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仪华 王 园
福建省自贸区背景下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仪华王园
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1990年~2013年的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省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与消费不平衡增长,福建省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总体起促进作用,但其中第三产业领域的投资已出现过度,应避免继续盲目增加该领域的投入;消费呈现整体不足,其各细分项目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均起正向促进作用,但从产出弹性来看,消费各细分项目均小于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投资消费不平衡发展经济增长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福建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使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与自贸区建设相对接,有望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投资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部影响机制[1],二者能否协调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福建省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向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前行,二者的良性发展是福建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自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其中2000年来发展势头尤为迅速。2000年福建省GDP仅为3920亿元,到2013年快速增加至21759.64亿元。在十三年间,福建省GDP增长了4.5倍,从2009年到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2.18%。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源泉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2],而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自贸区背景下对外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十分明显,据《福建统计年鉴》显示,福建省2013年进出口总额169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出口1065.04亿美元,增长8.9%;进口628.48亿美元,增长8.2%。进出口顺差(出口减进口)436.5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9.28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进出口总额逐年递增。由此可见,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自对外贸易、投资和消费。
F. Ozkan、M. Gunduz & 0. Ozkan (2011)釆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土耳其的基础设施建设、私人住房投资以及公共住房投资三者与GDP之间的具体关系,其结论显示,只有住房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对GDP有比较直接的影响[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首席经济师祝宝良(2013)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动态来看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50%的贡献率比2012年低大约5个百分点;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4],贡献率比2012年上升7%左右;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贡献与2012年基本持平[5]。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2013)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自2013年初出台“八项规定”之后,高端消费品销售虽然出现部分下降,但在住房与汽车等相关消费的带动下,消费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6]。
根据1990年~2013年福建省GDP统计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福建省的GDP从1990的522.8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21759.64亿元,增长了41.62倍,平均增长率为17.98%。由图1可知,福建省GDP在1991年到1999年间增长平稳,而在2000到2013年间福建省GDP骤然剧增,由3764.54亿元上升至21759.64亿元,增长速度加快。众所周知,GDP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在1990年三个产业的产值差距不会很大,从2001年开始,第二产业产值剧增,由原先占GDP总值的33.4%发展至占GDP总值的52%。第三产业紧随其后,由原先占GDP总值的38.44%发展至占GDP总值的39.1%。相比之下,第一产业的产值平稳很多,整体而言,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总值的比值却有所下降,由原先的28.14%下降为0.89%,下降幅度比较大。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对福建省的GDP贡献明显高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1 福建省GDP变化趋势图
4.1福建省投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福建省GDP增长的同时,固定投资也不断增长。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投资的增加同样也会带来GDP的增加[7]。图2和图3体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图2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
图3 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图
由图2可以看出,资本形成总额在1994年的时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一个小高峰,高达76.1%。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到1994年之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从1994年到2001年期间,出现了下降,2001年到达谷底,仅为31%。而后直至201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开始不断上升,直至上升为75.2%。由图3中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比可以看出其走势与贡献率是息息相关的。大部分走势的增长和下滑时间以及程度都与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近。
根据《福建统计年鉴》中福建省历年投资概况和GDP数据,在1990到2001年期间,第一产业的投资额相对而言较小,平均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91%,第二产业平均占38.1%,第三产业平均占60.1%。从1990年到2001年间,第一产业带来的收益占福建省GDP的比例的年平均率是21.64%,第二产业为40.67%,第三产业为37.69%。由图1可知,在1990年到2001年间,第一产业为福建省GDP带来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中对其投资的比例,这是典型的低投入,高回报。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会逊色很多,特别是第三产业,投资额占总的60.1%,却只带来了37.69%的收益。从2002年到2013年,第一产业投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平均为2.06%,第二产业为36.56%,第三产业为61.37%。三者给福建省GDP所带来的收益分别占福建省GDP总额的11.17%、49.24%、39.59%。在这期间,第一产业投资增加,收益却相对下降;而第二产业,投资下降,收益却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则差别不大,一样是高投资,低回报。由此可见,在1990年~2013年期间,第二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一产业投资小,收益大。第三产业一直大力投资,但收益却相对较少。这三者共同推进了福建省GDP的增长。
4.2福建省消费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相对于投资对GDP增长所带来的贡献,福建省最终消费给GDP带来的贡献则会小一些,特别是在2002年到2013年之间,其贡献率和拉动比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图4、图5所示。
图4 福建省最终消费拉动图
图5 福建省最终消费贡献率
由图5可知,在2001年之间,福建省GDP的增长大部分靠最终消费的贡献,在1990年其贡献率甚至达到140.4%。但之后最终消费所带来的贡献率逐年下降,直至2012年的26.3%,最终消费拉动的百分比也由1990年的10.8%降为2012年的3%。
图6 福建省投资、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由图6可见,在1990年至2012年间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大体影响。1990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数,而后逐年递增。到2001年后,增长更加迅猛,一跃成为GDP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最终消费却与资本形成总额背道而驰,自1990年的最高峰后一路下滑。在1990年至2013年间,最终消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5.13%,而固定资产总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34.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是消费的2.28倍。投资的速度远超消费的速度,从而体现了福建省投资、消费的不均衡发展现象。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包括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8]。1990年至2013年政府消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8.17%,居民消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2.11%。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明显低于政府消费,可见,最终消费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9]。而城镇居民消费在1990年至2013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2.41%,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1.49%,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由此可见,最终消费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5.1继续鼓励私人投资,以拉动福建省GDP增长
“一带一路”构想与自贸区战略将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自由贸易区战略将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成必由之路,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如经营在十年以上的投资生产性企业,所得税征收后由地方政府留存部分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及其他共享税种中的地方留存部分,五年内按10%用于企业发展[10]。
5.2第三产业出现过度投资现象,投资产出不成正比,投资大,产出少
在自贸区区域设立自由港,大力发展自贸区港口建设和投资,应适当减少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加大第一产业的投资,如鼓励农、林、渔、牧业大力发展,并由国家对其进行补贴,开垦荒山,发展规模农业,增加优质农副产品进出口和深加工的附加值。除此之外,继续保持第二产业投资,使其平稳快速增长。
5.3促进全民消费,刺激省内消费机制,扩大内需
为达到消费、投资均衡发展,可培育消费热点。如住房、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已经是大家公认的消费热点,而正在形成的消费热点还有汽车、健身、租赁和无形消费(品牌消费)等,通过培育消费热点来促进全民消费。
5.4鼓励农民消费
如延长原本已经到期的家电下乡惠民政策和汽车惠民政策,或者对农村老人进行旅游扶持,出台凭老年证外出旅游可获得补贴等惠民政策。
[1] 汤向俊.中国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2] 侯新烁,周靖祥.需求引致增长:三大结构效应的时空演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5):32-33.
[3] 李江.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一致性[J].当代经济管理,2011:36-99
[4] 李波. 政府投资驱动模式的反思及其改革出路[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22-24.
[5] 庞东梅.马年消费能否“万马奔腾”[N].金融时报, 2014.
[6] 苏永波. 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7] 戴书松.无形资产投资、价值创造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8] 吴忠群.最优消费投资: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 张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未来趋势[N].企业家日报, 2014-02-10(7).
[10] 罗冬娥,洪艳.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导向:刺激消费需求[J].湖南社会科学,2009(2):3-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消费经济增长模式研究”(2014B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