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兴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朗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01-01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是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朗读所具有的重要教学地位与教学意义正在突显出来,其所具有的涵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价值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将朗读贯穿于教学始终,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设定目标,层层递进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好朗读,立足于教学文本的差异而设定不同的朗读目标,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调控,从而提升语文朗读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易到难,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读出美感与情感,逐步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受。
在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长城谣》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定了三个层次的朗读目标: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读顺,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重复字句,把握课文的基本感情基调,获得对课文的整体认知。其次,引领学生进入美读环节,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读出情感。例如,引导学生以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读“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凸显长城的沧桑感,体会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的乡土情结,获得情感体验。最后,组织“我心中的长城谣”赛诗会,要求学生读出语言美、情感美和情境美,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长城谣》中的思乡之情与历史情怀。
经过这几个朗读层次,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朗读中,体味到了文章中的情感,把握住了文章的节奏韵律,领会了课文的精髓与内涵。
二、注重范读,感染学生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传递情感,增强感染力,也是学生朗读学习的向导,能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语文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对不同语句语音的轻重、停顿的长短等都能处理到位,为学生树立好朗读的榜样。
在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对这一课进行了范读,在范读中,笔者以喜悦、希望之情作为情感基调,进行缓慢、轻柔、富有情感的朗读,对“抚摸”“青草味”“泥土气”等词语进行语气、语调的处理,用自己的朗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进入到优美的“春”的意境中,感受“春”的气息。笔者的范读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调,控制朗读的节奏,领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完成朗读示范后,笔者与学生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共同参与、有效互动,让学生尽情领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开展,朗读录音被运用得很频繁,很多老师将其视为替代品,不注重范读的引领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范读是每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与录音相比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因此,教师不能养成依靠录音的惰性,应在教学之余多朗诵,提高自身的朗诵能力与技巧。
三、营造情境,引发共鸣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和氛围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朗读活动创造合适的氛围、基调和情调,使之全身心融入,还可以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引发情感共鸣。在初中语文朗读情境营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乡愁》时,笔者首先以王世林的配乐诗朗诵作品《乡愁》作为切入点,与学生一起欣赏作品,营造出朗读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听了朗诵录音之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而后,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切地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笔者将课前搜集到的与“乡愁”主题有关的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呈现在多媒体平台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蕴含于《乡愁》中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使学生沉浸于“乡愁”的气氛中,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并让学生相互评判比较。这节课,笔者通过创设情境,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读去诠释文本。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教师要采取扎实有效、新颖灵巧的教学方式,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进行富有感染力的范读、营造朗读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感悟文本意蕴。长期坚持,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