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虎++张海龙
摘要:“大武术观”涵盖内容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角度的窗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而对“大武术观”内涵的认知;“大武术观”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和“大武术观”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策略的建构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大武术观传统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15-03
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最终形成一道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然而现代的武术已经悄然发展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体系,传统武术就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作用下形成进而发展,以套路、散打等方式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提高技击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今社会的传统武术却渐渐的退出武术主流文化,成为武术发展的配角。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武术的练习者失去了吃苦耐劳了韧性,练武不练功,只重其形而不重其意,失去了传统武术的“本心”——政防技击性。同时,传统武术一般是家传或者师徒传授,但这种传承方式在当今社会却有点无所适从,从而使传统武术中很多优秀拳种消失。在“大武术观”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武术的价值,使传统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1年3月首次全同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在这次会上,根据武术项目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指导思想。2012年2月在西安举行了2012年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在会上号召,“大武术观”涵盖内容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大武术观”是站在全局的层面上,以对武术事业整体发展高度负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武术的一种价值观和认同感。它是在全面系统地总结过去武术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导当前和今后武术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4]“大武术观”包含了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武术自身观,即武术并不只是用来改善身体素质,提高防身能力,更是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重的文化底蕴。二是武术全局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去面对武术;用更加包容的胸怀去认识去肯定武术;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去发展武术。[2]当今部分学者就对“大武术观”进行了各角度的分析,如余水清教授“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他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拥有着辨证关系的项目,我们要让两者共同的发展进步;武术属于体育,但是武术却远远高于体育的内涵,我们既要重视武术的体育这一性质,更要提高对武术的文化性质的注重;武术发展的大势是与国际接轨,但是武术的本土化却是武术发展的核心。曾桓辉从“大武术观”对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从大武术观的内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提出了“文化具体”的新思路,并初步阐述了相关具体策略。1 对“大武术观”与传统武术的内涵认识什么是“大武术观”?面对此问题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徐才和同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都对“大武术观”的内涵做出了经典的概括,徐才主席以“小武术观”与“大武术观”的对比性为出发点,他指出“单纯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是小武术观,而“从武术的内层、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拳理和医理”才是大武术观。高小军主任认为:“大武术观”是站在全局的层面上,以对武术事业整体发展高度负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武术的一种价值观和认同感。它是在全面系统的总结过去武术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导当前和今后武术工作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观点。[2]由此可以看出,“大武术观”包含了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武术自身观,即武术并不只是用来改善身体素质,提高防身能力,更是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重的文化底蕴。二是武术全局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去面对武术;用更加宽容的胸怀去认识去肯定武术;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去发展去壮大武术。[2]由于“大武术观”的诞生,当我们在处理武术问题时候,我们会拥有坚同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用“大武术观”的理念去发展传统武术教育,传统武术教育会走的更远。传统武术是与竞技武术是两个时代的不同概念。传统武术强调其“传承性”和“文化性”,[3]是一项具有独特健身机理和浓郁文化特色,有别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中国民族体育。2 “大武术观”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
传统武术是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各个流派的技术总称。[4]我国目前已经出土了许多的“武功秘籍”,并对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武术拳械录》,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武术的发展通过传统武术竞赛活动如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民间武术精粹邀请赛、全同老革命根据地武术比赛、“全同武术之乡”武术比赛的各种竞赛活动来弘扬的发展传统武术。“大武术观”的提出说明武术教育当今的理念肯定了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的观点,也说明我们不能选择也没有办法回避武术走不走体育的路线,传统体育拥有增强体质和改善人类身体免疫力的特性,从而也说明了传统武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的功能。说一说“健康第一”、“三维健康观”作为武术教育的理念是正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5]。其次大武术观表达出了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其他技击项目所不具有的深厚的民族底蕴,并且大武术观指出了传统武术那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是传统武术与其他技击项目的最大不同点。此外,南于“文化”本身的抽象与多义性,我们在倡导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的时候应当做到“文化具体”,也就是不只是让学生从平时的理论中认识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性,我们还要使传统武术文化从高位走下来,由抽象走向具体。例如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武术礼节中的抱拳礼,心诚意笃的身体姿态就能表明传统武术的形神合一以及内外兼修。当我们在谈论传统武术中武德时,也不能只是抽象地局限在武德的概念上,而应当全面具体的阐明武德的多方面内容:仁、俭、义、恭、礼、良、智、信、温、让。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也就是说仁不只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例如在课堂上的仁就是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什么是义呢?孟子曾说过:义者,宜也。意思就是一个事物本就该存在的,是一种公正的正确的言语行动。如果说在课堂上什么是义,那么这里的义就是教师用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努力奋斗努力学习,客观的面对教师的努力。而武德的其他内容同样能全面具体的在课堂上展现出来。3“大武术观”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策略的建构endprint
武术是一项具有漫长历史,富有实战攻防技击含义并能强健体魄的运动项目。除此之外,它更是与中华文明同根源,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现今在“大武术观”的背景下,传承武术的方式义面临着新的情况,现代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保守,现代经济社会下各种因素以及传统武术本身不适应时代的部分是传统武术的传承陷入了因境[5]。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其传承主要有以下几种:3.1原始传承最原始的是师徒和家庭的传承了。师徒传承是十分严格的,教授武艺之前,还要考验习武者的人品,武德等各方面!师徒的传承的规模有大也有小,而像武当少林这种宗派形式就是师徒大规模传承的结果。在过去有一种称呼是武术世家,其实它也是其中一种原始的传承方式。他们都是通过上代传下代,代代相传,保证了家传武术的继承。就像近代的霍元甲、黄飞鸿,他们都是经过父辈的传教,从而习得一身精湛的武艺。但是世家都是通过长辈传承,所以南于其局限性,很容易造成失传。 原始的传承主要是古代比较盛行。这种传承有着严格的品德要求,都要求习武者要人品端正,拥有良好的武德品质。这种传承只是传授与继承师傅的武艺,而不是像现在的武校一样需要支付物质条件。
3.2近代传承
近代的传承主要是武馆传承!武馆传承是在清朝出现的,也是武术的鼎盛时期。武馆的开立主要靠一个武师的影响力!完全是武师自己开的馆,以传授武艺为目的,不像现在的武校,创立人与传授人是分离的,创立人主以赚钱为主!就说广东省的佛山武馆,其馆内人员爆满,武术的发展到达鼎盛,同时为武术的传承做出重大贡献,文献所述:张炎是一九五一年在佛山开办了武馆,然后让其弟子先后到其他地方授武,而到了19世纪初期,武馆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也代表着授者与习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了物质交易(交费学武)。 这段时期武术传承特点主要是同样有着严格的拜师过程,师徒之间不只是一种无偿的授业,也包含着物质交易,很多人以武术为业。
3.3现代传承
现代传承主分武馆和武校传承,盛行于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达到了顶峰,发展到现在武术学校在全国各地数量众多,规模庞大,2005年时候就河南省就有武校400多,人数达到六万多人,就说河南省登封的塔沟武校,武校人数达到了10000余名。也许大家都看过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在那时候只要会点武术的人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不管是武校还是说习武者本人都可以获得不可想象的利益,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武馆和武校却开始没落,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武馆和武校面临倒闭的局面,就佛山而言,一百多家不到二百家的武馆只能勉强运营,但是和获得利益而言是一点也不能相提并论,在上个世纪福州的武馆有两百家左右,可是到了现在却只有不到五十家而已,由此可见武术传承的危机性,现代武馆和武校培养了很多的武术人才,国际武术冠军更是比比皆是,可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武术教育成为了牺牲品,并没有更好的进行传承,南于现在社会的发展不再像过去一样是刀枪剑棍的天下,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而传统武术需要大量的时问去磨练,所以很多人或者去努力地去学习语数外,或者有想学习武术的人也因为传统武术的辛苦而选择了半途而废,逐渐的武术落入了低谷,。 社会的确在进步,暂且不说传统武术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就现在孩子的身体素质而言,由于学习压力大,体弱多病,身体素质不行,已经是这个社会一个不和谐的画面,面对于此,武术的传承是不可缺少的,孩子是祖同的未来,只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4 传统武术构建策略4 .1科学化是传统武术前进的方向 武术科学化是传统武术前进的方向,什么叫武术科学化呢?就是要科学地认识武术,要科学地阐释武术中的真理,例如什么是精、气、神?武术中的静动结合与阴阳互补的意义之所在,武术中经络论对于人类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增益?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化的叙述出来,那么在未来的世界里武术爱好者同样能够做到我们平常说的大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与身俱来的行为习惯里。其次,武术科学化指武术工作中的训练、比赛以及宣传等等都要走科学化的道路,从而最大程度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紧随时代潮流的步伐伐。[6]利用现代科学化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社会中的相关科技成果,达到促进武术科学化发展的目的。武术科学研究工作是武术科学化工作的重心,武术科学研究是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认识武术的规律,整理和创造武术知识的反复探索工作。4.2健身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生命源泉纵观各个朝代武术的发展都是以技击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受到舞蹈、体操、养生气功等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修身养性和健身价值。古人曾评价太极拳说“详推此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概括了其拳种的价值,到了现代,武术的健身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据统计我国人口对健身项目的选择中传统武术名列前茅,凸显出传统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健身价值,所以说将传统武术简易化推向人类的生活,让人类能更好的更近的接触到武术,不仅能增加人类的体质,而且能够更好地提高传统武术在人类心中的认可度,能够更好地宣传武术,可以说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能够给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让传统武术更好的向更高的方向发展,4.3 走向世界是传统武术的目的现代社会不管是什么行业是离不开物质的支撑的,就算传统武术能使很多的事情化腐朽为神奇,但是不走向世界,没有商业化的支撑,传统武术总是要落入低谷,走向世界不仅扩大传统武术的影响力,而且可以更好的为传统武术今后的发展打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传统武术的发展,积极的倡导中小学学生武术的习练,倡导地方武术节等活动的举办,提高武术的影响力,就像上海的武术博览会,其规模逐渐变大,相应的其知名度其影响也是逐渐的变高。最主要的就是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古代的一切,应该对习武者的服装器械方面不断的创新,在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搞一些复古活动,这样不仅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也能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一个人永远也不能筑成万里长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举世闻名的长城才会浮现在人类世界中。同样的传统武术可以选择与其他产业的合作,达到促进己身发展,走向世界的目的,5 结语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最终形成一道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然而现代的武术已经悄然发展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体系,传统武术就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作用下形成并发展的,以套路、散打等方式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以提高技击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传统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渊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今社会的传统武术却渐渐的退出武术主流文化,成为武术发展的配角,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武术的练习者失去了吃苦耐劳了韧性,练武不练功,只重其形而不重其意,失去了传统武术的“本心”——攻防技击性,同时,传统武术一般是家传或者师徒传授,但这种传承方式在当今社会却有点无所适从,从而使传统武术中很多优秀拳种消失,在“大武术观”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武术的价值,使传统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endprint
参考文献:[1]桑全喜.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战略[J].山东体育科技,2007(1).
[2]曾恒辉.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教育再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1(3).
[3]余水清.“大武术观”视角下对武术发展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2(2).
[4]高小军.树立大武术观[Z].网络,2012(2).
[5]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6]向玮.传统武术推广模式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
[7]徐向东.从武术的本质特点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8]曾桓辉.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武术教育再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1(3).
[9]杨本升,刘爱华,李成银.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1):76-79.
[10]郭玉成.武术传播与文化传承[M].上海:复旦大学,2007:1.
[11]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传承嬗变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12]王红芳.传统武术的再认识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 01).
[13]李远华.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J].大家,2010(l0).
[14]曾海等.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05).
[15]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4).The Influence of "Grand View of Wushu" on the Traditional Wsushu Development Yuan Xindongl
Lin Jinhu2 Zhang Hailong2(l.Wushu Management Center of Shanxi,Taiyuan Shanxi 030012,China;2.Wushu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The "Grand View of Wushu" covers the widespread content,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promote the great boom of Wushu culture,at the same time,provides a window of multi-dimension and multi-angle for us to re-examine Chinese Wushu.As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traditional Wushu has a long history,extensive and profound,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stant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eventually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national culture,but modern Wushu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traditional Wushu and Wushu system,in view of Wushu".Key words:the Grand View of Wushu traditional Wushu influenc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