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战略下的闽台经贸合作与协同发展

2015-08-25 07:35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林建松
海峡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闽台福建贸易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林建松

福建自贸区战略下的闽台经贸合作与协同发展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林建松

该文分析了福建自贸区对两岸经贸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闽台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闽台两岸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深化合作、现代服务业发展、两岸农业贸易合作、旅游经贸合作等方面提出闽台经贸合作和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福建自贸区闽台经贸协同发展

1 福建自贸区对台优势分析

2014年1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设立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这标志着中国自由经济贸易区建设正循序渐进地展开,三大自由经济贸易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将成为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新动力。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持续推进两岸相互交流,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福建和台湾的历史渊源深厚,“血缘”相亲、“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商缘”相交,并且闽台经贸合作起步早,涉及领域广,融合程度高[1]。建立福建自贸区对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促进两岸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福建自贸区对台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福建自贸区对台区位优势明显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祖国大陆一直主张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即相互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从而为两岸经贸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自2008年12月5日两岸实现“大三通”之后,福建在“两岸三通”中的区位优势更加显著。自2008年到2013年底,闽台海空共运送旅客1042万人次,其中海上客运量达745万人次,占闽台两岸旅客运送量的98%;通信方面:“海峡光缆1号”——从福州长乐直达台湾淡水的海底光缆,2013年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大陆和台湾本岛之间经由第三方实现通信的历史宣告结束,这将大幅降低两岸通信成本,提高通信质量,满足两岸高速增长的通信需求。

1.2福建自贸区受各级政府重视,开放程度大

2013年底,福建省委提出建设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将福州、厦门、泉州、平潭打包申报福建自贸区。这种“一区多园”的捆绑式福建自贸区建设申请不仅承担着加强闽台经济合作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任务。2014 年1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设立福建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包括了福州、厦门和平潭片区,面积为118.04平方公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放程度方面,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福建累计引进台资项目13524个,实有台资企业3908户,闽台贸易进出口额1145亿美元,福建成为台湾不可或缺的贸易合作伙伴。

1.3福建自贸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2013年8月16日台湾政府提出的“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方案第一阶段正式启动。这一规划方案增加了一系列的两岸经贸合作项目,为台湾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也有助于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正常化。福建自贸区可借鉴台湾自由化、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成果,建立多边协同磋商机制,按功能特点的不同促进福建“一区三片”与台湾“六海一空一区”的全方位对接,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合作交流,实现两岸经贸协同发展。

2 闽台经贸合作现存问题分析

2.1闽台经贸合作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总体呈现良好趋势,但闽台经贸合作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如表1所示,福建向台湾出口占福建贸易比重从2011年的3.23%下降为2013年的3.02%;福建自台湾的进口占福建贸易比重从2011年的16.99%下降为2013年的15.32%,可见台湾在福建的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还不够显著。福建向台湾出口占台湾贸易比重从2011年的1.07%上升到2013年的1.19%;福建自台湾进口额占台湾贸易比重从2011年的2.79%上升到2013年的3.15%,虽然福建在台湾进出口贸易中的影响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并不显著。可见闽台经贸合作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挥,闽台经贸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 闽台进出口贸易基本情况表

2.2福建自贸区亟需破解的发展难题

2.2.1福建自贸区“一区三片”中各片区经济基础条件不一

“一区三片”中,以厦门、福州的经济条件较好,平潭的相对薄弱,这样会导致各片区间经济增速和增量上的差异。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厚实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福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进程缓慢、人才较为缺乏,这些都制约着福建吸引外资及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

2.2.2城市间产业带动协同效应弱

福建以厦门、福州、泉州为主要中心城市,但这些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带动协同效应较弱,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链很难延伸到周边城市形成产业配套能力。地理位置上“一片三区”空间跨度较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的组织安排上存在管理的难题;在行政权归属方面,各片区属于不同行政辖区,在处理不同行政管辖的事务时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2]。

2.2.3外商投资实际吸收利用能力较弱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虽然引发闽商赴台投资的热潮,但并没有对闽台经贸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据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中国大陆和台湾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而闽台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远低于两岸贸易同期增长水平。

2.2.4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待转型升级

由图1可知,虽然福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转型发展中,但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不到40%。

图1 福建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3 闽台经贸合作与协调发展的策略探讨

3.1加快闽台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目前台湾前100家企业中有60多家企业在福建投资办厂,涉及产业包括汽车、金融、石化、电子等,但闽台资本投资企业基本以劳动密集的加工制造企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就应该深化闽台企业对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具体途径和政策建议如下:

3.1.1拓展闽台高端价值产业链。以电子信息、海洋渔业、专配制造、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为重点,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加强关键产业链发展,建立良好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1.2推动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闽台两地存在着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互补性,两岸通过有效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贸易合作,有助于发挥海峡两岸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海峡两岸应共建产业标准,加强技术合作,相互投资持股,在研发、生产、营销等产业链上全面加强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1.3推动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闽台应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对接,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战略型主要新兴技术产业项目合作发展[3]。同时福建应该充分利用台资企业向岛外拓展的机遇,积极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加大对台资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扩大产能,实现进一步发展。

3.1.4建立有效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海峡两岸应积极共同创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加大对重点科研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闽台企业科技成果在两岸内部转化和产业化,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搭建闽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逐步形成高效的两岸创新体系。

3.2推动闽台金融市场深化合作

两岸金融合作对于促进闽台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两岸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岸金融合作滞后于两岸贸易发展。两岸金融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因此两岸要在ECFA等协议及福建自贸区的框架下深化两岸金融合作,促进两岸经贸发展。两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金融合作。

3.2.1加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第一是建立健全两岸金融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信用防范奖惩机制建设、建立金融统计数据共享、重大金融政策及情报交流;第二是加强两岸离岸金融业务合作,包括增加离岸银行业务办理机构、完善离岸保险业务,并健全金融监管平台;第三是增加两岸投融资渠道,如两岸共同创建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股权私募基金等[4]。

3.2.2增加两岸金融开放程度。随着2010年8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以来,两岸的经贸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相比于中国大陆向台湾开放的市场程度而言,台湾向大陆的经贸开放程度还较低,存在较多限制。因此台湾应该放宽对大陆金融机构的限制,支持两岸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相互参股、拓展金融业务市场;中国大陆在福建自贸区战略下进一步鼓励台资流向大陆,并切实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2.3加强两岸金融监管合作。两岸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交流机制,建立监管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共享,统一两岸会计准则,提高两岸资金流动监测水平,规范两岸金融秩序。

3.3加强闽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建立两岸物流配送中心

福建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高,2013年为39.5%,而台湾2013年该指标为69.7%,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在互联网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海峡两岸应加强经济贸易合作,建立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3.3.1建立面向全球的两岸物流中心。在厦门、福州、泉州、平潭等中心城市和港口,建设一批面向全球的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和发展两岸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积极推进两岸港区国际物流业务发展,健全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加快建成两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3.3.2大力推进两岸电子商务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商贸。闽台经贸合作应加快建设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两岸结算平台。两岸电子商务协会应进一步探讨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两岸企业共同实践,促进两岸跨境电商发展。

3.3.3进一步加强落实服务贸易合作。随着福建自贸区的试点深化,福建将首先在养老、会展、会计等领域向台湾开放。台湾企业应开展营销策划、物流运输、商务服务等业务外包并向福建转移,以提高专业化生产性服务水平。同时闽台可联合承接全球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外包服务。

3.4深化闽台农业贸易合作

闽台农业合作不仅具有“五缘”关系优势,而且闽台两地气候相近,生产要素资源互补性强。同时在福建自贸区战略下,闽台两地更多优惠政策将不断出台和落实,闽台两岸的农贸合作将会不断深化。但闽台农贸合作同时还存在农业合作规模小、层次低、投资环境偏差、农民素质不高、农民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推进闽台农业贸易合作。

3.4.1深化闽台农业分工合作。闽台两地应发挥福建资源丰富、劳动充裕的特点,利用台湾技术先进、资本充足、管理高效的优势,更好推动闽台农业分工合作。福建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引进台资和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并借鉴台湾高效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产量[5]。

3.4.2加大闽台农贸合作扶持力度。随着福建自贸区的设立,一系列惠台政策出台,福建应加大对在闽发展的台资企业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台资企业自主创新。扩大闽台农业合作平台,加强闽台产业合作,加大品牌推广。3.4.3 完善闽台农产品贸易合作机制。福建可利用其自贸区建设及对台区位优势,在厦门、平潭等实验区建立实时实地的检疫制度及信息共享;不断完善闽台农贸市场调节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产品滞销困境。

3.5 建立闽台旅游合作机制

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可以很好地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闽台两地一水相隔,旅游资源丰富。闽台两岸应该有效整合两岸旅游资源,建立有效的旅游合作机制,通过产业协作,将旅游产业发展为推动两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5.1加大宣传合作力度。通过电视媒体、网络传媒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闽台两岸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提升两岸品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为了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闽台两岸旅游产业应该加入闽台两地历史文化元素,比如举办妈祖文化节庆活动、还原名人文化、建立名人博物馆等[6]。

3.5.2搭建闽台旅游业联盟。ECFA的签署和福建自贸区的建立给闽台两地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闽台两地有关部门应主导搭建旅游业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开发旅游业资源,促进两岸旅游业联合发展。

[1] 徐秋韵,张向前.闽台合作构建台湾海峡经济区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6):78-82.

[2] 林晓伟,李非.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与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 2015(1):11-14.

[3] 尤权.深化闽台经贸合作促进两岸共同繁荣[J].求是,2013,(10):16-18.

[4] 胡文骏.两岸金融合作的VAR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14.

[5] 童长水.后ECFA时代闽台农场品贸易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3.

[6] 李金荣,张向前.ECFA框架下闽台旅游业合作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 (8): 17-20.

猜你喜欢
闽台福建贸易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