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莫艺 (1983—),女,广西柳江人,硕士。
摘要: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广泛实施的大背景,本文以建筑类院校应用为重点,通过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的设计,对建筑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30-01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同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重点任务做了系统的阐述,提出要逐步增加试点规模、丰富培养形式、扩大试点范围。事实上,国内外围绕现代学徒制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综观国内外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大多着眼于政府、企业与院校的宏观层面,对学徒自身以及教师培养等微观层面上的关注较少,导致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缺乏全面性,不能根除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障碍,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浪潮中,在国家现代学徒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非常必要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建筑类院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为了适应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筑类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调整。
一、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课程设置中,努力打造由高校教育管理专家、院校一线教师以及企业高管和企业师傅共同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家组。试点工作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学生专业素质要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过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均有试点工作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在把握了大方向后,具体的教学工作要做详细的分工。例如怎样让学生在完成企业工作的同时获得院校内相应的学分,以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又能收获企业的认可。学生在试点中的管理工作可以由高校教育管理专家制定实施。如何让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与实践生产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可以由院校的一线教师及企业的师傅共同控制。而企业的高管则要关注如何制定学生在企业的考勤制度的以及如何计算学生参与了生产的劳动报酬。
二、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养中,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家组为重点,探讨建筑类院校的教师+师傅的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让院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师傅形成默契的培养双核,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如院校方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也承担企业输送过来的员工的再培训和岗位资格认证的教育任务,双方制定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校企间的技术与科研渗透。
三、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生(学徒)培养中,建筑类院校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具体实施试点计划。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中的主干基础课程,主要有院校教师负责授课和考核;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开始全面实行教师+师傅的双导师制,由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授课,根据教学计划,分学习小组,分批次的安排学徒岗位让学生上岗实操。前半学年进行基础岗位实操培养,后半学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学徒进行轮岗实操。在这个阶段,学校+企业的学习+实操时间可以控制在3:2的比例。第三阶段,第三(第四)学年实施全企业化学习模式。经过前两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学徒)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能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同时企业对学生(学徒)的各自能力也有了一定掌控。在此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选拔和调岗培训,企业可以表达用人意愿,让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尽快的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学生(学徒)在毕业时,在完成相应院校内的课程学习外,同时还掌握了实习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部分学生还完成了签约就业的目标,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学历证书的多重收获。
四、在试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制度中,在努力正确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以及整个社会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的同时,学校内部努力进行合作及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院校及企业形成试点制度的统一整体。首先要加强试点整体的领导职能,采取学校+企业,校长+企业负责人的双线制纵向管理模式。建议设立专门的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盘协调。其次是要建立多赢的激励机制。由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教师更注重自身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关注的是在学习期间如何能学到更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同时获得政府和企业的资助;而建筑类企业的合作可能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用人难题。因此,必须在了解利益主体各自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实现多赢的实施方案与激励机制。最后要保障试点教育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试点工作的经费不仅来源于学校+企业的投入模式,国家政策的经费扶持,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以及建筑类行业的支持都是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只有学校+企业的渗透式深入合作,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植,行业和社会的全方位舆论导向,才能把建筑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的更快更好。
推行建筑类院校的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可以积极的推进建筑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这不仅能在校企合作方式上有重大的跨越,形成完善且细致的校企合作制度,促进学校企业双重教育教学机制的完善,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能够提升建筑类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前瞻性,凭借企业教师的优势,努力缓解实操型教师缺失的结构性难题。除此还可以改变建筑类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他们的综合实操技能和顶岗技术,使他们能尽快的融入建筑类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能力,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试点的推行必将达到一个多赢共进的预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