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口碑古籍的特点
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以前,一切生活活动都要靠口耳相传。这种口耳相传的材料,在古代就是史料,也就是古人研究历史和记载历史的依据。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21个少数民族有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族和畲族),其他34个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对自已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只有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正如侗族歌谣中所唱的:“古人讲,老人谈,一代一代往下传;树有根,水有源,好听的话儿有歌篇;汉家有文好记载,侗家无文靠口传”。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口传史料就成为少数民族丰厚的口碑文献,即口碑古籍。民族口碑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种史料,因其独有而厚重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和群众性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古籍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册、典籍和文献资料。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不同,古籍存世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民族的古籍以1911年为下限,有些民族的古籍可以定在1949年以前。民族古籍分为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民族古籍包括各种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和用汉文记载的有关民族资料的古籍文献;无文字类古籍主要是指口碑古籍。口碑古籍即口头资料,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以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种史料,反映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内容涉及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学、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主要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籍(包括手抄本)、金石铭刻和口碑古籍。其中口碑古籍与古代书籍、金石铭刻这些有形的物质文化一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遗产。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民族。各世居少数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遗产丰富。民族古籍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宝库。
二、青海民族口碑古籍的价值
民族口碑古籍是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大多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在表达形式上既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谚语、谜语等诸多文体。数量多,内容丰富,涵义广博。这种口头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语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2005年6月份青海省组织开展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遴选、论证、申报工作中,经专家论证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传统体育竞技等9个类别的33个亟待抢救的项目进行了申报,其中就包括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门源回族宴席曲和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等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及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项目。我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99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采自全国各民族的长达7000小时的“传统音乐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为我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颁发了证书。这些都表明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各民族中有丰厚的口碑古籍,主要靠各民族中的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下来,它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特征、信念、信仰和民族风俗,可以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信念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这些少数民族口碑古籍不仅包括民间文学,而且包括民间音乐等,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万里长江源区是青藏文化圈中别具一格的游牧文化最丰厚的中心地带,而游牧文化的灵魂则是久负盛名的《格萨尔王传》、《藏族创世歌》和《康巴民歌》。青海门源、大通等地区流传的回族民间文化中的宴席曲,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情,反映了回族民间口头文化纯朴独异的艺术魅力。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形式有散曲、叙事曲、说唱体三种,宴席舞的唱词反映了回族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赞美东家、赞美亲友和赞美自然的曲目,如《恭喜曲》、《赞东家》等;有反映劳动、生产的生活歌,如《高山上挡马》、《庄稼人》等;有规劝人们向善的规劝歌,如《学生哥》、《娘怀胎》等;有描写旧中国军阀强行征兵的征战歌,如《高大人领兵》、《马步芳征兵》等;还有反映妻离子散、人生悲欢离合的思念歌,如《莫奈何》、《哭五更》等;有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叙事歌,如《方四娘》、《满拉哥》等;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歌,如《园子家》等。土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土族古籍主要是口碑文献,以叙事诗和民歌为主,流传广且有影响的有《拉布仁与祁门索》叙事诗,长达300多行。撒拉族也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撒拉族古籍也以口碑古籍为主。其中神话传说和叙事诗流行最为广泛,代表作有《阿腾其根·麻斯睦》、《阿古尕拉吉》等。青海蒙古族人民长期过着游牧兼营狩猎的生活,其文化生活主要靠民间口头文学来满足。主要代表作有英雄史诗《格斯尔》,流传在青海地区的《格斯尔》内容丰富,篇章也较多,且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文《格斯尔》有很多不同点,据说蒙古文《格斯尔》版本中最有影响的北京版《格斯尔》是从青海蒙古族中搜集的。此外还有谚语格言、祝词和赞词(《剪发礼赞词》)、历史传说(《固始汗的传说》、《诺木洪城墙的传说》)、故事(《怀图美日更特木乃的故事》)、民歌等等。这些不仅仅是研究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不仅仅对汉文化研究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且是研究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全和完善民族口碑古籍有效的保护机制
少数民族口碑古籍是通过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口耳相传得以传承的。在人类历史坎坷、曲折的进程中,面对天灾人祸的无情冲击,有形的物质文化则难逃其劫而遭毁损,作为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因其独有的传承方式而得以世代相传,“发挥了它的巨大的历史功能,维系、存护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挖掘、抢救、传承少数民族口碑古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职责。本着“救书、救人、救学科”的抢救少数民族古籍的原则,抢救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就是要抢救传承口碑古籍的民间艺人,因为这些口碑古籍一方面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传统的传承方式,另一方面是依附于民间艺人的生存而传承的,民间艺人的离世就意味着口碑古籍的流失和消亡。特别是对于无文字的民族而言,口碑古籍的流失和消亡的程度会更为加剧。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失去了反映本民族特性的文化,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民族本身。因此,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口碑古籍的传统传承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挖掘保护,构建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和谐局面
我国民族古籍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最具特色。古代少数民族创制的古文字约30种,以这些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不计其数,形式千姿百态,内容博大精深。在这些文献典籍中不仅蕴含着年代的悠久性,而且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忠实地记录着各民族先辈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进程。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典籍的特殊形制和文字的特殊性,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一直很少为世人所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对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抢救、挖掘、保护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古籍精品。据不完全统计,抢救、整理的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就有30多万种(不含馆藏及寺院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公开出版了5000余部有影响和价值的民族典籍和文献。从结绳记事、金石碑拓到口碑古籍;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牍、丝帛绢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一一记载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哲学、地理、历史、医学、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包括契丹文、吐蕃文、西夏文、女真文、和田文以及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交汇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少数民族古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本民族、本专业的范畴,往往代表着一门学科,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走向。比如,纳西族在古代创造的东巴文是现今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已成为东西方学术探讨的热点;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发达的古代文化举世闻名,成书于十四世纪的《中华大藏经》中的《甘珠尔》、《丹珠尔》堪称藏族古代学术的集大成者;成书于十一世纪前后的《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和《金光明经》三部作品,被后人誉为维吾尔族古典著作的三大瑰宝;《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蒙古秘史》是蒙古族古代三大历史著作,为今天人们研究这个马背民族的历史源流、文化风貌和中国北方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柯孜族的《玛纳斯》和现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堪与《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相媲美。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古籍所蕴含的内容不仅是本民族拥有的文化,而且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献典籍的挖掘和保护,才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才能构建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
(二)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
民族古籍的保护是民族古籍工作的必须,是民族古籍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保护是基础,是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步,没有保护,古籍事业无法发展。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和开发,使用和开发则使民族古籍保护更加完善和长久。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形式也会使古籍再生,保护是手段,开发和使用才是真正的目的。
1、关于保护的理念问题。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对古籍工作者来讲可能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容易忽略,把保护放在了次要位置,想起来时提一提,而在更多的时候是把他尘封在记忆中,这就涉及到一个意识和理念问题。通常来讲,我国现在对民族古籍的保护都是处在最简单最基本的层面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其自然,各自为政,任由发展变化,也就是说对民族古籍的保护还没有站在系统、全局统一的角度加以考虑;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及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因此,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有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理念包括:忧患意识,民族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原始记载,民族古籍的毁坏和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民族古籍工作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决不是哪一个馆或那一个地方的“私有”财产,对于民族古籍的任何损坏和保护不当,都是对民族古籍事业全局的影响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制约;现代意识,这种意识要求我们时刻关注现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保护古籍文物等领域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古籍源远流长。
2、关于民族古籍的管理体制问题。古籍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民族古籍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收藏和保存民族古籍的机构和组织比较复杂。民族古籍不仅在各地图书馆、博物院、档案馆、科研单位及寺院里有收藏,还有相当一部分收藏在各地的民委古籍办、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和文化局、编译局等。这种收藏布局显然不利于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不利于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更不利于民族古籍的统一规划和民族古籍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使民族古籍集中在收藏机构,因为收藏机构保护和开发古籍文献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收藏机构不仅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还有温、湿度适中的保护环境;收藏机构不仅具有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论,还能及时有效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保护措施。此外,收藏机构更加有利于民族古籍的研究、整理和传播,有利于民族古籍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从长计议、从发展民族古籍事业的大局出发,应尽早结束民族古籍分散收藏保护的状况。
3、关于保护措施问题。一般来说古籍的保护措施有两种,一是延缓性保护,一是再生性保护。延缓性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控制保存环境等延长原件寿命的过程,这是保存和抢救古籍文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只是减缓了古籍文献的衰老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文献的长期保存问题。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古籍文献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此达到对古籍文献的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再生性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有古籍文献资料上的内容转移到其它载体上,即使原件毁灭了,其记载的内容仍可以保存下来。再生性保护有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一是拍成缩微胶片,便于保存并且节省空间。其次,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刻成光盘便于使用。第三,整理复制出版。复制出版虽然没有改变载体的性质,但对文献的内容进行了转移。古籍的两种保护措施对民族古籍来说同等重要。但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基本都是采取延缓性保护措施,而且很多地方并没有能力用空调控制温、湿度。民族古籍的这种保护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古籍的寿命和今后的开发利用。民族古籍中手抄本居多,有些装帧形式独特、载体形态特别,这些是其他古籍所不能比的。目前我国网络、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汉文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何丽.论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2):62-63.
[2]马小琴.少数民族口碑古籍与非物质文化[J].青海民族宗教,2006(1):27.
[3]马小琴.加强民族古籍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青海民族宗教,2008(1):21-23.
(作者简介:王喜梅(1974-)女,文学学士,青海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