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不应轻易离开市场

2015-08-21 09:58应健中
齐鲁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救市证金主力

现在那些吃了一肚子货的救市主力,几年后会盈利而退,而那时的股市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所以,投资者还得看得远一点,不要轻易地离开市场,还是学会跟着国家队主力打一场持久战吧。

早期市场流行散户看大户、大户看机构、机构看谁?回过头来还是得看散户。

记得1993年也有过一场救市,当初上证指数屡次跌破777点,当年交易所也开始救市,救的主力品种是当时的大盘权重股申能股份,主力死守8.18元价位,救市救了三个月,上证指数也拉到了900点,可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上证指数跌到380点,而那个申能跌到了3元。那个年代是个迷你小市场,跟当下大市场不能同日而语,但救市的基本道理还是差不多。当年的救市从半年、一年走势看,也许说是救市失败,主力套进一肚子筹码,但如果我们将时间段放长,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看,那救市主力赚得罐满钵溢,所以简单地用救市成功与否很难说明问题。

当下股市救市还在进行中,目前所看到的就是证金公司这个平台的动作。当初成立证金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从事转融资和转融券的放杠杆业务,现在证金公司的主营业务快速转到类平准基金上来了。目前证金公司的护盘主要分两块,一块是间接投资,上周证金公司向五个基金投了2000亿,这样的动作7月8日救市之初采取过,当时也是2000亿,如果大盘还不能企稳,估计这样的动作还会延续。

证金公司的另一动作是直接入市,救市初期这个动作特别明显。一个月前股市大跌,千股跌停之时我们看到两桶油和工农中建银行股统统涨停,这种动作乃证金公司初期救市标准动作,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这种纯粹拉指数的动作已不见了。但从最近3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显示,这些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证金公司名列前茅。最八卦的是那个梅雁吉祥,证金公司买了区区900多万股,占总股本的0.52%,竟然成了第一大股东。这个新闻一出,人们突然感觉到,一家公司原先的实际控制人竟然抛得精光,无主公司会不会成为未来中国股市的一个趋势?这种担忧油然而生。另外,证金公司的选股理由是什么?如此没有章法的入市,令人对证金公司操控能力有所担忧,同时担忧其间的道德风险。

面对今年6月以来的股市大调整,广大股民即使是一些资深市场人士均深受其害。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对于多数散户而言,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很万幸了。因此,大家应该明白股票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应该说,股市最迷人的地方是它的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是一个由不同利益取向、思维方式、行动能力的人群组成的。索罗斯曾经这样说:“人的思想对于事态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同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相似。”按照所谓客观的科学方式死套公式的结果是被主力反向利用,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仅仅有着对股市的知识和认识很不够,更重要的能力是把这些知识和自身状况结合起来,达到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临界点和最佳状态抑或是境界。股民要想在市场上生存获利,就必须具有这样的素质,即达到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知行合一”作为哲学命题十分抽象,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某些人类领域的实践则可以作为参考和指南。在股市交易中,可用中医、兵法和诗歌作为比喻,武术、围棋等传统文化的领域与之也十分相似。要真正理解并在这些领域中驾轻就熟,“知行合一”无疑是股民自我修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如果我们把股市看作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那它也是以数亿计的、有着意识和行动能力的个人参与的市场。要战胜市场,首先要了解市场众生。市场是合力,而这合力不是机械的,而是活生生的人。人类绝非完全理性的客观事物,而是理性和非理性混合在一起的奇异存在物。虽然多数情况下,人靠着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在一些时候人类内在的非理性往往能够突破理性的约束和禁锢。因此,深刻的市场认识、合理的交易策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超然的人生境界,使交易大师的成功带有极大必然性。作为普通股民,也需要有更高的智慧和足够的行动力来控制自身的非理性。

当下市场,持股者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去杠杆而言,场外配资已清理得差不多了,这个量从头到尾都是一笔糊涂账,而两融现在已降到1.3万亿元以下,足足清掉1万亿元,现在哪有什么做空力量,都是不看好后市的人抛出自己的股票,原来为申购新股还有一批持股者,现在市值也没用了,都一抛了之,如此市态,靠以证金公司为主的护盘主力怎么可能守得住?

如今来看,抛盘持续不断,靠主力买股票实际上是买不过来的。22年前的救市如此,现在股市的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更难以把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那些吃了一肚子货的救市主力,几年后会盈利而退,而那时的股市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所以,投资者还得看得远一点,不要轻易地离开市场,还是学会跟着国家队主力打一场持久战吧。

作者简介:

应健中,曾任上海《壹周投资》杂志主编,并兼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仲裁委员会委员,后为三峡证券公司副总裁,长期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经历过股市中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所见所闻甚多。有股市散文、股市杂文、股市大特写、股市文化等作品散见于报端。

猜你喜欢
救市证金主力
湄窖现有主力产品
证金对多家上市公司“买而不举”
当90后成为团队主力
政府救市的观点是错误的
楼市新型“救市”,该不该出手买房
本轮地产救市对水泥需要正面影响或将在2015年一季度末体现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