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射击中心理训练的研究

2015-08-21 20:40刘忠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研究

刘忠生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手枪射击中的心理训练展开了研究,对手枪射击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作了说明,并在阐述了心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分类以及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心理训练的方法,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手枪射击 心理训练 研究

心理训练就是对人的意识和意志品质进行训练,增强人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在紧张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技术水平。而在手枪射击中,由于极易存在着紧张,会导致手枪射击的发挥出现失常。因此,需要对手枪射击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以充分发挥出运动员在手枪射击中的能力。

一、手枪射击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手枪射击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射手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是提高射手的技术水平和参加比赛或者实战时的心理稳定性,使心理准备程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射手心理稳定性的品质,就是培养射手在极度紧张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提高射击效果和能力。心理准备程度是指射手的心理训练所达到的某种水平,包括射手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随意控制情感行为的能力。

由此,射击心埋训练的任务在于:(一)改善射手使用枪支的专门化知觉、注息、记忆、想象、思维等心智能力。(二)形成射手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射手在训练、比赛或实战等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能保持技术动作的效能。(三)在训练、比赛或实战中使射手具有适宜的心理状态。(四)提髙在极度紧张活动时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五)使射手获得参加训练、比赛或实战时应战的知识和能力。(六)给射手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加积极上进的心理气氛。

二、心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训练是射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射击水平的手段。它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发掘射击手的内在潜力,使射手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进入最佳射击状态,以利于在训练、比赛或实战中取得优异成绩。心理训练对射手心理发展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射手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在极度紧张的条件下,决定人的行为特点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个性特征,通过心理训练能提高个性特征的稳定性,使射手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心智能力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精确的肌肉运动知觉和准确的时间感、节奏感、速度感、距离感以及空间的定向能力。2.具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善于将注意力分配和集中于各种动作上的能力。3.记忆方面,对于难点动作的表象具有清晰性的特点。4.思维方面,具有高度发展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具有迅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

由此可见,心理训练对射手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在于加速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特征的发展,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帮助射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心理训练的分类

根据训练和比赛活动的需要以及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心理训练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参加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两类:

(一)一般心理训练

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射手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射手有效地参加比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其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射手对射击运动的个性心理特征。2.改善知觉过程,尤其是对射击运动有重要意义的专门化知觉过程。3.发展注意能力,根据射击运动的特点,主要是发展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4.发展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快速和准确地记忆运动动作及配合的能力,在意念训练中学会利用肌肉运动表象的能力。5.发展情绪、意志品质,特別要发展在射击比赛的关键时刻能表现勇敢、果断、顽强、自制、镇静和夺取胜利的意志能力。

一般心理训练、也可称作“长期心理训练”,它存在于整个射击训练过程之中。射手良好的心智能力和个性特征,正是长期进行心理训练的结果。

(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又称“短期心理训练”

它包括赛前心理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训练。是以射手现有的心理水平为基础,根据具体比赛任务而专排的心理训练。它的目的是使射手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形成最适宜的竞技状态,以便在比赛中争取优良成绩。

这类心理训练,由于不同的时间阶段,因而也就有不同阶段的具体训练任务和内容。

赛前心理训练一般是从赛前2-3周开始,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比赛的各种情况,明确参加比赛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射手积极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比赛动机。2.根据射手的训练水平、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制定出相应的赛前心理训练计划。3.在提高射手意志品质、信心和战术思维的条件下、训练射手善于克服各种困难和应付突然发生意外情况的能力。4.在训练过程中要创造适宜的条件,以便射手消除过分的心理紧张。

在训练中明确上述具体任务,是要使射手确定参加比赛的目的,建立达到目的的心理定向,形成实现目的的信心,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心理状态的方法,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比赛过程的心理训练,主要是指对比赛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快速地分析与判断,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案。根据射手在比赛中的心理表现,确定临场训练内容,并进行心理训练,使射手在整个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胜利完成复杂而艰巨的比赛任务。

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如果没有一般的心理训练,赛前的心理训练就没有可靠的基础,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不对射手进行赛前心理训练,就不能给予射手以有效的方法解决当前的心理矛盾问题,一般心理训练也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四、心理训练的原则

对射手进行心理训练是一个深入细致的教育过程。教育上已确定的自觉性、积极性、全面性、循序渐进性、复杂性、个别对待等教育、教学原则也适用于心理训练。因为这些原则反映了教育、教学过程的心理规律,因而它们也就成为形成射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提高心智能力的理论原则。心理训练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全面地运用这些原则。

(一)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心理训练也和其他各种教育训练一样,应建立在充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于取得好的训练效果。

心理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首先应使射手深刻了解心理品质对于完成训练任务和争取比赛胜利的重要意义;明确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需要培养、改进、提高那些心智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并要达到何种程度。只有了解了心理训练的目的、任务和意义,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提高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其次,射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往往同他参训的动机和兴趣相联系,要实现这一原则,就要培养和端正他为集体争取荣誉的社会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兴趣,尤其是训练的稳定兴趣。

(二)全面训练原则

1.心理训练必须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2.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心理因素,诸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等都应得到教育和训练,这是因为它们是圆满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必需的。

(三)循序渐进性和重复性原则

这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教育训练的特点提出来的。贯彻这一原则,对射手进行心理训练的任务、内容、方法、要求,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五、心理训练的方法

为了调整和控制射手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活动,使射手的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最适宜的兴奋度,就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射手进行心理训练。目前,国内外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很多。通过这些训练,目的是使射手的心智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良好的发展,为射击训练和比赛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在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中,采用心理调整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模拟训练、表象重现训练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能力对一名手枪射击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实力,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本文就手枪射击中的心理训练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手枪射击中的心理训练研究[J].科技视界.2013(33).

[2] 张又元.试论心理训练在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0).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