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影响①

2015-08-29 06:09张勃刘俊荣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实验班身体素质

张勃 刘俊荣(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影响①

张勃 刘俊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该研以我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和进行传统教学的对照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考核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进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较显著效果。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能充分的把体育课课堂学习、课余活动时间、体育竞赛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得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篮球技术的掌握方面要优于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对照班。

高校 “课内外一体化” 俱乐部 体育教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学生对你教我学陈旧的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失去耐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从而导致课外体育形同虚设,学生在课上感到的是乏味无聊在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也被网络游戏取而代之,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所有上述问题都表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朝着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发展社会体育的方向进行改革,而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的开展是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建立"快乐体育"的新观念。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讲是采用一种更为灵活、更为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体育课程的教与学活动,学生除了在课上参加由指导老师课上进行的教学、训练、比赛和测验之外,还参加由专项俱乐部自己组织的训练、比赛、以及技术讲解等。所有俱乐部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策划及组织,教师只是给予指导。学生自主参与俱乐部的一切等活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在原有体育课教学的传统教学基础上,把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四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综合的各类单项俱乐部的体育教育形式。

目前国内体育俱乐部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俱乐部教学的评价方式、俱乐部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并已经取得了相对成熟的成果,但鲜有通过实验来验证俱乐部教学模式结果的研究,该研究欲通过在该校进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教学,将实验的结果与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来探讨该该校推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研究对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期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体育改革、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以及“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等相关的资料,基本掌握了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并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2.2实验法

2.2.1实验对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篮球俱乐部2013、2014级学生4个班每班30人。

2.2.2实验方法

将所选择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四个班级,其中两个班级进行“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一学期结束后对其身体素质及篮球技术进行考核并对比分析。

2.2.3实验时间

18周(2014年3月~2014年7月)。

2.2.4实验的设计

表1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方面结果比较与分析表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各水平百分比[n(%)]

实验班与对照班完成教学课时均为36学时其中实验班完成可内教学16学时、课外教学学时数为20学时。对照班的学生只进行可内教学,同时在实验的前后均对实验组核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身体素质指标(BMI指数、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篮球技术(全场行进间上篮),在考核过程当中测试教师均为同一人,同一标准同时接受测试的学生不了解测试教师的情况。

2.2.5研究对象的控制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筛选,一方面通过该校网上选课系统,选取符合实验的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再对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干扰变量的控制,对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

3 研究结果

3.1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方面结果比较与分析

由表1可知,实验组学生的BMI指数、肺活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握力指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在肺活量及立定跳远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提高了受试者的身体素质,同时这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锻炼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这些条件是不受操控的。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术和技能;掌握基本的科学锻炼方法和全新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学生通过课上学习掌握了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并利用课外活动加以实践,使得学以致用,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进一步总结,这完全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另外,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参照自我的评价标准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可以循序渐进的养成积极完成课程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地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对磨练意志品质也有一定的益处。

3.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能掌握的比较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双盲考核的形式对学生技能评定出一个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班在技能评定方面的优秀率和良好率为8.33%、65%,该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班的优秀率(5%)和良好率(46.67%)(见表3)。实验班篮球技术考核总成绩均值(83.32分)也要高于对照班篮球技术考核总成绩的均值(78.69分)(见表2),也充分说明“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对于专项成绩的提高要好于传统教学模式,究其原因“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并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确定教学内容,并让学生经过网络渠道提前准备资料,带着问题到课堂同时把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课程的目标,使学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有针对性的提高了身体素质及篮球专项的技术,再加之更长时间的课外活动的反复打磨逐渐掌握到了技能学习的方法,从而将知识传授和应用更有效的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锻炼意识。

[1]蔡晓竹.在高校高年级建立体育俱乐部的设想[J].四川体育科学,2000(1):68-70.

[2]胡健,赵恒,吴健.“淡竞技,重健身”大学生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7-80.

[3]余小平,杨鹏飞.普通高校“课内外相结合”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52-53.

[4]胡永南,段健芝.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4(2):96-98.

[5]翟小巧.普通高校组建体育俱乐部对学生健身效果的影响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18-119.

[6]韩健.高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124-126.

G8

A

2095-2813(2015)12(a)-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08

①天津中医药大学2013年校级教改课题重点课题:天津中医药大学“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编号:2013JYA012)。

张勃(1980-),男,汉,河北滦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刘俊荣(1960-),女,汉,天津汉沽人,本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养生健身功法。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实验班身体素质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锻炼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