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
摘要: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徐州作为一个无传承流派,但古琴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且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文化底蕴的地方,古琴艺术也应受到重视与保护。本文从徐州的地理历史、风俗文化入手,逐步剖析徐州古琴的发展历史,以及徐州主要琴风的划分,希望通过对徐州古琴历史的梳理为当代徐州古琴艺术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古琴 徐州古琴历史 古琴流派
一、徐州的基本概况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六千年灿烂文化。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徐州,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孕育出了具有自身特点和个性的文化风情。徐州人的性格在徐州的地方戏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数千年以来,每一个地域的人民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追求中,都选择或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文化和音乐,柳琴戏和梆子戏是徐州地方戏流传最主要的两个品种。梆子腔的旋律特点是声腔豪放、激越高亢,其中最受徐州人喜爱的要数红脸和黑脸的唱腔,笔者认为,这很大的原因是与徐州人在审美上喜爱那些忠勇正直的忠臣良将,以及刚正不阿的清官有关。柳琴戏音乐唱腔趋于清丽秀美,委婉俏丽,地方色彩以及生活气息浓郁,较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有《喝面叶》《王汉喜借车》《大燕和小燕》等曲目,这些唱段流传较广,在徐州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喜爱梆子戏和柳琴戏说明徐州人不仅有阳刚奔放的一面,也有温婉多情的一面。亦文亦武,亦刚亦柔,这在徐州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徐州古琴艺术的发展历史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徐州,古琴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曾盛极一时,名家辈出,如宋代苏东坡、明代蒋克谦、清代高丙谋等,但清末民初却一度衰落,解放前后几近失传。
据了解,徐州古琴音乐发展主要开始于北宋时期,为其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根据文献记载:苏轼进京参加科考时,被主考欧阳修所赏识,并入朝为官,后因对王安石变法不满,外调至杭州任通判,后又调往徐州等地任知州。
苏轼的诗词文章脍炙人口,书法也是当时的典范,在琴学上也同样有很深的修养。他曾为唐曲《阳关三叠》(《渭城曲》)填词,又曾根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作的琴曲《醉翁吟》填词。另外,他还作有琴曲《鹤舞洞天》,著有琴学著作《杂书琴事》,对琴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至今徐州的东坡广场内仍有数家古琴馆,对古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徐州古琴的美学思想、演奏技法、声律、琴制等的发展,使古琴艺术进入到了一个更为系统的发展时期。
蒋克谦,徐州人,明代古琴家。出身皇族贵戚,其曾祖父为嘉靖皇太后之父,良好的家庭条件,为蒋克谦就提供了读书弹琴的环境。他不仅擅长弹琴、书法、绘画,还秉承先人遗志,经多年努力,于1590年完成了规模浩大、文献众多的《琴书大全》一书。
《琴书大全》的编写工作始于他的曾祖父,后来祖父蒋轮方和父亲蒋荣亦在此基础上继承补充,蒋克谦从小跟着父辈抄写校勘,得以熟悉业务。后“延海内琴士参互议订,失序者理之,差讹者正之,缺文者俟之。分门析类,悉无遗厘,而为二十册。”又“捐俸薪、鸠工集材,梓之三年而业始就绪”。全书共22卷,前20卷文字包括“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等。另有2卷为琴谱,共收琴曲62首。为后人进行古琴音乐的研究以及传承古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州古琴收藏到清代到达了高潮。高丙谋,字在午,号也愚,对调江苏睢宁县知县补铜山。据说,高县令生前收藏了24张古琴,置于木制琴楼之中。楼分二层,下有数十个水缸,根据音律盛有不同高度的水,高丙谋在楼上弹琴时,楼下水缸即有回音,绕梁不绝。
据徐州琴家、原徐州乐器厂厂长李义先生回忆,解放初期,高家琴楼还很完好,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需要在此建羊毛衫厂,木制琴楼被拆除。当时的高家大院有四进院子,迁建工人打开封存了许多年的琴楼,室内字画、瓷器、典籍琳琅满目,一时轰动徐州城。北京、上海、徐州博物馆立即将文物清点收藏,二十四张古琴也在被收之列,其他的东西则被红卫兵当作“四旧”扔进了奎河之中。
高县令一生清廉,却为后人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古老乐器,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由不让人感之怀之,他对徐州古琴文化和中国琴文化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清朝末期到民国年间,受战乱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徐州古琴艺术的发展一度中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琴艺术在彭城渐渐复兴。原徐州乐器厂厂长李义先生因酷爱古琴,在他和他的入室弟子徐永的不懈努力下,徐州古琴艺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徐永先生的倡导下,经李义、梅曰强、王军等琴人的大力支持以及众同道的共同努力,铜山琴学会于l987年正式成立。成立至今,举办了多期古琴学习班,徐州市电视台先后为学会录制了《四艺之首——古琴》和《千年古琴奏新声》两期电视专题报道。199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徐州古琴音乐会,与徐州诗词协会联合举办了“古诗古琴演唱会”。徐永先生两次参加成都国际古琴艺术交流会,并在《琴韵》《今虞琴刊续集》等特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l998年徐永先生个人集资,在市西郊风景区筹办我国第一家私立古琴艺术馆。
2005年6月18日,徐州市八十多名古琴研习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庆徐州市古琴学会的成立。中国古琴学会会长李祥霆、著名琴家龚一也致电祝贺。徐州市古琴学会办公及交流会址设在华夏传统艺术学校随园中,徐永先生当选为徐州古琴学会会长,易菁女士和易群先生分别当选该学会副会长和常务副秘书长。
2006年11月5日,为了庆贺中国古琴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周年并纪念广陵派古琴大师梅曰强先生逝世三周年,徐州市文联、徐州市文化局、徐州矿务集团、徐州音乐家协会、徐州古琴学会联合主办的“徐州市古琴音乐会”在徐州太阳宾馆会议室隆重举行。此会,邀请了中国琴会秘书长杨青先生、镇江梦溪琴社社长刘善教先生参加。徐州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徐州市政协主席、徐州市宣传部副部长、徐州市文化局局长、音协主席、徐州矿务集团董事长等也出席此会。他们对此会给予了相当的肯定,认为徐州市举办这样的音乐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实质性的工作。
三、徐州琴风的划分
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琴派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同琴家,因受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的影响,对于古琴文化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因理解的差异,流露于指下的弹奏,则神韵各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相近者,最终自然形成了琴派。琴派的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地域影响、师承渊源、传谱不同。
(一)地域影响
地域影响,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琴人,彼此之间经常交流,相互切磋琴艺,加之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性格往往相近。琴人相互影响,较易于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风格的形成,最终形成琴派。
广陵派,古琴派别之一,创始者为江苏扬州琴家徐常遇,因扬州古称广陵而得名。该派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广陵派自创立以来,著名琴家绵延不绝,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为代表的扬州琴家最为著名,操琴技艺精湛,还编辑了许多琴谱。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自选堂琴谱》《蕉庵琴谱》《枯木弹琴谱》等,他们的谱集一直影响到现代。
在西学东渐的今天,虽说“高山流水”、“琴棋书画”乃尽人皆知,若细问“琴”为何物,则大多茫然。诸城琴派,是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后,于清末民初萌生的一朵奇葩。19世纪中叶形成于山东诸城的“诸城琴派”,经数代琴家的不断探索、交流、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技巧和特有曲目传谱的流派。是中国近现代琴坛上一支融古开今、别具一格的古琴艺术流派,被誉为中国著名琴派之一。
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徐州琴风的发展。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王侯将相、历代文人汇集徐州,同时也把各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带到了徐州,尤其与徐州相隔数百公里的山东诸城和扬州。又因徐州人民崇文尚武,包容性强,因此徐州的琴风既有广陵派的跌宕、自由、悠远,又有诸城派的含蓄、质朴、流畅,集诸城与广陵两派之长,清丽自然、深邃内敛。
(二)师承渊源
师承渊源影响,传统古琴的传承,多以师生对弹的方式,对面而坐,同弹一曲,不仅旋律、节奏要与老师保持一致,手法与韵味也须一致。一些艺术造诣深厚的琴家,因其高超的技艺、卓越的德行,往往有众多琴人追随其学艺,从而形成不同的师承体系。同一师承的琴家,对琴道的理解以及演奏的风格相同或相近,进而形成琴派。
徐州目前流传的流派较多,但最主要是广陵派和诸城派。徐州目前的琴人多是广陵和诸城琴人的弟子,如徐州当代最早的琴人李义老师是师从一生热爱古琴,为山东诸城派的古琴音乐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的诸城琴派的第四代传人——詹澄秋先生。
徐州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琴人、徐州古琴音乐协会会长徐永老师师从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先生,学习古琴约三十载,得其真传,深得广陵派神韵。徐永老师的弟子陈华老师又深得徐老师的真传,将广陵琴派在徐州继续发扬。
此外,泊雲琴馆的陈鸣老师先后师从南艺的茅毅老师、上音的龚一老师,以诸城派见长;古乐琴堂的赵庆伟老师师从徐永老师,以广陵派见长。他们所演奏或传承的多为广陵和诸城琴派的曲目,在对两大琴派传承的同时也多有自己的见解。
(三)传谱不同
传谱不同,是指不同的琴家遵循不同的琴谱钻研琴学。研习同一琴谱的琴家,更容易形成相似的理解和风格,最终形成琴派。由于徐州目前琴人多师承广陵、诸城琴派传人,因此所使用的琴谱多是广陵派和诸城派的琴谱,因此,广陵和诸城流派的曲目在徐州发展传承得较为广泛。
四、结语
笔者在前人对古琴艺术的研究基础上,对徐州地区古琴发展的背景、流传的琴派、徐州地区古琴发展的历史等做适当梳理。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为徐州古琴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章华英.古琴——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胡斌.“派别”话语下的古琴音乐认同[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4]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彭岩.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