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adeinchina”

2015-08-26 17:37许志杰
祝你幸福·知心 2015年8期
关键词:汽车模型韩国俄罗斯

许志杰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也是全体国人正在经历的一道亟需逾越的心理障碍,那就是“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本来看上去一件好端端的东西,结果拿到手里,在不是很显眼之处写着:中国制造,瞬间便产生了买还是不买的念头。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从国外买回的东西最好不要是“出口转内销”。

德国是汽车王国。大众、宝马、奔驰,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德造”。家有一位喜欢汽车,而且绝对排斥“日系”的小朋友,便想给他带一辆纯正“德造”的汽车模型。但是,在制造业极其发达的德国,在劳动力和手工制造业昂贵且稀少的这个汽车国度,大家都在为汽车出口忙得不可开交,汽车模型这等小儿游戏,他们是顾不上的。所以,在德国要想买一个百分之百“德造”血统的小汽车模型,十分困难。即便可以看到也是要么在古董店,要么在跳蚤市场,当然最常见的地方是汽车博物馆,像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博物馆就有“德造”的豪华的汽车模型。这些模型不是“非卖品”,就是“天价”,人家不卖,卖咱也买不起。

一次在高速路休息处的便利店,终于看到了汽车模型,包装精美,打眼一看也算精致。我拿过来的第一要务就是查看产地,希望是德国造,甚或可以是法国、荷兰,更甚至是越南、土耳其,只要没有“made in China”就行。

我没发现,递给同行者,他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于是乎,挑了两个时髦的模型,递上欧元,打好包,兴高采烈,小心翼翼地将其不远万里带回家去,还加了一句“完全彻底的德国造”。不成想,小朋友拿到手里非常熟练地打开包装,在一个万分隐蔽、十分狭小的电池盖上,发现了“made in China”。

他才6岁,仅仅在学前班识读了几个英文字母,就如此之快找到了我没有发现的秘密。还好,我家的这位小朋友为人厚道,并未表现出多么沮丧,看上去依然爱不释手地玩了很长时间。但是,后来听说他把汽车模型放到博物架上之后,就再未动过。

我在想,就这个小汽车的模型来说,“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真有差距吗?无论在质量还是外观上,为什么连一个6岁的孩子都对此那样敏感。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机会,给小朋友一个满意的答复。

2012年冬天,我到英国公干。在参观一个F1方程式赛车俱乐部的车迷商店时,我看见了F1赛车模型。大小不一,型号不一,材质不一,当然,价格也差距很大。两个同样型号的木质赛车模型,一个是12英镑,而另一个则是96英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又看,84英镑的差距在哪里呢?终于在模型的底部我找到了区别,一个是用英文写的“中国制造”,另一个以法文标示“法國制造”,前者12英镑,后边的96英镑。的确,除了这点不同,其他任何部位实无二致,价格差距却是如此之大,让人费解。前有车,后有辙,有了德国买车模型的经验,这次我下重手买下了“法国制造”的赛车模型。

其实,像这样标示产地不一样,价格相差很大的产品很多。

2004年春天,我去希腊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感觉非常严重,十分不解。那是雅典奥运会开幕之前,我们一行中国记者前去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前站。那时,雅典奥运会纪念品已经上市,大家都想买几个带回去送人,或者自己留着作个纪念。

那会儿,“中国制造”这个概念不像现在这样入脑入心,也没想到会有“中国制造”的奥运会纪念品,大批量涌进希腊。大家都买了不少,回到住处在比较价格时发现,同样一件奥运T恤,他买的是10欧元,我买的是40欧元,同样一个奥运纪念足球,价格差距也在50欧元。为什么呀?我们一起寻找答案,答案很快找到,10欧元的T恤是中国制造,40欧元的是荷兰制造,而足球一个是中国制造,另一个是巴基斯坦生产。我们很生气,之后再无人买雅典奥运会纪念品。

但是,这样的遭遇并未因我们的拒绝而杜绝,相反,从此之后这样的遭遇却变得司空见惯,我们也就只能见怪不怪了。

英国王子查尔斯大婚的纪念品被中国商人包了,国内舆论一致,大赞“中国制造”。结果到了伦敦一看,一个印着查尔斯王子和王妃头像的瓷盘,中国制造的仅要8个英镑,英国制造的价格却高达60英镑。没什么不同啊,本人又有收集这类瓷盘的习惯,只得硬着头皮买一个英国制造,再买一个中国制造,让这帮家伙坑苦了。英国这样,算人家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死要面子,南非和巴西居然亦如大不列颠,把中国制造的价格压得不能再低。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比赛用球,中国制造的每个是100兰特(南非币,100兰特兑换大约79人民币),孟加拉或者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制造的要700兰特。2014年巴西世界杯纪念品价格比也大致如此。还有一点,世界杯、奥运会,中国制造虽然铺天盖地,真正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并不多。如足球,非实用的纪念足球,“中国制造”很多,占据半壁以上的江山,却没有一个在真正的比赛中使用,比赛用球还是多以“巴基斯坦制造”。

“中国制造”在国外遭遇尴尬,尤其被国人所排斥,既有质量的问题,还有“崇洋”心理作祟。“中国制造”的质量源自产量的巨大,以量取胜,遮天蔽日,是中国商人占据世界消费市场的杀手锏。“中国制造”价格低廉,一是商家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结果,第二个就是赚取廉价劳动力的剩余本钱,以低价量大占领市场。很显然,这样的产品所占领的市场必定是低端的,暂时的,一旦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提高,就会失去市场,面对破产。

有一个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例子。

那是“中国制造”在俄罗斯的遭遇。在俄罗斯物资极端缺乏的年代,“中国制造”以低价样多迅速攻而取之,满俄罗斯大街小巷都是扛着大包拎着小包的中国倒爷的身影。俄罗斯人有了穿的、吃的、用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丰富。穿梭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中国倒爷,快速致富,出现了千万甚至上亿身家的暴发户。遗憾的是,速成的“中国制造”质量低下,一双皮鞋穿不到家鞋底就掉下来了,一件T恤洗一次就缩水变成了乳罩,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在不断的失望之中,“中国制造”慢慢失去了俄罗斯消费者的信赖,他们开始抛弃“中国制造”,转向越南、土耳其的产品,这些国家制作的产品很快取代了“中国制造”,成为俄罗斯的主要供货国。

我到俄罗斯去,想表达一下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的深情厚谊,就买了一些小玩意儿带去。想不到俄罗斯人被我们的劣质产品搞怕了,连带着对我们送上的情谊也产生怀疑,有的非常怯生地收下,有的干脆拒绝,弄得我们十分狼狈。

现在的韩国、日本的商家已经不再从中国进口日用商品,商家纷纷打出“韩国制造”、“日本制造”吸引消费者。一方面说明日、韩商家投之所好,同时露出中国游客之所向。听一些年轻人说,不少人已经不在国内的商场、网店买东西了,他们每隔3个月半年的就坐飞机去一次韩国,或者日本,再远一点就是迪拜。不为别的,就是买东西,韩国可能以化妆品,衣着类为主,日本就是电子产品,迪拜则是奢侈品。理由是价格合理、品质保证、时尚新潮,加上飞机和住宿的钱,也比在国内买划算,至少质量有保证。他们认为,虽然不少的国际品牌在国内有造有买,但总感觉不如从国外亲自带回的放心。

2014年10月,我从首尔坐飞机回济南,后排座位的两位女士就是去韩国购物的。听她们说起首尔比济南、北京都熟,哪里买什么,哪个商场的价格低,头头是道,似乎还相约下个月再去。

浙江的温州曾经是世界假货的制造、集散中心,全世界近90%的假冒伪劣产品从温州散出。随着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厌恶,温州制造被市场抛弃,随之而来的是温州这个城市被人们所唾弃。不仅严重影响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损坏了温州城市的形象,更使温州人的形象受到贬损。随着中国消费者的高涨热情,国外的大品牌争相到中国设立生产机构,但是销售效果并不理想。原因简单,很多消费者喜欢看貼在商品上的标签,与其在国内买价格不菲的“国货”,不如到国外买真正的“洋货”。

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已经看透了国人的消费心理,他们开始走曲线挣大钱,以一种全新的手段、方式,让中国的消费者上钩上当受骗。以韩国的化妆品为例,不法商家包括一些来自中国的不法商人,把在中国仿造生产的化妆品偷运至韩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卖给中国游客,产品质量大受影响。而很多在中国代工的衣着类产品,原来在隐蔽处标有的“中国制造”,也被新的标签“韩国制造”所取代。如此戏法,蒙蔽了众多到韩国购物的游客。有人建议,不要到导游带去的商店购物,那里的商品价高、质次,多是“出口”给中国游客“内销”的“中国制造”。

红红火火的“中国制造”已经到了一个亟需转型提高的关键时刻。我认为,国家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商品出口管理机构,制止以恶性压价、降质赚取微薄利润的做法。其次,分档分类,提高“中国制造”的制造品质,让“中国制造”从地摊走向大商场,使国人爱“中国制造”,也让国外的消费者不惧“中国制造”。

猜你喜欢
汽车模型韩国俄罗斯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童年从未远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在韩国走马观花
麦茶杯
国产系列汽车模型赏评 东风EQF140-1载货车模型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