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研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改善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成立改善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品管圈活动小组。对2013年11、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89例患者的一次性穿刺和留置时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和留置时间短的因素;对失败因素进行干预,统计干预后的2014年1、2月静脉留置92例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将活动前后静脉留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61.8%,干预后为82.6%,干预后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大幅提高;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静脉留置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平均静脉留置时间为40.6小时,干预后为71.7小时,平均静脉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平均静脉留置时间。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留置 成功率 留置时间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患者为干预前对照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31例,年龄63.3±5.7岁;2014年1、2月使用静脉留置
针穿刺的92例患者为干预后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32例,年龄64.5±6.2岁,均为行外科手术患者,穿刺部位均为手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的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
成员包括一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两名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圈名为“爱心圈”,圈徽为七只手托一颗爱心,意义为通过品管圈七个圈员的共同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奉献爱心。圈长全权负责,小组遵循PDCA 原则开展活动。
2.2 确立主题
鼓励每个圈员根据临床工作实际,提出最需要的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打分,最后确定本活动的主题为“改善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2.3 调查现状并分析原因
圈员对2013年11、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人数进行现状调查。使用静脉留置针89人,第一次穿刺失败34人,一次穿刺成功率61.8%,静脉留置时间平均40.6h,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静脉留置时间较短。
导致一次性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护士心理素质较差,临床经验不足,易受外界干扰,患者紧张不配合以及患者血管条件差;静脉留置针头大小选择不当;缺乏正确的操作流程。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有:穿刺局部渗漏、回血、肿胀、发红和静脉炎;患者有意或无意自行将留置针抓脱;封管方法不当、血液粘滞性高和套管针在血管内折叠引起堵管等。
2.4 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品管圈制定出了以下三个改善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的解决办法。
2.4.1 穿刺前预防
护士的准备:端正优质服务思想,提高应对复杂变化和环境的心理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正规培训,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言传身教,规范操作流程,组织考试、考核。患者的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指导其穿刺前用温水热敷穿刺部位30分钟,以促进血管扩张便于穿刺。环境的选择: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保持病房的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在44%~55%。
2.4.2 穿刺中实施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时,根据情况选用型号相对小、细、短的留置针,因相对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可以减少血管阻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选择合适的静脉是决定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宜选用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能避开关节处和易于固定的静脉。取出留置针后连接好输液器,排尽空气,旋转移动静脉留置针外套管,使针尖外套管与针芯更加吻合,调节针尖斜面向上,左手固定静脉,右手持静脉留置针针翼进行穿刺,采用大角度穿刺法效果常优于常规角度。
2.4.3 穿刺后护理
穿刺后,讲解静脉留置针的有关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输液时尽量避免穿刺侧肢体上抬,避免剧烈活动。圈圆加强巡视,及时了解静脉留置针是否在位、通畅和局部静脉情况,降低堵管。每次静脉输注高营养液和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用封管液进行冲管。输液毕,用脉冲式冲管法缓慢推注预充式导管冲洗液5ml,速度不宜过快,确保正压封管。
2.5 评价指标和目标
评价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的指标分别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平均静脉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目标为75.9%,平均静脉留置时间目标为69.4小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根据χ2检验,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61.8%,干预后为82.6%。(表1)
3.2 根据t检验,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静脉留置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平均静脉留置时间为40.6小时,干预后为71.7小时。(表2)
3.3 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干预后的成功率较干预前大幅提高;干预前后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发现平均留置时间明显延长。
4 讨论
品管圈活动针对留置针留置时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使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由原来的40.6h延长到71.7h,已达目标。同时患者的静脉保护、住院费用等问题有了很大改进。把品管圈活动经验加以肯定,制定静脉留置针今后穿刺和护理的操作流程,并实行标准化,利于技术质量的提高。品管圈活动使护士找到了活动与护理工作的结合点,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梁美丽,谢伟红,陈雪峰.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
[2]何莉莉,王红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3)
作者简介:朱田芳(1982—),女,汉族,安徽合肥人,蚌埠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现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