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彬 陈珊
摘要:要全面理解艺术文化市场,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供给与需求在艺术文化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全面开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消费者的品位及偏好是影响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的关键。因此,在读完《艺术文化经济学》后,笔者立足于经济学中的商品供求理论,针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受众日益减少的发展现状,试图以影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的消费者需求因素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艺术文化 戏曲新编 艺术品位
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艺术文化经济学》(第二版),由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著、詹正茂等译,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全书内容结构上看,可分为五大部分。首先,笔者简要概述《艺术文化经济学》中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本书将要涉及到的艺术和文化产业的领域范围,着重阐述有关美国艺术部门的规模概况。第二部分,解释经济学中消费者需求的初级理论,论述供给与需求同艺术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介绍艺术市场,包括艺术节、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等。重点探讨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结合艺术的公共政策探讨艺术补贴与收入分配问题。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艺术支持的实际情况。第五部分,深入分析艺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以及有关教育、培训、就业的艺术专业化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美国的艺术教育和对未知未来的一些推断和期待。
总的来说,《艺术文化经济学》不仅涵盖了美术和表演艺术的经济学,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化相关的公共政策,本书既适合正在寻找艺术管理经济学核心教材的学术性读者,也适合想系统了解文化艺术的普通读者。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决定商品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成员人均GDP逐步提升,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文化消费预测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命在于受众,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向未来,必须在当代青年中寻找新知。近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缺乏年轻的忠实观众,年轻人更倾向于能够直接表达他们内心需求和经历的流行乐,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其发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当下,戏剧团体希求独具创新的艺术形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这里以众所周知的由白先勇先生改编演绎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青春版《牡丹亭》在忠实诠释原著精粹的基础上,将原著隐藏较深的意蕴一并呈献给观众。深化对“人间情”的表现,区别于汤显祖花大量笔墨渲染人世的冷暖;加强对柳梦梅的刻画,突出他对爱的坚定,设计与杜丽娘的亲昵举动,区别于原著将注意力集中在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上并一改传统昆曲中柳梦梅柔弱无力的形象;青春版《牡丹亭》全由年轻演员担纲,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另外,音乐处理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剧采用了西方歌剧主题音乐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渲染舞台气氛的同时也强化了戏剧情节与配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导演王世瑜先生在《青春版牡丹亭舞台总体构想》中指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增加了水墨画的内容和背景,风格淡雅;而服装设计,也是雅淡、柔嫩,按照白先勇先生提出的“要淡、要娇”的原则施行。因此,我们看到舞台上出现的色彩,多是藕白、嫩黄、淡蓝和浅绿,这既符合戏曲的传统,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并且,与我国传统的雅文化的气质相一致。”①可以看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创努力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吻合,充分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戏曲发展正试图摆脱传统戏剧的束缚,无论从演唱技艺、剧本创作、舞台道具,还是演员的整体装束上都在积极探寻以何种创意营销手段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一系列的新编戏曲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及过的《牡丹亭》,再如《红楼梦》《西厢记》都是观众喜闻乐见且常被拿来进行二度创作的热门剧目。然而,在戏曲新编不断涌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有一些现代戏曲已逐步脱离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其唱腔和台词设计也逐步失去了原貌,甚至越来越贴近于歌剧或是流行音乐,对于此类颇有争议的话题,受众的态度褒贬不一。例如传唱度较广的王力宏的《盖世英雄》、陶喆的《苏三说》等,R&B与京剧的旋律、唱腔创新融合,不少人认为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碰撞实则很巧妙,反倒让更多不为传统戏曲所动的年轻人开始逐渐熟悉传统戏曲文化,也不失为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传统戏曲的重新编创,虽然全面优化了现有的艺术形式,但更需要强调的是,戏曲新编绝不能是艺术形式和内涵的改变,必须在尊重戏剧传统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创新发展,扭曲了传统韵味还何谓传承?迎合得有度,如何平衡市场与艺术间的利弊关系,探究彼此间的平衡点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在《艺术文化经济学》中辩论关乎平等主义的问题时,强调这不仅是高价格和低收入限制了对艺术的享受,还存在区域差异,笔者认为可通过大众传媒对其进行弥补,而这就意味着商业化的大众传媒在大多数群众的通俗文化品位驱动下,通俗文化和高雅艺术间该何去何从。归根结底,现在还没有一个足以支撑起高雅艺术大放异彩的艺术文化市场。通过供需理论以及对当下艺术文化市场的视察,大众传媒将重心放在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文化节目上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又在并不顺应大众艺术品位的前提下,传媒无法从中弥补其投入支出。依靠政府的补助手段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人们必须熟悉某种艺术形式后才能逐步获得对它的品位。
试想若消费者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就能很好的去欣赏它,而了解又要通过教育和熏陶获得。究其原因,“所有研究都表明,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高的职业地位,以及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对艺术的参与率比其他人更高。”②上述研究结果指导我们,教育是艺术参与的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当下的情况是相对贫困的人无法按市价负担大量我们所定义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果国家对艺术的分配进行资助比如能最直接的体现在传统戏曲展演活动的票价上,用补贴来克服高价格和低收入的障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传统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如中国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开设的大学美育课程以及策划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活动、教师学生自发举办音乐会等都是切实可行的辅助手段。相当数量可观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有必要刺激对艺术的消费,帮助更多渴望品位艺术的低收入群体直接接触艺术。艺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亦将是传统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者在对艺术教育的评估性研究中还发现童年在艺术方面的社会化与成年人的参与情况成正相关,参与情况受到艺术教育密度的强烈影响。所以说,艺术教育从根本上助于培养人们适当的艺术品位,能直接刺激公众对高雅艺术形式的需求。在中国应试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力的背景下,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艺术教育和教育改革必须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如此才有机会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看到高雅艺术光明的未来。
在《艺术文化经济学》的编著中,作者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引证作为原始资料的补充,有理有据,让阐述更为生动,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美国的艺术经济学和艺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分析,并启发笔者联想思考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学》是一本在西方刚刚出版就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其中的数据、信息、专业分析、评论对学术同仁、艺术家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都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注释:
①黄天骥:《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第11页。
②[美]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46页。
参考文献:
[1]李静修.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
[2]余潇夏.传统戏曲传播形态演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年.
[3]黄晓涛.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