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李明欧
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李明欧
近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创新服务的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建站企业的欢迎和地方党政部门的重视。该文通过调研考核数据分析,介绍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情况,着重分析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院士专家工作站问题政策建议
自2009年4月福建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底,福建省已联合授牌工作站95家,进站工作院士98名。合作项目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生物医药等省内重点发展产业。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站建设,提升工作站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总结推广工作站建设的先进经验,查找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福建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组成调研考核工作小组,对全省工作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估。调研考核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全省联合授牌的95家工作站基本情况进行问卷摸底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份;第二阶段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审阅材料、现场提问、座谈交流等形式,先后对其中71家工作站进行实地考察考核。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我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总体运行良好。工作站在为企业开展科技难题攻关、新产品开发、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重大战略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发现部分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建设运行过程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院士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以及个别工作站重形式、轻运作,成效不突出等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2.1区域分布
截止到2013年9月,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46个县市区,其中省直5家、福州市22家、厦门市6家、漳州市11家、泉州市14家、莆田市6家、三明市8家、龙岩市5家、南平市8家、宁德市10家。其中,成立数量排在前三名的设区市依次是福州、泉州、漳州,分别占全省工作站总数的23.1%、14.7%、11.6%。
2.2建站单位
2.3进站院士团队
进站工作院士98名,其中工程院院士64名,科学院院士34名。进站院士团队专家414名,企业科技人员264名。进站院士最多的工作站为宁德市院士专家科技园,进站院士19名。
2.4开展合作项目
建站初期开展合作项目176项,其中产业化项目133项,总投资额32.7亿元,预计产值15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工作站开展176个研究项目的领域主要分布在我省三大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其中,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共计50个项目;涉及建材、冶金、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共21个项目;生物及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共38个项目;涉及生物育种、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共49个项目;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业、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创意、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共18个项目。
“企业对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机制和成效方面评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在10个选项中,有9个选项综合评分在3分以上,表明企业对工作站目前运作情况和成效总体上表示充分肯定。多数企业对工作站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企业发展”、“规范项目管理”、“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评价较高,对“优化企业创新人才结构”、“内外沟通”、“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作用评价排在相对靠后位置。综合现场考察调研情况,我们也发现部分工作站存在院士资源利用不够充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双向互动不够频繁、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
表1 企业对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机制和成效方面评价
3.1院士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区域喷发活动以石炭早期的喷发活动为主,二叠世喷发次之。岩性主要是辉石安山玢岩、安山玢岩。喷发类型为爆发相—喷溢相。海底喷发为主,陆相喷发次之。
工作站填报的调查问卷中,在“企业对工作站发挥作用方面的评价”和“最希望工作站未来发挥什么作用”两题中(见表2和表3),综合得分排在前3位的都是 “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人才引进与培养”和“战略咨询”。而“资源整合”、“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引进跨领域院士专家”、“品牌效应”等排在相对后面的位置。
表2 企业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
表3 企业最希望院士专家工作站未来发挥作用
从综合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作站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引进人才、开展战略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源共享、发挥品牌效应、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引进跨行业跨领域院士专家等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创新需求单一、缺乏长远的合作创新目标以及对院士资源的高端前沿和战略特性认识不足等。一些企业建站只为解决企业的单元技术问题,在完整产品生产、销售,成套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路线,品牌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方面对院士团队创新资源挖掘利用不够。一些以单个项目合作为内容的工作站,在项目完成后与院士团队的交流互动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停滞。
3.2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在调研问卷中,对于“企业在工作站的建设运行中最应该发挥的作用”问题,企业回答的排序依次是“提出科技需求”(56票)、“提供资金支持”(54票)、“提供配套条件”(47票)、“提供制度保障”(18票),认为提供制度保障重要的企业仅占19.5%。由于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必然导致双方合作缺乏制度保障,紧密性、规范性和持续性将受到影响。
目前多数工作站的组织形式是以项目为纽带的合作形式,主要模式为技术转移、委托研究、联合攻关的“一对一”点点合作居多,虽然合作较为紧密,若无相应制度机制保障,必将影响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持续性;部分工作站无具体合作项目,仅采用技术顾问式合作形式,双方缺乏责权利的保障,因此合作较为松散,仅停留在技术咨询、技术顾问的合作层面上。
3.3政策扶持不够有力
在问卷中,关于“企业最需要得到哪些政策支持”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财政资金的直接支持”、“对申请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对企业急需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其得票数分别为81、73、55。而“税收减免和优惠”、“对进站人员在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的倾斜”、“对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团队在国家层面上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授牌”、“对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科研项目的支持”依次排在后面,得票数分别为41、38、36、25。
从调研与企业座谈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受访者认为,国家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政策支持力度与企业及院士团队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福建省针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目前只有部分市、县级财政支持每个工作站30万元~50万元,省级财政对工作站经费却没有列入专项,仅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给予每家工作站3万元的人才经费补助。而江苏、浙江、重庆等兄弟省市财政都给予每家工作站50万元~100万元的支持,在浙江省一家省级工作站,从省级到县各级财政及配套支持经费合计可达200万元。我省2012年出台的《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资助办法(暂行)》中,对来闽设立的重大研发机构、省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省财政最高分别给予2000万元、500万元的资助,但工作站不在资助之列。工作站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的《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提出了一些涉及到优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内容,但由于不够明确具体,因此很难得到落实。工作站建设与运行的环境不够完善,客观上阻碍了工作站的进一步发展。
3.4工作成效不够突出
本次调研发现,个别工作站存在重形式、轻运作的现象,组织较松散,互动不频繁,成效不明显。有些地方对院士工作站的实质和规律缺乏必要的研究,盲目开展此项工作。个别工作站合作双方缺乏基于内在需求的动力,属地方“拉郎配”。还有的工作站建站时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选择的院士团队专业不太对口,这些都是影响双方合作质量和成效的重要因素。
4.1进一步完善促进工作站有效运行的政策环境
完善工作站建设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一是要积极争取工作站经费列入省级财政专项,每家省级工作站给予50万元~100万元经费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对公益性研发工作的基金扶持;二是设立院士人才专项资金,将其列入省人才工作经费,给予每家工作站院士团队10万元~30万元的经费支持;三是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工作站、院士团队以及服务机构给予奖励;四是加强对工作站合作项目的专项支持,对于工作站申报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给予优先,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驻站院士专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享受各类专家荣誉。
4.2积极创新工作站的组织模式
建议中国科协尽快出台关于工作站建设的意见或办法,成立国家层面的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并尽早启动国家级工作站认定工作。推动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专项,对此项工作开展有成效的地方或建站主体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省工作站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应加强对工作站这一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积极推动工作站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要主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链工作站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工作站建立虚拟研究院产业分院,使工作站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推动工作站联合多方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或组建研发联盟,开展关键核心与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使工作站成为具有独特作用的高层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1]。
4.3加强对工作站建设的服务和管理
一要加强对工作站协同创新需求的调研,针对各地发展战略布局,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建立工作站,推动各类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园区、产业聚集区集聚;二要建立健全工作站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扩散机制,完善院士专家信息库、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库和技术成果项目库建设;三是提升工作站的服务水平。省科协作为省院协调小组办公室单位,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工作站在资金支持、技术来源、专家推荐、政策科技信息共享以及工作站间合作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四是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评、认定管理办法,制订《院士专家工作站考评实施细则》。加强对工作站调研,深入研究工作规律,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听取工作站的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五要加强对于工作站的总结宣传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做好成功模式的推广和宣传工作。
4.4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院士专家的创新资源
工作站既然将院士专家高端智力资源引进来了,就要为我所用,而且要用好、用全、用尽。为此,工作站应加强与院士、专家的联系,拓展联络渠道与方式,积极主动“挖掘”院士专家背后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家的研究专长、科技成果等,筛选关键信息,整合资源,为自身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力兴业奠定基础。要充分利用院士资源的高端、跨界和集成的优势,发挥工作站在区域发展、产业规划、技术先导、集成创新、战略咨询等方面“把关定向”的独特作用[2]。
我省开展工作站建设以来,已从试点摸索阶段,逐步进入规范、深度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今后工作站建设应从改善政策环境、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运行环境。建站企业也应借助工作站这一平台,加强与院士、专家的合作交流,围绕创新主题,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以技术、人才为重点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更新合作理念,创新合作方式,创造双赢的发展环境。
[1]郭寄良,俞学慧,项宇琳.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的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产业,2013(5):38-39.
[2]隗斌贤,郭寄良,俞学慧,等.院士工作站建设与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3(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