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

2015-08-22 01:01:55刘灏等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节支翠屏区宜宾市

刘灏等

摘 要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是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40~50 cm,盖膜后把高粱移栽于地膜两侧,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结合膜侧栽培可有效防止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的长处,大力提升杂交高粱的抗旱能力。该技术于2012-2013年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宋家乡进行了示范,有力推进了翠屏区乃至整个宜宾市抗旱减灾工作。该实用抗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帮助了广大农户在大旱之年通过种植高粱而获得高产,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高粱是禾本科,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属于高产稳产的作物。2011年,宜宾市翠屏区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高温伏旱天气,直接导致2012年全区约近0.33万hm2冬水田无水栽秧改种高粱是最佳之选。但当时,据气象部门预测2012年气温比上年偏高、降雨比上年偏少,旱情会继续加剧。为了充分挖掘高粱的抗旱能力,2012年初,宜宾市翠屏区农技站向宜宾市科技局申报成功了科技项目“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2NY012),拟通过在翠屏区李庄镇、宋家乡示范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技术133.33 hm2,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又结合膜侧栽培可有效防止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的长处,大力提升杂交高粱的抗旱能力,使其在当前抗旱减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帮助广大农户大旱之年夺丰收。

1 项目研究背景与技术原理

1.1 项目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高粱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北方产区,且以全膜覆盖、增强地温為主;而川南高粱产区地理气候与北方产区完全不同,高粱生产面临的问题是容易遭受高温干旱极端天气。本项目技术借鉴玉米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优点,结合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粱的特点,达到了抗旱节水、节本高产的目标,可以作为应对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很好的技术储备,在川南高粱产区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2 技术原理

将玉米上的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移植到高粱生产上来是本项目的技术特征,具体来讲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40~50 cm,盖膜后把高粱移栽于地膜两侧。由于技术的改进,在节约盖膜成本40%以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同时,侧膜栽培可有效防止因地温过高使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更利于再生高粱的蓄留,从而达到抗旱节水、节本高产的目标。

2 项目技术方案

2.1 种子处理

每667 m2本田备杂交种子0.3~0.4 kg。播前晒种4~8 h,再用清水浸泡12~24 h,之后取出待播。

2.2 苗床地整理

苗床地选用肥力中上等的蔬菜地,播种前精细整地,将表土整细并开箱做床,按1.5 m开厢(厢沟宽0.4 m,厢面宽1.1~1.2 m),箱面做成茶盆形,播种前3 d用敌克松对苗床地进行消毒,并施清粪水1 000~1 250 kg/667 m2做底肥。

2.3 播种与苗期管理

头季高粱于2月底3月初适时早播,播种时做到底水充足,播种后盖薄土,用备好的竹片搭拱覆膜,待苗龄3~4叶时揭膜炼苗、匀苗、定苗,并每667 m2追施清粪水20担提苗,如有地下害虫,可用敌杀死等喷雾防治。

2.4 地膜覆盖膜侧栽植

为提高抗旱性,采取地膜覆盖膜侧栽培技术(见图1),有利保水保肥。移栽前15 d整理本田,按南北走向按20~23 cm宽开底肥沟,相邻两沟间距(沟心对沟心)1.33 m,沟深13~17 cm,667 m2施高粱专用配方肥15~20 kg、农家肥15~20 kg,覆土后沿底肥沟浇够底水或待降雨后底水充足时,采用50 cm的地膜对底肥沟进行覆盖。头季高粱移栽时,在两沟之间栽双行,每行高粱栽植在临近的地膜膜侧,窝距30~33 cm,每窝栽双株,每667 m2种植6 000~6 300株。

图1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植示意图

2.5 去蘖

移栽后注意查苗补缺。返青成活后至拔节期间,及时抹去分蘖芽苗,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健壮生长。

2.6 配方施肥

高粱施用翠屏区高梁专用配方肥(总养分≥45%,22-10-13),两季667 m2用量50~60 kg(10 kg专用配方肥相当于尿素4.8 kg、钙镁磷肥8.4 kg、硫酸钾2.6 kg)。

2.7 病虫害管理

康宽防治螟虫,70%吡虫啉防治蚜虫。

2.8 收获

一般于7月底高粱腊熟末期收割,即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变硬后立即抢晴收割。

3 项目完成情况与效益分析

2012年完成920 hm2,李庄镇示范480 hm2,宋家乡示范440 hm2。与全膜覆盖相比节省40%的地膜,节约3.5 kg地膜(单价11 285万元/t),节支39.5元/667 m2;地膜覆盖与常规种植相比节水50%、节肥20%(配方肥单价3 500元/t),节支35元/667 m2;上述两项共节支74.5元/667 m2。由于实施了地膜覆盖膜侧栽植抗旱节水技术,项目区667 m2产687.97 kg,比非项目区增产5.7%,667 m2增产37.1 kg(收购价格3.8元/kg),增收140.9元/667 m2。2012年,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667 m2增收节支215.4元,项目区共计节支增收297.25万元。

2013年完成680 hm2,李庄镇示范373.33 hm2,宋家乡示范294.67 hm2。与全膜覆盖相比节省40%的地膜,节约3.5 kg地膜(单价11 800元/t),节支41.3元/667 m2;地膜覆盖与常规种植相比节水50%、节肥20%(配方肥单价3 450元/t),节支34.5元/667 m2;上述两项共节支75.8元/667 m2。由于实施了地膜覆盖膜侧栽植抗旱节水技术,项目区667 m2产683.8 kg,比非项目区增产5.2%,667 m2增产33.8 kg(收购价格4.6元/kg),增收155.4元/667 m2。2012年,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667 m2增收节支231.2元,项目区共计节支增收235.82万元。

综上,2012-2013年,在李庄镇、宋家乡累计示范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植节水抗旱技术1 600万hm2,累计实现增收533.07万元。

4 项目总结

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在当年有力推进了翠屏区乃至整个宜宾市抗旱减灾工作。该实用抗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帮助了广大农户在大旱之年通过种植高粱而获得高产,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该项目获得了宜宾市翠屏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节支翠屏区宜宾市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0
宜宾市三江新区
廉政瞭望(2022年18期)2022-10-20 11:31:22
宜宾市翠屏区:严格执法 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宜宾市翠屏区开展劳动监察业务知识测试专题学习
翠屏区:劳动监察解民忧 群众赠锦旗表感谢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节支优化措施研究
西部论丛(2020年9期)2020-08-28 17:33:15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眼睛向内 节支控费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18
公车改革节支效果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