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疲软不能一味怪金融

2015-08-19 15:20黄益平
支点 2015年8期
关键词:金融部门定力企业家

黄益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7%。虽然较2014年全年7.4%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前期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和改革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有望延续近期的好转态势,下半年经济有望好于上半年。

有专家提出,既然是经济新常态,增长减速在所难免,政府还是应该保持定力。这话肯定是对的,不过政府还需要考虑政治、经济稳定的问题。过去能够保持定力,主要因为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但现在情形已经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最近接连听到钢铁厂关门的传闻,其实在一个过剩产能比率超过40%的行业,就业不足问题可想而知。况且,失业率是一个滞后变量,现在没问题并不意味着将来也没问题。金融风险也一样,官方数据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左右,市场分析师则认为可能接近10%。到底有多高,一时说不清楚,总之问题不容乐观。

在这一轮经济下行期间,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基层企业家,都在抱怨融资难的问题,似乎现在经济疲软,主要是因为金融不帮忙。

一些有企业家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往往会演变成对金融的声讨会,有些企业家自称有很好的项目,可银行就是不给贷款,或者融资成本太高;有些企业抱怨因银行信贷收缩导致资金链断裂,被活活地憋死了。这个逻辑引出的政策结论很清楚:要改变经济疲软的态势,必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其实,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出现融资难问题,一点都不奇怪,像2009年那样融资很容易才不正常。这个时候风险上升,银行通常会收缩资产负债表。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大量增加贷款支持企业,应该是政策性银行的工作,而不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职责。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无限制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既不是市场化的行为,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社会融资总量都还在正常地扩张,并没有收缩。

今天中国金融的问题,不在于经济下行的时候出现“惜贷”,而在于不太适应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资需求。

经常听人说,中国金融部门的钱都在空转,没有支持实体经济。但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算虚体经济,其实并不好定义。至于说钱进了股市就是浪费,似乎也说不通,股市是直接融资的一种形式。股价涨了,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融资条件改善,对于实体经济应该都是大有益处的。

总之,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乏力的责任推到金融部门身上。风险上升,金融收缩,这是合理现象,反之才不合理。

金融不能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问题往往不在金融机构本身,而在金融环境,比如利率与信贷管制、与国有产权相联系的软预算约束,以及对非国有部门的融资歧视。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决策魄力,也需要政策艺术。

同时,银行可以支持成熟企业的生产,但支持创新与升级,需要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天使、创投与私募等投资基金。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金融部门也得跟着变化。(支点杂志2015年8月刊)

猜你喜欢
金融部门定力企业家
大型房企违约对金融部门的影响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资源诅咒、金融部门与经济增长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