民,就得动动脑子,想些办法。”说完,范崇光得意地笑了。

周寅听得瞠目结舌。

范崇光又对他说:“把雁给于老板送去,让他腌好,三日后动身。”

周寅应了一声,提起雁,忙着去了……

4.主意

三日后,范崇光带着于老板上路了。两辆马车,前面的一辆坐着范崇光,后面的一辆坐着于老板,再加一应物事。

一直走了十来天,他们这才进到京城,送上了拜帖,再说明自己带来的特殊礼物。原来,那吴知府在朝中确有几位同乡为官,吴知府给范崇光推荐的就是吏部侍郎于正和另一位官员。那时候,朝廷给官员们的俸禄很少,要想纯粹靠俸禄生活,还真困难。京官儿看着体面,却没什么油水可捞,生活清苦,远不如外官实惠,但却掌握着外官的命运。外官为了升迁以及诸事方便,也有求于京官儿,时常送些孝敬。两厢里暗中勾结,却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

于正就时常接到吴知府的孝敬,也帮吴知府铲了不少事,两个人过往甚密。现下见是吴知府推荐来的人,也就倍加热情,尝了于老板做的酒炖雁,更觉味美非常。范崇光见于正吃得高兴,喝得也尽兴,就悄悄从袖袋里掏出了银票,偷偷塞给于正,说是自己在城西的兴元当铺存下了,让他随时去取。于正心照不宣地收下了。

酒宴已毕,于正就问范崇光,此来有何目的。范崇光忙着说,他所在的新城,贫困至极,他怕是连饭都快吃不饱了,想换到个富裕的地方任职。于正想了片刻,却摇了摇头,说这可难了。范崇光一愣,忙着问他怎么回事。于正叹了一口气,这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这嘉靖皇帝不理朝政,只在西苑中修行,大臣们已经多日未见他,奏折也无回批。吏部已经报了很多奏折,都是任命地方官员的,但没一件回批。没有皇帝的朱批,这任命就不能下达,很多州县没有主事官员,他们都快急疯了。但皇帝不出来,谁还敢到西苑中去把他拽出来不成?

范崇光忙着问道:“皇上可会特别喜好什么?”

于正说,皇帝就喜欢修道,想成仙呢。

范崇光心下一冷。回到馆驿,他只是发愁。于老板见他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可真着急。他已离开多日,不知那望江楼怎么样了。何况他这个主厨不在,宾客们来了吃不到招牌菜,以后就不会来了,他的生意就要完蛋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找到范崇光:“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范崇光白了他一眼:“事情没办成,我还白贴了这许多银子,怎么能就回去呢?”

于老板问道:“大人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可否说给我听听?”

范崇光就把嘉靖皇帝不理朝政的事说了。吏部已经给他写好了告身,就放在皇帝的龙书案上,可皇帝根本就不进宫,如何朱批?皇上若不批,他任期一到,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哪能不急?于老板说道:“那就想个办法,把皇帝吸引到宫里来。”

范崇光重重地叹了口气,又说到,皇上只迷修道成仙,哪有什么能把他吸引到宫里来!

于老板想了想,不觉一笑:“我倒有个法子,不妨一试。”

范崇光一惊:“什么法子?你快说!”

于老板说,那就送给皇帝一条雁羽被吧。这样的被子不仅极轻,保暖,而且有乘雁而飞之意,皇帝或许会喜欢。

范崇光一听,茅塞顿开。但他随即又皱紧了眉头,说哪里去找雁羽呢。于老板微微一笑,说他带着不少雁羽,做条被子当不成问题。原是想到京城卖个高价的,现下看范崇光焦急,就想替他解这燃眉之急。范崇光顿时兴奋起来,忙着让于老板拿出那些雁羽,他去寻裁缝来做。

于老板见他闭口不提钱的事,不觉后悔自己多事了……

5.生变

范崇光从于老板那里讨到了主意,不敢怠慢,马上寻到一家老店,说明了意图。那老店听说是要送给皇帝的,也不敢稍有疏忽,马上挑选了蜀锦做面儿,府绸做里儿,把雁羽打碎,取掉其中的硬梗,密缝细引,很快就做好了。范崇光掂在手里一试,轻若惊鸿,果是极品,不觉惊喜异常,又多给了二分银子。

于正便把雁羽被送进宫里。范崇光在馆驿里等着消息。

傍晚时候,馆驿里忽然来了几名锦衣卫,进门就喊:“范崇光在哪里?”范崇光听到有人喊他,再隔窗一看,见是宫里的人,即刻兴奋起来,忙着喊道:“我在这儿!”他还没走出门,那几名锦衣卫就冲过来,把他扭住,二话不说,先给他戴上了镣铐。范崇光惊恐地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个小头目说道:“皇上让我们来抓你。”

范崇光吓得胆都要破了,哆哆嗦嗦地问道:“为什么啊?为什么?皇上为什么要抓我?”

那个小头目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索性跟你说个明白吧。有人私下里说当今皇上昏庸,不理朝政,忠奸不分,皇上很生气,就想做出点儿事情给他们看看。恰在这时候,你给皇上送来雁羽被,还说是百姓们爱戴明君,特意射下大雁,选了最好的绒羽做出来的。皇上就想了,百姓们为什么别的不送,偏偏送个雁羽被呢?皇上这一想,就想明白了,原来百姓们这是在告御状呢!”

范崇光更糊涂了:“告御状?什么御状?”

那个小头目道:“百姓们这是对皇上说,当地的官员不怎么样,连过路的大雁都不肯放过,雁过拔毛啊,还拔了这么多,当地的百姓们更是被盘剥得苦不堪言,忍无可忍,才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皇上当然要为民做主,先把你这个贪官拿下!”

范崇光身子一软,只觉得下面没了控制,一阵稀里哗啦。

锦衣卫们掩住了鼻子,拖着他往外走。

范崇光一扭头,看到于老板正站在廊下看着他,微微笑着。他不明白,于老板怎么会笑得这么得意,好像很解恨似的呢……

(责编/邓亦敏 插图/张恩卫)

猜你喜欢
知府银子大雁
不数碎银子的店小二
大雁
大雁
济公传
大雁曲
大雁飞过
挂在树上的银子
远处识人
凭空消失的银子
远处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