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精英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2015-08-19 21:30张英魁
人间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工农业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并非是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优势劳动力转移,并且这部分优势劳动力的流失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完全有可能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及早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转移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本研究立足于对临沂市山亭区的实地调研,山亭区劳动局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支持。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外出打工人口的职业特点,当地农业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等角度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根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24-0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全国的热点问题,劳动力资源从农村流转到城市,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词,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最早出现于《现阶段我国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1]一文中;而专门针对此问题的探讨,则是出现在1964年《浙江学刊》中的一篇文章中 [2]。此概念从1964年开始使用,当时农村劳动力的确出现剩余。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的劳动力都是由生产队安排,安排不下就是剩余,这属于一种行政性剩余。笔者认为,现在所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一种市场剩余,是没有竞争力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老弱病残的转换问题,因此,用“彼时”概念解释“现时”现象,是不通的亦是不当的。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反思:剩余转移还是优势转移?

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认识主要是劳动力剩余的转移。借助于中国期刊网,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检索“农村剩余劳动力”,1994年后的研究有457项。普通检索2173项。仅截止至2008年8月,本年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文章标题中出现的研究105项。但今年绝大多数出现于普通期刊,重复的题目较多,而研究水平,文献资料使用与新调研数据方面,并无明显增加。整体来看,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逻辑是,从乡村整体来计算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劳动力容纳总量,与现存的劳动人口总量之差即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向城市与其他产业流动,是逻辑的必然。

应当说,此类研究在理论上应无太多可指责之处,但向更深处探究便可发现,这劳动力剩余的计算方式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只存在着量上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只有依据此前提,才能够推出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均是同一群体——剩余劳动力。从当前理论界的诸多研究看,虽未明确表明这一逻辑,但基本均遵循于此逻辑,把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群体等同起来。从农民工群体的产业机制考察,农民工群体是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市场机制对于劳动力价值配置的结果。市场机制以价格为导向,对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否是剩余,或更多是农村发展所必须的优势人才——进行依托于城乡的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在价格导向之下的农业之外的产业选择劳动力,其劳动能力与素养要求是首要的衡量标准,这也即是说,其选择是依托于市场的竞争性选择,而具有竞争性的农民工群体绝对不可能是农村产业中的剩余者。剩余者,一般而言,是不具有强烈市场竞争力、在本产业领域内难以获得有力位置的人群,亦是竞争淘汰的结果。在农业与农村淘汰剩余的劳动力,想要在城市与农业之外的职业体系中获得竞争优势,无异于一种剩余劳动力去向的乌托邦。因此,剩余转移在实践层面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只具有宏观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而无具体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意涵。把二者相混淆,更是无任何逻辑与事实的依据。因此,依照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强势流动而非剩余转移的逻辑,我们就能够理解市场竞争之后所产生的农村空巢与空心化现象。如果按剩余转移的逻辑,“386199”部队是应该被转移的主体,因为他们才是事实上的剩余,这些人如何可能去借助于市场机制获得应有的职业呢?因此,学术界与实务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过市场机制的作而而实现的,即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乡村调整为第一阶段,把无竞争力的,无一技之长的广大劳动力配置于乡村从事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而优势劳动力,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的主要劳动力,成为现实转移的主体。如果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剩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剩余,再到农业增产困难时期的市场剩余,其实剩余的群体已经产生了分化和变化。也就是说,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然发生了变化。而西方乡村社会与我国不同,西方农村的劳动力剩余,其实不是市场剩余,而是职业选择性剩余,即价格并非导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否的关键因素,而职业偏好才是关键,这和中国并无太多可比性。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与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是相悖的。在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概念来探讨大量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社会现象之时,其实质是掩盖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真正意涵,混淆了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与剩余农村劳动力二者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多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在运用此概念讨论问题的混乱。具有农村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为主的劳动力离村,造成了农村生产要素中最宝贵的人才流失。“剩余”的概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新时期的农民工已经是竞争获胜的群体,不再是产业剩余的结果。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并非全都属于剩余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非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成本为零或者接近于零的劳动力,即如果从总生产者中撤出一部分,而不会使总产量减少,那么被撤出的劳动人口就是剩余劳动力。事实上,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属于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年富力强,并且大多具有文化知识,这部分优势人力资源的流转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生产。那些从农村或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目前条件下农业生产最需要的劳动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系列特征:转移的组织组织化程度低,转移的彻底性差,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跨省转移主要流向东部地区。从受教育水平看,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受教育水平。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后果

在传统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农业是他们的唯一主体职业,从中获得生活的物质资料以作为生活来源,并同时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需求。孟子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然而农民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就是失去原来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固定化职业,而不得不去寻找其他职业定位。对任何国家而言,提供或保障该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即解决好吃饭和就业(即谋生手段—饭碗)问题,应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经济目标,这似乎已是众所公认的常识。其他任何经济目标,都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和前提条件下才有实际的可能。无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达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据调查,在现有的土地补偿和安置政策中,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被招纳入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土地征用单位,大部分的中老年因其年龄和技能素质的劣势,被淘汰在企业用工体系之外,只能在工地上从事高、危、重的体力活动,收入起伏很大,生活难以保证。失去土地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家庭养老育幼问题已成隐忧。从传统生活方式来看,父辈们养老资源一般来自于自有土地,每年的收成是一种较为稳固的现实保障,也给老人以一种安定的心理感受。子女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失去土地之后,则就失去了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同时子女们多打工或做小生意,常年流离于家庭之外,使老人失去了养老的人力依托。对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他们不得不留守在家中。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2.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建设。失去土地之后,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出,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灾,植树造林,修建校舍,修筑公路等公用事业很难完成,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在农村经济没有显著发展和农民收入没有明显提高的状态下,对其他在业农民务农信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下一代安心从事农业劳动具有潜在危害。

3.农村优势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知识结构的失衡。目前,我国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不仅是年富力强,充满实干精神的青壮年,而且也是我国农村现有的科学文化素质程度高,劳动技能过硬的群体。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大量农村学子通过升学流入城市,谋求发展,本已造成了农村文化素质水平最高群体的外流,而农村优质劳动力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才荒”和“人才断层”的严重性。很难想象没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农村建设会有效的展开。

如上所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民群体自身以及当地都带来了变化。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外出打工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但是从现实考察,外出打工者的收入很不稳定,人身保障也不容乐观。在当地,优秀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持,农业收到轻视,土地荒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三、推进乡村人力资源重构的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乡村劳动力本土就业。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地域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影响了对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开发利用。调查显示,本地从事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仅有3万人。

托达罗认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城市问题,托达罗模型主张通过农村的综合发展计划,把农业富余劳动力主要放在农村范围内解决。即通过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进而建设农村区域中心(小城镇)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承担着促进农民就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从村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至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共安排了1.4亿左右的农民就业(占农村从业人员的近1/3),当地就业的就占70%以上,同时为农民增收贡献了近34%的份额。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农村有4.8亿劳动力,其中仍有0.8亿到1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每年还将新增700~800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乡镇企业来解决。

小城镇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他的形成和发展与周围乡村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为其所覆盖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军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既是吸纳和接受大中城市功能辐射的载体,又是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心。小城镇的发展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

第二,强化政府的职能,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型搭建合理框架。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国民经济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虽然从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看来,在就业总量持续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作为包括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各种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就业潜力大、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从2006年的数据显示就业份额仍未达到35%,这同样显示了农民就业的瓶颈。因此应该把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根据就业弹性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边际就业弹性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一、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加速下降所致。由于第一、二产业内资本挤出劳动力及技术替代劳动力的两大因素的作用,我国第一产业的编辑就业弹性已经出现负数,这意味着我国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会挤出更多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就逐渐减小,拉动的就业增长率持续下降,只有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基本维持在0.6以上。从边际就业弹性的角度看,今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应将重点流向第三产业。从我国三中产业的就业比重看,1978~2004年,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下降23.6%,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18.4%,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潜力最大的产业。我们应当顺应趋势,把发展第三产业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鼓励乡村创业,推进乡村人力资源重构与优化。农村优势劳动力的流失,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劳动力重新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选择恰当途径实现在身价值。新农村建设也呼唤已经转移出去的优质劳动力返乡,参加家乡各项建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弄村劳动力价值进行正确定位,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创业,农村劳动力个体也应当兼顾到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利益,实现价值回归。国家和农村劳动力个体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优势劳动力大量流失之间的矛盾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背景。首先,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压力比较大,而农民工在大中城市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城市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岗位基本饱和;城市生活花费大;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必须回家乡参加升学考试,由于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影响升学;一些企业对务工人员年龄有限制,超龄劳动力被迫返乡。其次,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据调查,农民工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返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集中

(接上页)

在集镇和县城,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