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强
1982年,山东版《水浒》横空出世,拉开了鲁剧崛起的序幕。这一系列人物志电视剧中,以《武松》影响最为深远,祝延平凭借武松一角获得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男演员奖。多年来,武松已成为山东人的经典形象,与祝延平的卓越演绎分不开。8月11日,本刊记者连线祝延平,再现水浒英雄的昔日往事。
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学院派武松
电话那头的祝延平,语音浑厚,记者不觉想起人们对他的经典印象:“一米八的大个,浓眉大眼,四方国字脸,眉宇间散发出一股子英雄正气。”聊起电视剧《武松》,时隔33年,诸多经历仿佛就在眼前。
“有人说影视是遗憾的艺术,其实不然,我对自己饰演的每个角色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开门见山,祝延平向作为武松的自己致敬。
33年间,时光流逝,许多人提起山东,就会想到武松,想到祝延平。影评人李星文说:“祝延平版‘武松是少见的能契合大众对文学人物想象的荧屏形象,我以为只有《围城》里陈道明的‘方鸿渐能与他媲美。”
祝延平为“武松”准备了很多年,也可以说,“武松”等了他很多年。1957年出生于肥城的祝延平,16岁第一次读《水浒传》原著。少年时的他认为武松是“英雄的象征,行侠仗义的象征,完美无缺的男子汉的象征”。
1977年,祝延平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是文革后第一届本科生。在校期间,他排演、公演过许多古今中外的话剧: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饰演奥赛罗,在《伊索》中扮演伊索,饰演武松之前,他已经演过很多比武松难的角色。
饰演武松,是巧合,也是必然。1981年,山东电视台计划拍摄古典名著《水浒传》,对于武松,定了几个条件:必须是山东籍演员;上过镜,有表演经历;专业的表演出身;再就是有武功基础。
好像为他量身定做,不同人推荐演员,最后大家一看,推荐的都是同一个人——祝延平。
从小说中脱颖而出的“武松”,数百年来一直在被通过小人书、戏曲、年画等形式重塑。“所以这个人物并不好塑造,”祝延平读了三遍扬州评话《武松》,研究人物的职业特征,逻辑和思维方式。毕业前夕,他到学校图书馆借了盖叫天的《粉墨春秋》,里面详细分析了武松这一形象。打开第一页,脑子里灵光一闪,赶紧合上书,“艺术形象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你塑造的形象就是你自己的。”
1981年,毕业演出之后,24岁的“武松”回到山东。
祝延平到山东大学请历史老师讲了四个下午的宋史,从政治经济文化到风土人情,增加对北宋末年人情世故的了解。“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最终还是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完全以武松的“大脑”思考,夜深人静,一个人逡巡在马路上,觉得自己真的成了武松。上世纪80年代初,学院派表演风靡世界,他立志打造一个学院派的武松。
早期“山东制造”:
从青年小伙到深沉汉子
多年来,经常有朋友跟祝延平谈起武松,说:“后来也有很多人演过,看了以后,还是不如你演得好。”
祝延平解释,首先他做的功课多,经过严格的训练,注重人物内心历程的刻画。再就是创作班底,山东电视台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整体比较统一。“拍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戏没有道理不火,肯定会引起关注。”祝延平说,所有拍摄素材加起来,超过最后成型的影像的十到二十倍,达到A级的高质量镜头至少有三遍。
“拍打斗戏,每个镜头都力求真实,打着打着现场工作人员将就鼓起掌来。”血溅鸳鸯楼一节,由于过于投入,祝延平和对方全都受伤。
“打虎”是《武松》的重头戏。河南新乡动物园有一只曾受过训练的老虎,他们就赶往新乡,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连续工作20多天,拍了无数镜头,最终只剪辑出2分40秒。镜头中武松坐在地上,大汗淋漓,祝延平说,“那不是喷的水,而是真的汗。”
和西门庆决战的最后一场戏,武松飞身用右腿勾住西门庆的脖子,将其脖子拧断。摄影棚里温度达到47度,祝延平清晰地记得,这一场戏拍了32遍。而到了“二龙山落草”,已是深秋,大半夜穿两层大衣都受不了,当真是冰火两重天。
至于薪酬,导演每天补助一块钱,祝延平是一块五,一个月四十五块钱。同时,单位支付工资的百分之四百的劳务费。“补助并不高,我在电影厂拍戏,补助是每月一百五。整部戏花钱很少,八集拍下来,才花了九万八千元,当然,省里给了很大资源上的支持。”
《武松》的改编,既没有沿袭原著过于血腥和封建的价值观,也不像现在的一些作者罔顾作品时代特点,翻案翻得过头,几近恶搞。同时,《武松》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演员表演、道具设置、服装选取、音乐设计等各个环节,都鲜明地印上了“山东制造”的标签。尤其音乐设计,准确抓住了山东民乐和山东风味的契合点,和全剧古韵十足的风格相得益彰。如武松痛打蒋门神群众欢庆时,采用的便是山东民间吹打和鼓子秧歌的曲调。
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潘金莲既不是传统概念上的纯粹淫妇,也不是后来被过度“人性化”塑造成的无辜妇女,她有风情也有主见,有着细腻的言语也有着邪恶的内心,让观众痛恨的同时也不免心生同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样的处理可谓石破天惊。
作为经典符号,祝延平版“武松”成为80年代闪耀的群星之一。后来央视拍《水浒传》,邀请祝延平再次饰演武松,他说:“让我演其他的角色可能会接受,但不会演武松。就像一个科学家不会重复发明同一个成果。”有人劝他利用武松这一角色做一些“文章”,他同样拒绝。
仿佛回到当年的大学校园,作为“奥赛罗”的祝延平,“演出自己”,四个字他坚持了一生。商业环境下,依然坚持把产品当作品来创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祝延平说,“一个演员,一生中能完美诠释一到三个角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好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不可能演遍所有角色。”
谈到鲁剧,祝延平表示,从1981年开发古装剧开始,以《武松》为基础,带动了很多人,一直受益到现在。“希望创作出更多《闯关东》般的具有典型山东特色的作品,多拍一些现代剧。”
延伸阅读
鲁剧文化与“山影”的前世今生
□段崇政
历经三十七年,年生产电影、电视剧达300多部,累计生产电影、电视剧、纪录片5000多部(集)。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脱胎而出,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一再刷新中国电视剧的记录。三十五年间,山影从创业到创新,在不断自我超越的途中,塑造一个个经典形象,诉说一段段不朽的故事。鲁剧的传奇,正在山影的坚持下,完成另一个宏篇。
20世纪80年代创业年代
山影的前身山东影视中心成立于1986年10月16日,作为中国最早生产电视剧的单位之一,山东影视中心开始了迄今堪称教科书的影视剧形象创作。
《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三部电视连续剧分别获得1982年、1983年、1984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这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连冠”。其中,《武松》在当时收视率几乎百分之百。
“鲁剧”品牌初现端倪。
20世纪90年代发展年代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正式成立,鲁剧由此进入了一个独立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与八十年代电视节目紧缺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一时期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鲁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这一时期出品的电视剧《孔子》、《孔繁森》、《鲁氏兄弟》等十几部电视剧,在1990年——2000年间连续获得多项中国国家级奖项。正是因为这些有分量的作品,“鲁剧”品牌逐步得到认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
21世纪10年代辉煌年代
2003年,山东影视剧制作中心与另一家企业联手,创建了以影视制作、人才培训为主的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标志着鲁剧市场化运作有了一个更加成熟的依托平台。为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2008年山东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鲁剧创作生产进入新的提速发展时期。
《大法官》、《誓言无声》、《闯关东》、《大染坊》、《小小飞虎队》、《沂蒙》等剧作纷纷为“鲁剧”烙上一枚枚勋章。“鲁剧”气质逐步成型,中国开始涌起“鲁剧”气象。
21世纪10年代以来的创新年代
21世纪10年代后,中国影视制作突飞猛进,无论是国外的影视市场,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影视作品,给“鲁剧”带来了挑战。
这一阶段,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继承“鲁剧”恢宏史诗般地叙事传统,继续创作生产出《老农民》等宏大题材。与此同时,开始全面转型,相继推出《父母爱情》、《瞧这两家子》、《放开我的手》、《温州一家人》、《马向阳下乡记》、《琅琊榜》等反映当代中国普通人生活的商业剧。
“老鲁剧”开始向“新鲁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