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由贸易区管理创新探索
——上海自由贸易区经验的学习、复制与创新

2015-08-25 07:35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志蓉刘秋娟
海峡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福建省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志蓉 刘秋娟

福建自由贸易区管理创新探索
——上海自由贸易区经验的学习、复制与创新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志蓉刘秋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挂牌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福建自由贸易区于2014年也获准建设。该文在梳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自贸区建设的优势,就如何创建更富特色的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福建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管理创新经验学习

自由贸易区是某一国(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区域作为市场对外贸易的窗口[1],它不同于传统贸易区由多国就某个问题共同协商制定规则,而是由本国独自设立贸易规则,但本国政府对该试验区的贸易经济活动不做过多的干预。中国设立自贸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在上海浦东新区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海峡两岸自贸区的对接,作为未来推动区域整合发展之先试,具有突破、创新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深远意义。2014年1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福建自贸区,范围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包括福州、厦门、平潭3个片区。福建自贸区无疑是立足于厦门经济特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之上的促进台海经济发展的升级版[2]。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应在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基础上,突出对台优势以及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相结合,建设和发展特色鲜明的自由贸易区。

1 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创新改革举措不断,且取得了显著成果。据《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修订出台的2014版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版的190条减少到139条,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自由度。上海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了60多项创新举措,进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减少36.8%,减少了进出口货物的物流成本。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成效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14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表2 2014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

2 福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比较分析

福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比较主要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展开。

从地理位置看,自贸区应设立在交通便捷,可使贸易往来便利的区域。上海和福建都有建立自贸区的地理优势——临海,使贸易往来扩展了水路这一快捷的交通航线。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国际性港口。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省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也可提高贸易运输的效率。

从产业结构看,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创造了更大的财富,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福建设立自贸区后,贸易往来、金融改革,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金融方面,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第一金融中心,显然较优于福建。创新自贸区金融政策可在上海较为完善的金融支持下先行先试,减轻其他地区的探索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福建省结合自贸区经济发展动态和承受能力,适当调整上海取得良好成效的金融创新举措,对有相对把握的项目和内容大胆放开、大力推进。

在人才资源方面,上海有1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而福建省只有2所。优秀的人才资源为自贸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其建议也更具专业性、可实施性和成效性。福建在意识到本省人才不足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投入,培养更多本地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省外人才来闽创业发展。

福建省与台湾隔海相望,加之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的支持,2011年至今台湾自由行对福建省开放了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四个城市,促进闽台贸易往来的便捷。地理、政策等优势便于福建自贸区对台试行贸易开放,福建省应进一步拓宽两岸合作渠道,深化两岸产业对接合作和经济深度融合。福建自贸区的成立,将有利于促进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交流朝着更深层次发展。福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福建与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3 上海自贸区的管理经验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未来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取向,是对未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布局之一[3]。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为福建自贸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上海自贸区政策的运行经实践检验,是合理有效的,应将其纳入自贸区的基本政策中,为后续设立的自贸区提供借鉴学习。尽快将自贸区立法提上议程,推动自贸区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经实践证实是不可取的,则应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政策措施。

3.1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

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即“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本质上意味着政府要在明确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行政管理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即在管理上“做减法”[4]。福建可以学习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模式,企业的投资行为只要不损国家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都是被允许的。福建省还可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对负面清单进行“瘦身”,进一步放宽对市场的管制,减少干预,促进市场自发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对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内资企业等都应平等对待,不因性质不同而实行差别待遇。构建高效、国际化的投资、营商环境。“负面清单”这一创新举措也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自贸区,从而增加劳动力市场需求,缓解福建的就业压力。

3.2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实行“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5]。海关还推出了“先进区,后报关”的政策,不仅提高了货物通关速度,更快地满足对某种货物的需求,且货物通关时间缩短,大大降低了物流仓储成本。福建省在借鉴上海自贸区便利化贸易监管制度的同时,应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如逐步实现对货物的非侵入式查验,对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车辆安装GPS 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路线和时间[6]。

3.3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福建省应顺应时代潮流,简化政府行政管理流程,实行“单一窗口”受理,不断提高政府审批效率,避免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造成的耽搁,影响企业发展。政府对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要实现严格、有效的监管,做好本职工作。职责以外的事务可以给予指导建议,但不要对市场进行过多干预,以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政府对市场的影响更注重监督,及时纠正市场的不良竞争行为。对在贸易区内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可适时请企业分享成功运行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促进自贸区更快更好地发展。

3.4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

上海自贸区放开区内人民币的管理制度,以方便区内货币自由兑换与跨境投资为推进外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逐步将人民币带向国际化[7]。福建省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开放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更加自由、多样化的金融环境,为企业融资和普通民众投资提供更多选择,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福建省应意识到,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对外汇管制的放松,金融风险将增加。对此,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自贸区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政策,将不合法的、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4 福建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的创新对策

4.1形成外贸发展的“缓冲带”和延伸层

福建省可学习韩国的“经营亚太,放眼四海”贸易战略布局[8],积极推动与亚洲近邻(日本、韩国等)的自由贸易安排,地理临近的优势可带来贸易往来的便捷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大力拓展与美国、欧盟的产业内贸易空间,充分发挥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巨大的市场效益,扩大贸易的范围,提高福建自贸区的经济效益。这样福建自贸区的建立既有外贸发展的“缓冲带”,又拥有外贸发展的延伸层。例如,日本电器产品处于世界前列,福建自贸区可就电器方面与日本进行贸易协定,让福建人民在省内就可享受到价格相对较低廉的优质日产电器产品。

4.2协调自贸区内各方面的良性平衡发展

就上海总体产业发展状况看,大部分区域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份额较小[9]。福建省应吸取上海自贸区的教训,优惠政策可适量地向有经济潜力的产业倾斜,但不可过于偏重某产业,尽可能地协调各方面的良性平衡发展。福建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落后,但台湾服务外包产业发达,通过突出对台优势的福建自贸区的建立,自贸区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台湾服务外包企业来闽创业,优化福建省的服务贸易结构。

4.3建立具有独特优势的贸易功能区

福建自贸区应结合福州、厦门、平潭的优势建立特色的贸易功能区。福州作为集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为一体的城市,自贸区的建设应考虑全方位的政策创新、发展。厦门有着便利的水陆空航线,港口进出口量高,应在吸引台资和对台投资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平潭岛上保留着大片海岛原始建筑,且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可突出发展旅游业。

4.4加大对自由贸易区的财政支持

政府在自贸区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组建优秀的科研队伍,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自贸区。借鉴新加坡政府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技术发明人创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解决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成立的尴尬状况。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外、省外优秀人才来闽创业发展。比如,对台湾来闽创业者子女予以教育政策照顾、安顿好其家属,在解决好这些基本保障后,才能使创业者和出谋划策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福建自贸区良性发展的队伍中。

4.5探索更多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海自贸区试运行一年多来,如何实行比自贸区外更优惠的税收政策还在探索阶段,税收创新步伐较缓慢。福建省在学习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税收政策外,还应主动积极创新,探索更多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形成更为开放的税收政策体系,对企业进行适当减税、免税、保税、退税和选择性征税。自贸区的税收改革政策,是台商,甚至其他国家的企业来闽合作的重要考量之一。为了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建设初期,税收的优惠力度要大,对绿色环保产业可以给予补贴。

4.6完善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随着自由贸易的不断放开,货物进出口的种类和数量也必将增加,福建省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对国内名牌商品、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商品、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和自主创新类的产品进行重点保护,坚决打击进出口领域内的假冒、盗版、侵权等行为,建立健全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制度,保障相关国际贸易货物快速通关[6]。在对民众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宣传的基础上,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队伍,及时销毁侵权、盗版产品,对制造、贩卖盗版产品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

5 结语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自贸区通过相关优惠政策,扩大了贸易的交易范围,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及金融机构入驻。总结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成效发现,因自贸区内经营收入增加,国家税收增多,政府不断加大对自贸区的资金投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自贸区,又进一步促进自贸区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见,自贸区的设立将促进经济循环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和带动效应。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原有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的改善,并且能够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对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1] 刘春燕.刍议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及影响[J].市场研究,2014(7):40-41.

[2] 范颖华.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发力2015[J].小康·财智,2015(1):30-31.

[3] 李正图.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家战略价值[J].中国远洋航务,2013(8):26.

[4] 黄添.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及其前景探析[J].中国改革热点与难点,2014,24(4):30-36.

[5] 王孝松,张国旺,周爱农.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比较分析与发展前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52-64.

[6] 陈立文.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4(28):72-77.

[7] 王问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与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64-66.

[8] 袁志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新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9] 乐美龙,高金敏.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2):58-60.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福建省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