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竹溪 编辑 汤涌
那些拿枪的年轻人
文 刘竹溪 编辑 汤涌
他们正在服役或刚退役不久,和1970年代建立联合国的伟大头脑类似,他们对战争、国家、和平与爱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70年前的1945年,人们刚刚从一次大战当中解放出来,下一次战争似乎就已经在不远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仅仅相距不到20年。
1945年,最聪明睿智的人也苦恼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不打了么?
那一年的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开始生效,联合国 (United Nations)宣布正式成立。
但全世界对于未来普遍持悲观态度:苏联和美国两大阵营准备了数百万军队,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一触即发。最后解救人类的反而是貌似会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剑拔弩张的核威慑让大家不敢轻举妄动,冷战的40年内只发生了若干次地区性战争。
苏联解体后,全球大战显得更加遥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军队。恐怖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朝鲜、中东、中亚这样的地区仍然不能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今天加入军队的青年们和过去的两代人大多不一样,应征入伍的士兵们大多出生于冷战结束之后,士官和军官们可能赶上了一个苏联衰落的尾巴。
我们采访了世界上6个国家的青年,他们有的仍然在军队服役,有的则在近几年退出现役。他们在25岁到30岁之间,他们的祖辈有的人参加过二战,他们的父辈有的参加过越南战争。他们中有人在伊拉克执行过任务,有人在本国的荒漠深处训练和演习,也有人在首都的郊区坐过办公室。
他们是全新的一代人,不需要为终结法西斯统治而被征召入伍,也不像被卷入越战或者其他地区冲突的上一代人。
他们的国家制度和军队征募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伴着互联网一起成长,使用社交网络来交朋友和获取信息,享受着可乐、汉堡、T恤、牛仔裤等全球共同的流行文化。对于服从,对于战争,对于敌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们不用像父辈那样背负着复仇的责任活着。冷战时期的北美洲上空,永远有美军B-52轰炸机在绕圈飞行,司令部一声令下,飞行员将立即掉头飞向苏联,投下携带的核弹。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底,苏联的潜艇静静地游弋,一旦确认核战争爆发,艇长就会发射核弹,将敌国的城市化为焦土,尽管这时莫斯科肯定已经完了。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几乎擦枪走火。几十年后披露的文件显示,苏军B-59号潜艇艇长萨维茨基曾误认为核战争已经开始,决定向美国发射核导弹,如果不是当时在艇上的潜艇部队参谋长阿尔希波夫成功地劝阻了他,人类文明史在那一天可能已经结束了。按照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说法,那一天距离核战争只有“两个指头的距离”。
在冷战高峰期,美苏双方拥有数万枚核弹头,足够毁灭地球30次。但也正是两大阵营间的核威慑断绝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把对峙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冷战”。
整个社会看待战争的方式也在变化。没有了“反法西斯”的政治正确,出兵干涉他国事务有着天然的道义弱点,即使美国总统肯尼迪把越南战争描述为确保“自由的长存及成功”的行动,也无法逃脱媒体的抨击和民众的反感。在亚非拉的原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崛起让当地居民中的精英阶层无法继续容忍祖国成为西方人的殖民地。
发达的大众传媒更加剧了反战主义思潮,通过电视台、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全世界都能看到战争带来的痛苦。越南小姑娘潘金福在空袭下赤身哭喊奔逃的照片更是激起了大众的广泛同情,并间接促使美国结束了在越南的军事行动。
在那之后,虽然还有1980年代初美国军事投入增长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事件的发生,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大国纷纷裁军,1980年代,美军的员额从战后高峰期354万(越战期间的1968年)下降了超过100万。中国军队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领导下,把解放军的员额从400万压缩到了300万,国家战略也从备战全面转向了经济建设。
1991年,苏联解体,40年的冷战结束,美国成了仅有的超级大国,全面战争的危机似乎已经彻底解除。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助理国防部长的学者约瑟夫·奈撰文回忆:“在整个90年代,我们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自从苏联解体后,我们拥有覆盖全球的巨大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90年代初,我们在海湾战争中轻松取胜;90年代末,我们对塞尔维亚实施轰炸而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直到2001年的“9·11”事件打破了这个局面。为了报复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遭到的攻击,美国政府先后把矛头指向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拥有全方位作战能力的美国军队轻而易举地毁灭了塔利班和萨达姆·侯赛因建立的政权,却无奈地面临着新式的战争。
战争之后的“治安战”令人头疼。接受《博客天下》采访的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琼·戴维斯回忆,自己两次被部署到伊拉克中的一次,任务就是守卫安巴尔省一条交通要道上的检查站。每一天有无数的汽车通过,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辆是来进行自杀式爆炸的,军人们总是处于压力之下,离开营地会携带步枪。
美国军队的数量并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退役四星上将、曾经的北约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此前在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时,在65万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区域部署了4万名维和人员,但在人口10倍于科索沃的伊拉克,美军一共派遣了18万人,只有科索沃的4倍多。但此时美军总的现役作战人员也仅有约50万人(而且仍在持续裁撤),对18万人的派遣军进行轮换已经是捉襟见肘的工作。世界各国的青年似乎都仅仅愿意在非冲突地区当兵。
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不会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有专家认为,短期内有战争风险。美国政治学者P·W·辛格近期的一篇文章认为,叙利亚的天空已经过于拥挤。这个国家的内乱持续数年得不到解决,和美国立场截然相反的俄罗斯最近又插手其中,叙利亚有可能像100年前的巴尔干半岛一样,逐渐把各个大国拉入战争漩涡。
但从后冷战时期近30年的历史来看,大部分人还是抱有乐观的态度。在问答网站Quora上,来自各国的绝大多数网友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网友奥利弗·恩伯顿的观点得到了最多的支持。他认为,如果真有“世界大战”,那么发动战争的一方必须如同冷战时期的美国或者苏联一样,先发制人地彻底摧毁另一方,以避免来自核武器的反击,而这样的话,即使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又能得到什么呢?
各个大国的军队数量已经大大下降,美军的战斗人员已经小于50万,裁军后的中国军队只有200万,欧洲大国法国仅有35万军队。这些现代军队最多只能远距离摧毁对方的战略目标,而无法长期占领和管理一个大国—正如美国没有办法妥善管理战后的伊拉克。
另外,发动战争的动机也在变弱。美国虽然在“9·11”之后全民的复仇心态下决心入侵伊拉克,但是国内的反战浪潮几乎立即就开始了,比越南战争要猛烈得多。而就算是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在介入乌克兰冲突时同样也面对了强烈的反对。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阿尔乔姆·卢金认为短期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原因之一是中国的经济是外向型的,中国人最热衷的,不是作战,而是贸易。
接受《博客天下》采访的6国青年当中,大多对自己的国家高度认同,而且没有一个人希望打仗。他们的生活非常相似,制服会让他们获得尊重,那不意味着暴力和额外的特权。
在一战时的圣诞节前夜,德国和英国的小伙子曾经私自决定停战,大家在弹痕累累的地面上踢起了足球,他们的皇帝和国王是表兄弟,他们的邻居和朋友经常去对方的国家工作。二战后美国人进入德国后,也迅速发现他们爱干净、有礼貌,受过教育。“他们很像我们啊。”这是下一战不再开始的基础。
青年人之间沟通也许无法避免下一次战争,却一定可以让我们在变得激动和极端之前思忖再三。而现在的世界各大国,敌人不应该是彼此,而应该是一些试图摧毁国际秩序的极端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