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不多怎么办?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一材多用。然而,一材多用正异化着写作目标。
一、一材多用暗含的前提及对写作目标的异化。
一材多用的前提是,认定学生材料匮乏。以在老师引导下产生的论点为圆心,对照学生拥有的相应材料,就可认定学生材料匮乏。从时间维度看,分析学生材料匮乏现象,结论有两点:一是平时没有注意素材的收集、整理、积累,导致材料匮乏,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在具体使用时,面对有限材料,不会使用,也就不能让有限材料发挥最大作用。这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老师无法在教学实施时解决的,于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之下,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时材料匮乏的问题呢?老师将问题解决的办法放在了材料处理的技巧上,并于此衍生出了以论点为圆心的,各式各样的一材多用方法。有以话题(论点)为引心,突出材料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用由表及里,小处落笔尽量往论点靠的方式;有参照论点来取舍,以已有材料的几个关键词为作文材料剪裁点的方式;有从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将材料与论点联系起来的方式,等等。
我们重温“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从属于“表达与交流”的作文的课程要求与教学建议,领会其本质,对照目前大行其道的各式“一材多用”,就会发现“一材多用”正在实施着对写作目标的异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表达与交流”项中,第二条提出“培植科学理性精神”,第三条提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建议部分”的“表达与交流”项中,对写作活动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由此,我们可以对从属于“表达与交流”活动的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本质做如下总结: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目标看,作文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应该是“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一句话,培养理性精神和发展各种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形成过程看,这是一个养成过程,而不是训练过程,即强调内生性。
然而,林林总总的一材多用技巧与新课标“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背道而驰,在根本上将此材料“困境”的本质,归为了一个技巧性问题,将写作化作技巧的训练,希望通过众多技巧的讲授与反复训练,解决此问题,最终,将一个如何内生性的素养问题变为了一个反复训练的机械问题。
但是,学生作文写作时出现的困境,并未缓解。面对变化不定的作文题,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的事还是依旧存在。我们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再次审视作文中材料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二、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视角,重新审视学生的材料现状。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在应用领域上,已出现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向母语作文教学领域延伸的趋势。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认为:在所有输入中,可理解性输入是最好的、高效的,所有的输入,如果经过情感过滤,将增强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信心等感情强度,对可输入理解产生积极影响。只有有意义的高效的输入,才会有高效的输出。输入的内容形式上可用“i+1”表示,“i”是学习者现有水平,那么输入应有一个小的跳跃,即“i+1”,“1”表示稍稍高出学习者现有水平,具有这样特征的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来重新认识议论文写作构思中学生已有的看起来数量很少,品质不高的材料。
一般看来,议论文的整个构思过程是由观点所统帅的。然而,当我们依据新课标的理解,将学生构思过程看作一个内生性过程,那么与论点伴生的材料,往往是一种直觉似的,与学生平常所见所闻的事例、可感的形象相联系,是他们人生经历的结晶。老师此时的任务,不是去判断符不符合观点,数量够不够,而是依据克拉申的看法将它看做已得到学生理解的已成为可理解性输入的“i”部分,将重心放在组织好加量“1”上。这时,“1”是学生应该习得的,与议论文作文任务相关的,恰当的东西,即理性精神和思维。所以,老师的此时不是大谈技巧,而是去面对一个个拥有自己相应事例却无法建立逻辑联系的学生,不纠缠于材料的典型性,着力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事实与结论的逻辑联系,而不是在先入为主的所谓论点牵引下一材多用,从而培养出学生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理性精神,在学生真正应该生长的点上进行生长。
黄亚霞,教师,现居广东广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