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唱腔设计(作曲)基础和步骤阐要

2015-08-26 01:25邓群坚
艺术评鉴 2015年16期
关键词:基础设计

邓群坚

摘要:进行琼剧唱腔设计(作曲),必具基础之一是通熟海南话(语音)及声调;其二是必须熟悉琼剧板腔的基本曲调。而谱写琼剧唱腔的基本步骤为:一是明确唱词结构(句式);二是划出下句末字落音的声调;三是拟出唱词的句法;四是根据板腔的基本调式和骨架音,依照唱词“问字生音”写出“单音腔”旋律;五是根据每个字词的语气和声调对“单音腔”的句型和旋律进行加工美化;六是根据每个字词的语气和声调对“单音腔”的句型和旋律进行加工美化;七是对各词句之间的“板”和“腔”进行对照调整,并根据词意情感和行当特点及人物性格,对旋律进行修缮、扩展和补充。

关键词:琼剧板腔 设计 基础 步骤

琼剧乃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以独特的海南方言韵味和醇厚酣馥的腔调沁人心脾,为海南人民和海外琼籍侨胞所喜闻乐见并广为传承和弘扬。

琼剧板腔是其剧种的精髓和特色所在,而板腔曲调的源头和基础又来自海南方言的声韵与民歌、民谣。所以,进行琼剧唱腔设计(作曲),首先就必须了解和熟悉其方言与有关民歌、民谣。下面就此必具基础和步骤阐要如下。

一、通熟海南话(语音)及声调

海南话属指海南本岛居民通用的主要语言,其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系统,它是海南省使用人数仅次于普通话的一个语种,其分布遍及全省,在东南亚一带也有一定地位。

海南方言可分为琼文话、海口话、定安话、琼海话、万陵话、琼南话、海北话七个小区。其语音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声调和口头语言习惯上。海南话的声调和普通话声调不同,普通话的声调有四声(平、上、去、入),而海南语音却有八声(八声依次为:1诗、2时、3死、4世、5是、6视、7失、8实)。海南话的音律性较强,几乎每个字就是一个自然音素。比如 “吃饭”,琼文话念做“jia(韵母读第一声) mue(韵母读第二声)”,声调前字低后字高(简谱唱名为6-1)。定安话念做“jia(韵母读第五声)mue”,声调前字高后字低(简谱唱名为3-1)。而琼南话则念做“jia bui”(口头语习惯),声调前字和后字都一样高(简谱唱名为3-3,但前字韵母读第五声,后字读第一声)。又如:“我和你去海口市,去买咖啡和包子”,其字音用简谱可直接记为1-3-1-5-1-1-3,5-1-3-5-3-3-2(句中的“和”字,口头语念作“与”)。作为琼剧唱腔设计者不但要谙熟海南话及口头语言的使用习惯,还要掌握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区别。如书面语言“干活”(音:gan wau),口头语应念作“做工”(音:do gang),更要懂得对其每个字词声调的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谱写出来的音符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字词的意思和含义,否则就会出现“咬字不准”、“听话不清”,或字词意思和含义的误解与歪曲。

二、熟悉琼剧板腔的基本曲调

如上所述,琼剧板腔曲调的源头和基础来自海南方言声韵与民歌、民谣,而海南的民歌小调源远流长,轨辙渺兮。其转化、提炼、发展成为琼剧板腔的基本曲调也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其中更多的是受外来迁居群体区域文化的注入和影响,特别是吸收了广东、福建等省份兄弟剧种的曲牌和腔调融汇精炼而成。对此我们暂且不去考究其形成的历程,只就已形成和流传至今的琼剧板腔基本曲调作概要阐述,以说明作为琼剧唱腔设计者应具备和掌握的知识基础。

(一)了解琼剧板腔的基本体系

琼剧板腔的基本体系概分为四大类:一为中板类(包括[中板]、[叠板]、[数字板]);二为苦叹类(包括[苦板]、[叹板]、[哭板]);三为曲牌类(包括[首、次段程途]、[苦程途:“泪滴秋波”(首滚)、“单滚尾”、“双滚尾”]、[急程途] 、[醒叹]、[报花名]、[哭流水]、[五回头]、[尾声]);四为腔类(包括[古腔]、[高腔]、[争辩腔]、[太和腔]、[江浪腔]、[教子腔]、[陈诉腔]、[告啰腔]、[乞食腔]等)。在这四大类板腔中,中板类是最常用、最多用的板腔,而其中的[中板]又是“板中之王”、“腔中之基”,是琼剧的基本唱腔。它接近口语,通俗易懂,适宜于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也是其他板腔发展、变化的主线和根基。所以作为琼剧唱腔设计者来说,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中板]的基本要素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二) 熟悉和掌握各类板腔唱词的基本结构

各类板腔唱词的基本结构(句式)、音节、句法、韵脚(下句末字必须押韵)、旋法及“线调”。如:中板唱词的句式一般是以七字为主的上、下句结构,煞句为八字,可附加三字句。其音节一般为4+3或5+2,句法较为丰富,但句法一定要和唱词的音节一致,否则就会词意表达不清和错误。如:

|我 和 |大 姐 ·|夫 ·进 |京一 |

其唱词中的句法和音节不一致(句子本是5+2音节,却安排成了4+3音节),导致词意表达不清楚,容易让人误解成“我和大姐——匐进京”。

另如曲牌类板腔[程途],其“首段”的唱词结构为四句,句式为七、七、七、八,七字句音节一般为2+2+3或4+3,八字句一般为2+2+2+2或4+4。首句为“导板”,自由节拍,第二句起上板(一板三眼,4/4拍子)。而“次段”的唱词结构为六句,句式为五、五、七、七、七、八,五字句音节一般为2+3,七、八字句的音节和“首段”相同。

再如[叠板]和[高腔],其唱词均为八字上、下句结构,其中[叠板]是由两个四字上下句叠成一个八字句的,音节一般为2+2+2+2。这两个板腔的句式和[中板]一样比较自由,短可仅四句,长可达十几句以上,句法也较灵活和丰富。

作为琼剧唱腔设计者,只有对各类板腔的唱词结构全面了解和熟悉,才能设计和谱写出相应与准确的琼剧板腔,否则将“无从下手”或“湖涂其腔”。

(三)掌握板腔的基本“旋法”

旋法,即旋律线条走向和终结的基本规律与法则。每类琼剧板腔都有各自的旋法,其中“板类”和“腔类”之间的旋法有着许多共性和密切关系。如[中板]旋法分有正线、内线、外线、反线和高尖五种基本旋法(也称“线腔”或“线调”),“正线”的骨架音为1 2 3 5 6(5 2弦记谱,下同),下句落音为2;“内线”的骨架音是将“正线”骨架音中的5降为4,下句落音也为2;“外线”的骨架音却是“正线”提高一个大二度音程,即2 3#4 6 7,下句落音不变(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记谱中经常出现临时升降号,所以整段或大段“外线中板”一般都使用1 5弦记谱,即:5 6 7 2 3,下句落音为5)。“反线”的骨架音为6 1 2 3 5,下句落音为6;“高尖”即“反线”的翻高一个八度音程。

[中板]各“线腔”下句的末字落音均是根据海南语音的声调来确定的(上句一般不严格限制)。如上所述:海南语音有八个声调(指同韵脚字音),在[中板]的旋法中,下句末字为第1、3、4声的,其落音均在2(即正、内、外线腔调〈1 5弦记谱落音为5〉);下句末字为第2、5、8声的,其下句落音均为6(即反线和高尖腔调〈1 5弦记谱落音为2〉)。

在“腔类”的旋法中,诸如[争辩腔]、[太和腔]的旋法就是以“正线中板”为基础来进行与发展的,其骨架音也是1 2 3 5 6,下句落音同为2。但它的句法和腔型有所变化,上、下句末字旋律走向均带有“腔尾”或“拖腔”【如

[争辩腔]的上句:

︳一二 三四 ︳五 六 ︳七·× ︳×× ×× ︳× - ︳

下句: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 ×× ︳一· × ︳×× ×× ︳× -︳】。

而[古腔]的旋法却是以“反线中板”为基础来进行和发展的,其骨架音也是6 1 2 3 5 ,下句落音同为6(5 2弦记谱)。腔中旋律走向除了首句“起腔”(拉引)和末句“腔尾”(延伸)等有所演变外,其基本上都是“反线中板”的腔调(句法比较单一并相对固定)。更多时候是一个[古腔]段落完了以后再紧接着转入“反线中板”以展开叙唱而终结。由此可见,“板类”和“腔类”唱腔旋法的渊源与内在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据上所述,我们即可以从中梳理和概括出谱写琼剧唱腔的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一、明确唱词结构(句式),择定用什么板腔来写作(谱曲)。

如唱词A:“请小姐多多原谅,一时不觉才冒犯”。

这是一个七字上、下结构的唱词,根据琼剧各类板腔唱词的基本结构,它既可以谱写成[中板]、[数字板],也可以谱写成[争辩腔]和[太和腔]等。那么到底应该择定其中哪一种板腔,就取决于剧情的需要、词段的内容、人物的性格以及板腔的功能和特点等因素来确定了。

二、划出下句末字落音的声调,以确定其唱词的旋法走向和归落在什么“线腔”上(泛指“中板类”唱腔)。

如上例唱词下句末字“犯”的声调是第五声,如果是择定用[中板]来谱曲的话,其下句旋法就唯应行走和归落在“反线”或“高尖”的腔调上,否则其字音将“咬不准”、“听不清”或被误解成别意他义。

三、拟出唱词的句法(即“腔型”或“板路”、“节奏型”),其句法要和唱词的“音节”一致。

如唱词B:“十三岁纺纱织布”,按[中板]的句法可拟成:十三 岁纺 ︳纱 · 织 ︳布 - ︳

或:十·三|岁-| 纺纱 织︳布 -︳。

而不能拟成:

十三 ︳岁 纺 ·︳纱·织︳布- ︳。

其句子中的“纺纱”本是一个组合音节,“句法”却把它切开分别贴合到前、后的字上去了,使音节变成了“岁纺~纱织布”,完全歪曲和误解了句子的原意。

四、根据板腔的基本调式和骨架音,依照唱词“问字生音”写出“单音腔”旋律。

如唱词C:“原是小姐到书房,文秀冒昧理不当”。如果确定用“外线中板”来谱曲,就按其“外线”调式骨架音5 6 7 2 3(1 5弦记谱)里“问字生音”写出唱词的“单音腔”旋律。如:

五、根据每个字词的语气和声调对“单音腔”的句型和旋律进行加工美化。

如上例“单音腔”旋律,据其字词的语气和声调,可进行如下的加工美化:

以上旋律中的“原”、“书”、“冒”字都从原来的“单音腔”变为“双音腔”,而“到”、“理”、“不”字却变成了“多音腔”(三音以上)。这样的旋律美化,不但使唱词字音听得更准确、更清楚,而且使词句意思和情感得到更充分、更贴切的表达和发挥。

六、对各词句之间的“板”和“腔”进行对照调整,并根据词意情感和行当特点及人物性格对旋律进行修缮、扩展和补充(尽可能做到同一板腔的两个上下句之间的“板”和“腔”不重复、不雷同,并有所变化)。

总之,作为琼剧板腔设计(作曲)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海南语音、板腔及乐理常识)和文学修养(对唱词的分析和理解),更要有较丰富的板腔“感性”积累和“灵性”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谱写出符合剧情、切合唱词、适合行当(角色)、板顺腔畅和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

参考文献:

[1]梁明江.海南方言说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2]张拔山.琼剧唱腔基础[M].出版信息不详.

猜你喜欢
基础设计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评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几种非理性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