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英伦
看了立峰的画,立马就生了归隐的心。只想就着几亩薄地,喝点稀粥,若是有个院落柴门,当中栽一棵枯树,枯树旁一屋,屋旁移几株芭蕉、翠竹,可人的老天再下点不大不小的雨,冷冷的,有泉声淙淙入声,有风穿堂而过,立马就生出许多诗思,这情景该浮一大白吧。把这点心思和立峰说了,立峰说,浮一大白应该,但归隐就算了吧,你我非达官也非贵人,归哪门子隐啊,没的说出来,让人家笑话。你好好做你的杂志,我好好画我的画吧。想想也是,岁末年终,热闹都是别人的,立马愁怀满抱,叹口气说,那我干脆睡到你的画里。
隐隐青山、淙淙山泉的确养心,但真的归隐其实不容易。中国儒生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念头,所谓的归去不过是坎坷失落之后的自我发泄和心灵慰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城市园林自然成了最好进退之所,入仕是儒,出世是道,园林成了中国文人道儒兼容的最佳场所。造园名家计成在《园冶》中就说“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翠篁”。而园林山水绘画也成了传统文人养心居体的最合适精神归宿。
清隐
中国文人历来容易生出归隐的念头,自陶渊明唱出“田园将芜,胡不归”之后,这念头越发的止不住。历代隐士有真的也有假的,陶渊明大概是真的,但“山中宰相”陶弘景我想是假的,身在深山,心系红尘,如何归隐呢。最好的归隐是神龙不见,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隐入云中,这才是最高明的清隐,不是不遇,是不想见你。
立峰作画也善于用云,不勾、不皴、不染,只是用水淡淡的破了,满纸的云气就清润起来,将远山渲染得若隐若现。白云深处,茂竹修林,几间草亭点缀得恰到好处,却不见一人。倪云林的山水澹泊荒寒,格调极高,但空空无人。有人问他何以如此,倪瓒说天下无人。立峰说,他的画不是无人,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说,那这是真的隐士。
中国的文人多善画,也善于造园。石涛的片石山房和个园就曾被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称为“人间孤本”。沈周也有园林山水《东庄图》册藏于南京博物院。全册绚丽多姿、令人神往,有的高旷明豁,有的深幽清雅。墨色浓润,线条圆劲,糅粗笔细笔于一体,画法严谨精到,用笔圆厚,设色浓丽,是沈氏中年的精品之作。东庄原为明吴宽祖业,历经父子两代经营,掘池、植树、筑屋,占地六十余亩,成园林一时之冠。惜后来归徐廷裸所有,徐不修文德,横行乡里,坏事后,“尽为里人及冤家拆毁”。一势之盛,一园之衰,这也是繁华幻灭的无常,即使是园林,这种繁华也是如此的靠不住。沈周写在纸上的东庄反而耐看耐读。
立峰惯读史书,是睿智的也是幸福的。用满纸的水墨烟云,幻化了心中的园林,“揖阳语苑”成了他的精神归宿也成了他的图腾,有砚田可耕,有秋山可居,画里画外,云里雾里清气满纸,一头隐进去,换了谁都不乐意出来。
禅机
苏州治园天下之冠。陈从周只把网师园的一个“殿春簃”复制到大都会博物馆,就成就了“明轩”在西方艺术界的位置。立峰痴迷园林,笔下园林山水独有幽静清冷意象,多次去苏州求真问道。苏州怡园有明董其昌草书对联“静坐参重妙,清淡适我情”,立峰见到之后,心有戚戚,念念不忘,并独有心得,认为:以佛禅的静观方式观察自然,去了浮躁,方能顿悟真如,化入妙境。
心有所得之后,立峰的园林山水得苏州园林的灵性而少其之局促,得南方园林之清润而少其纤巧。借得一山一水,入而能化,南方园林以人工现自然,追求“虽有人作,宛如天开”之精巧,立峰山水却在自然中见朴拙。石涛作画治园都独有心得:“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立峰的园林在勾、点、皴、擦之间,现自我心性,在轻烟淡墨中营造一种充满禅机的幽静,不是苏州园林,不是杭州园林,立峰的园林是他心目中的自我放逐之地,是自我心灵的安放处,纵使园不园,山不山,“自有我在”。
小时候熟读唐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实在是治园之不二法门,但营造曲径通幽的目的却在于“潭影空人心”。立峰有《新月》一幅,山空人寂,新月初升,雾笼山涧,下有深潭,潭边有竹舍几间,枯木纵横。水平如镜,月影都不见。
冷香
晚明的人文环境像极了魏晋,唐寅、徐渭、张岱以及李贽都才情满溢但狂放不羁。儒家道统的消解,使文学、艺术和哲学都获得了一次巨大的性灵解放,晚明的知识分子都注重本性与个性的表达。治园在晚明也达到一个高峰, 当然,还有明式家具。
立峰其实不是一个过分执著的人,或者,很多时候,他的执著被表面的不争、谦和所掩盖。但近几年他对明代家具的痴迷,却让熟悉的朋友吃了一惊。明式家具的审美其实源自宋代家具,宋代的整体审美是单纯而内敛。古人有“冷香飞上诗句”,何谓冷香,其实是形外之神,是一种清冷境界,一种淡泊幽静的审美。倪云林的荒寒就会让人体会一种冷香。立峰有一幅《寒山听月图》,白雪皑皑,苍山远淡,月如钩。月下院落转折萧散,枯木肃然,一片清冷寂静。不是竹影粉墙,不是小桥流水,不见浇花亭,不见种竹轩,寒山听月,是一种寂静,一种孤独,一种冷香。
要看懂立峰的画,似乎总要看破点世情,带点冷漠,置身笔下的事外,有一种超然,才能体味其中的冷香,洞悉个中的真性。
不应多情,不如归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