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考生
一九五四年万隆会议上,当我们新生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穿着风衣,带着礼帽走进会场的时候,全场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被西方百般丑化的新中国,竟有这样有气质的总理。周总理浓眉大眼,温文尔雅,气宇轩昂,气势不凡,要用今天网络的流行语来形容那就是有“范儿”。他为新中国争了彩。
“范儿”是一个人内在和外在气质的综合体现。敬爱的周总理的范儿不仅体现在仪表堂堂,更因为他的渊博的学识、坚毅的性格和谦和文雅的举止。
人是社会的产物,参与社会活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塑造自己的形象,就会在社交活动中得到尊重,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道理。但如何让自己更有气质,更有范儿,却不是人人都明白的。
有的人认为,只要父母给自己个好的身材和好容貌,那就是有范儿。可以承认,好的身材和相貌是优势,但优势只是个普通条件,连必要条件都算不上。面由心生,人的气质和派头更多的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自然条件好,加上丰富的内涵,那是锦上添花;没有素质的人,即使长相再好,身材再美,那也是个没有神韵的木偶。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丰富的内涵的人,即使先天条件不是很好,也是令人敬畏的。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文武双全、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其人五短身材,相貌平平。一日他要接待外国的使节,为了不让外人见笑,他挑选了军中一个有身材有长相的士兵替代自己,而他则装扮成卫兵站在一旁。接见完毕后有人问使节曹操如何。那个使节却说 :“曹操很一般,那个卫兵气质不凡。”可见在使节眼里,曹操乔装的卫兵才有“范儿”。这“范儿”,是曹操的内涵所决定的。丰富的内涵,弥补了先天不足。
有的人认为,只要打扮好自己,就是有“范儿”。于是想让自己有“范儿”,就在穿戴上下功夫。女人穿貂戴金以为是范儿,男人也戴着大项链和金戒指到处炫耀愣装“范儿”。岂不知,如果出口成脏,一点内涵都没有的人,越在外表上“武装”自己,就越显得粗俗,哪里还谈得上“范儿”。反之,一个很有内涵的人,只要穿戴合体,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是有范儿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延安时期穿粗布衣服不照样有范儿吗?
也有的人认为只要另类就是有范儿,于是在社会上甚至校园中的一些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剃着奇异的发型装范儿。有的男的身上刺着图案,女的叼着烟,招摇过市,自我感觉良好。岂不知,这不是“范儿”,这是“烦儿”,人们都用另眼相看,烦着呢。
人想要有范儿没有错,也是向上的一种体现。但一定清楚怎样才叫有范儿,如何才能有范儿。
其实“范儿”也没有固定模式,因人而异。周总理的温文尔雅是范儿,陈毅元帅的粗犷豪放也是范儿;宋庆龄的雍容华贵是范儿,邓颖超的和蔼可亲也是范儿;克林顿的潇洒是范儿,普京的硬气也是范儿……
每个人都是范儿的“材料”,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雕刻成精美的藝术品。只有根据不同的材质创造出的美,那才是“范儿”。
【点评】
《范儿》一文运用充足的事例说明什么才叫“有范儿”。文章说,周总理出现在万隆会议上,“浓眉大眼,温文尔雅,气宇轩昂,气势不凡”这才叫有范儿 ;曹操“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丰富的内涵,也才叫“有范儿 ”。此外,文章还列举陈毅元帅的粗犷豪放,宋庆龄的雍容华贵,邓颖超的和蔼可亲,克林顿的潇洒和普京的硬气来说明“范儿”是一个人外在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同时文章还用大量的笔墨从反面说明,徒有华丽的外貌而没有素质的人只是一个“没有神韵的木偶”,都不叫“有范儿”。文章注重社会时事,贴近主流生活,思想内容有针对性,且材料翔实,文笔流畅,是一篇有新意,有个性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