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2015-08-29 12:55:50崔惠敏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2
图书馆建设 2015年3期
关键词:光盘资源共享知识产权

崔惠敏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42)

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

崔惠敏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42)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数字资源共享中主要存在6种知识产权风险:数据库共享风险、文献传递风险、馆际互借风险、随书光盘网络下载风险、网络链接导航服务风险、成员馆中途退出风险。实证研究表明,文献传递风险的可能性最高,成员馆中途退出风险的可能性最低;数据库共享风险的后果最严重。因此,高校图书馆联盟应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如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和风险监管机制、将知识产权风险做刚性规定、加强馆员知识产权培训和用户知识产权宣传等。

高校图书馆联盟 知识产权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基础和前提。联盟既能带来巨大的资源收益,同时又可能造成风险,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诸多风险中,知识产权风险表现得尤为突出[1]。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多指数字资源共享,在数字资源共享中存在诸多知识产权风险。联盟组织必须认识知识产权风险的来源及表现形式,并且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风险识别,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解决方案[2]。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可为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作用。笔者通过实证方法(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问题进行排查,识别出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运用风险矩阵评估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综合考虑对联盟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联盟顺畅运行。

1 调查情况分析

1.1 调查样本和方式

本次调查样本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者通过2013 年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交流会,有针对性地向全国20多所农业高校图书馆馆长发放问卷,共调查完成21所高校;第二部分为笔者利用全国CALIS技术联盟组织的QQ群,有针对性地向985和211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完成20所高校;第三部分为笔者通过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馆,在联盟馆的会议或广州高校图书馆借阅联盟组织的QQ群中发放问卷,调查完成7所高校。

1.2 调查内容和形式

本次调查问卷共30道题,问卷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高校图书馆联盟问题,第二部分为知识产权问题,第三部分为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问题等。问卷的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问答题4种。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本次问卷调查利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问卷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汇总。

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笔者共调查了48所高校,其中,重点高校30所,普通高校18所。职务在副馆长以上的有15人,部主任为17人;职称在副高级以上的有25人,中级职称为23人。笔者在调查过程中选择的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一部分选择馆长,因为在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过程中,馆长了解联盟组织的规则和相关情况,对高校图书馆联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准确的认识,在定性分析中具有权威性;第二部分选择重点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是因为重点高校图书馆资源雄厚、参与联盟共享活动较多(在本次调查中有69%的高校图书馆参加3个以上的联盟组织),馆员业务水平较高,实现资源共享的具体业务是由他们实际操作、完成的,对易发生的知识产权风险案例较为了解,能够保证定量分析中数据采集的精准性;第三部分选择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进行调研,使数据更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2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首先要找出风险源。要找出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的风险源,就要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特性——资源共享入手,围绕资源共享服务过程,识别出易发生的知识产权风险事件。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服务主要包括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数据库共享、随书光盘网络下载、网络实时在线咨询、网络导航链接、用户教育等,这些服务过程均涉及知识产权风险。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知识产权风险表现形式、发生概率、危害程度等问题,笔者现将专家咨询及问卷分析得到的风险事件总结如下。

2.1 数据库共享风险

数据库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主要方式,联盟组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购买数据库的使用范围应确定在本联盟成员馆局域网之内,不得为非授权单位提供服务。数据库的订购合同中一般都限制了电子版文献的传递规定,任何情况下成员馆都不可以将电子文档以数字化格式传输给非成员馆或其他单位和个人。成员馆不得将数据库非法复制、解密修改,不得删除、隐藏或修改数据库开发商在数据内容中加入的版权声明、权利管理信息等[3]。

2.2 文献传递风险

文献传递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现今网络环境下,传递的文献一般为数字化的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联盟传递文献时,为用户提供的文献资料为副本,而这种原件的被复制与网络传播均可造成侵权。文献传递服务应控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对于“合理使用”,高校图书馆应从传递的目的、数量和文献类型等方面进行控制。文献传递的目的是为学习及研究使用,而不是商业营利及其他用途;传递数量应该控制在5~10篇;传递的文献类型是电子文献,而不能是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传递针对一般电子图书的规定为:每本图书单次咨询不超过50页,同一图书每周的咨询量不超过全书的20%,如果20天内一本书的咨询量已满80%,已咨询链接就会失效,用户需重新申请等[4]。

2.3 馆际互借风险

2.3.1 学位论文风险

高校图书馆收藏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通常情况下是未经公开发表的,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高校图书馆在未经作者授权许可下,擅自对此类文献进行馆际互借,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其在借阅过程中应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一般各高校图书馆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用户可以查看学位论文的目录及前15页或论文的三分之一部分。

2.3.2 自建数据库风险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或特色资源数据库存在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如自行开发的软件、多媒体作品、网页设计等。自建数据库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指建设中采用作品所拥有的著作权与高校图书馆创建者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因此,自建数据库中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侵犯作品的著作权风险和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2]。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据库的资源导航中利用深度链接、直接抓取网上的原文及超链接等也存在知识产权风险。

2.4 随书光盘网络下载风险

随书光盘也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共享资源之一。随书光盘为音像制品,高校图书馆联盟加强对随书光盘著作权的保护应采取购买正版光盘、加工时注意保持光盘的完整、通过技术措施合理使用、不可批量下载等措施。例如,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随书光盘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采用的是联盟成员馆与广州图联公司签署的非书资料云数据中心共享平台。各成员馆光盘由广州图联公司统一上传到随书光盘云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上,供各成员馆用户浏览、收听、点播及下载。一般情况下,用户的3种行为被视为“恶意下载”:完整下载电子图书或整卷,整期下载期刊论文;使用智能下载工具;短时间内大批量集中下载同一数据库的文献[5]。

2.5 网络链接导航服务风险

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在知识导航服务中,实际承担着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两种职能,链接是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链接技术本身不构成侵权,但如果链接方式不当,可能会构成侵权行为。链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普通链接又称外链接,它以文本形式链接,链接的对象是网站首页,用户可快捷找到所需的网站(如专题网站或数据库),通过点击的方式层层进入,明确知道链接对方的完整信息。二是内链接或深度链接,是指绕过被链接网站的主页,直接将其分页内容合并至原来网页,用户可在不知道信息源的情况下,直接看到被链接的信息,但是这种深度链接已侵犯了他人作品的传播权[6]。造成深度链接知识产权风险的原因有二:一是深度链接为超文本链接,特别是在框链中,其改变了被链接内容的观看状态和效果,可能侵犯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二是这种深度链接的直接抓取侵犯了商标权,其由不正当竞争而引发。

2.6 成员馆中途退出风险

本次问卷设有“本馆加入联盟的目的”一题,在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中,共享其他高校图书馆优势资源的占98%;满足本馆资源需求的多样化、提升服务质量的比例为89%;缓解本馆经费压力的占84%;希望本馆资源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共享的占75%。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各成员馆都希望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高校图书馆联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各成员馆在联盟合作过程中不断投入有形资产和知识资源,这就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成员馆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其他原因而退出联盟,从而带走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联盟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存在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也存在履行合同的职责范围问题,一旦发生知识产权风险,联盟就有连带责任。因此,高校图书馆联盟应在联盟契约中规定中途退出所承担的责任及风险比例。

3 风险矩阵评估

3.1 概念

风险矩阵是一种通过定义后果和可能性的范围,对风险进行展示和排序的工具,即从风险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两个维度来分析风险的等级并揭示风险的重要性,其分析方法包括有定性、定量及半定量分析。

风险等级是以后果及其可能性的结合来表示的某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或等级。目前,最常用的描述风险等级的方法为用“乘”来表示后果及其可能性的结合[7]。

3.2 实证分析

(1) 本文的后果描述具体如表1所示。

(2)本文的可能性(概率)描述具体如表2所示。

(3)本文的风险等级描述具体如表3所示。

3.3 实证结果

表1 后果描述

表2 可能性描述

表3 风险等级描述

表4 无量纲定量评估

本次调查问卷中设有上述6方面风险事件造成后果(C)和发生可能性(L)的问题,笔者利用问卷星对统计结果的平均综合得分排序如表4所示。

3.3.1 结果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6种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排序为:原文传递〉数据库服务〉馆际互借〉随书光盘网络下载〉网络链接导航服务〉成员馆中途退出。笔者通过咨询专家验证了这一统计结果。

从统计结果中也可以看出6种风险发生后果的排序:数据库服务〉原文传递〉馆际互借〉成员馆中途退出〉随书光盘网络下载〉网络链接导航服务。笔者通过咨询专家,发现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实际运行中,数据库服务中的风险最大,其次则是成员馆中途退出,这与统计结果存在差异。

3.3.2 矩阵

笔者以风险的后果作为矩阵的列,风险的可能性作为矩阵的行,绘制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半定性风险矩阵(见表5)。

从风险矩阵中可以得出,随书光盘网络下载风险、网络链接导航服务风险、成员馆中途退出风险属I级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校图书馆联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监控即可;原文传递风险、数据库服务中的风险、特种文献馆际互借风险属II级风险,属可以容忍范围,联盟应针对此类风险尽快适度增强防控措施。通常情况下,III级以上风险属于高风险,联盟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风险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III级以下属于中低风险,联盟可根据组织具体情况而定。

表5 半定性风险矩阵

4 风险管理实施

笔者通过上述风险评估得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中易发生知识产权的风险等级,结合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分析,高校图书馆联盟应制订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而完善相关制度、具体细化的预控方法,将风险降至最低或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4.1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本次问卷设计了“影响高校图书馆联盟正常运行风险由高到低”的排序题,问卷星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为:制度不健全〉资金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利益不平衡风险〉合作的诚信因素〉服务质量连带风险。可见,健全的制度是高校图书馆联盟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笔者认为应在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制度的分层下进一步细化知识产权制度,具体措施为:①明确联盟成员各馆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实施责、权、利、险对等原则;②合同中约定相互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则;③明确规定出现不正当获取信息与技术时纠纷的补偿方式[8];④尽可能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在合同中作详尽的说明。

4.2 建立风险监管机制

本次问卷设计了“联盟组织是否定期检查各成员馆的合作行为并纠正不规范行为”一题,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定期”的比例为9%,“有时”的比例为51%,“没有”的比例为33%,“不知道”的比例为7%。从调查数据看,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其应落实好风险监控管理。为了保障联盟服务的正常运行,联盟组织应定期检查各成员馆的合作行为,重点检查易产生知识产权风险的服务,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并将违规事件向其他成员馆通报。

4.3 对知识产权风险做刚性规定

高校图书馆联盟应根据资源共享过程中易发生知识产权风险的6方面表现形式,制订出具体的刚性规定。例如,成员馆对数据库的使用,应以合同优先、分布版权公告限定使用范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应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并且明确范围;网络光盘的使用应保证光盘内容的完整性,明确规定用户下载的次数,等等。只有这样,各成员馆才能依规办事,避免风险发生。

4.4 加强馆员知识产权培训和用户知识产权宣传

本次问卷设计了“本馆馆员知识产权培训情况”一题,统计结果为,回答“全部人员培训过”的占9%;“部分人员培训过”的占69%;“馆长培训过”的占3%。从调查数据看,各馆对知识产权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实际解决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一般。这说明,高校图书馆联盟只做了知识产权知识的广泛宣传,并没有针对联盟中易发生风险事件的防范措施的宣传和培训。高校图书馆联盟应加强图书馆对用户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规范用户使用共享资源的行为,还应对用户易发生知识产权风险的行为予以提示,使其遵守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知识产权规定。

[1]袁 静, 焦玉英. 我国图书馆联盟风险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11):48-56.

[2]张文德, 李 婵.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识别研究[J]. 情报杂志, 2011(3):39-44.

[3]袁 静. 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机制建构[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12):8-11.

[4]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平台. 联盟平台文献传递相关规则[EB/OL]. [2014-09-01]. http://www.th.superlib.net.

[5]陈传夫, 王云娣. 图书馆用户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J]. 图书馆论坛, 2008(6):16-20.

[6]韦楠华, 吴 高. 数字图书馆网络链接侵权风险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杂志, 2011(2):52-56.

[7]李素鹏. 风险矩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详解风险矩阵评估方法[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2.

[8]孔繁超, 周奇志. 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建构[J].图书馆建设, 2009(1):8-11.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There are six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sks about the shar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such as the database sharing risk, the literature delivery risk, the interlibrary loan risk, the network download risk of the CD attached books, the navigation service risk of the network link and the risk that the member library drops out half way.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highest possibility is the literature delivery risk, while the risk that the member library drops out half way is the lowest possibility and the serious effect could be caused by the database sharing risk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Thu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should adop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the risk surpervision system,using rigid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ining for librarians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paganda for users, and so on.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

G258.6; D923.4

B

崔惠敏 女,1963年生,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20余篇。

2014-10-14 ]

*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CDIP2013-G09。

猜你喜欢
光盘资源共享知识产权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光盘行动
幼儿园(2021年13期)2021-12-02 05:13:48
光盘小熊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知识产权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8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