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好滋味

2015-08-17 20:04王美霞
海峡旅游 2015年2期
关键词:牛肉汤家宴台南

王美霞

台南,是文化古都,400多年前热遮兰城打下地基,300多年前孔庙矗立,缔造的文化高度——“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孔庙大成坊正门口的下马碑文上,看见气魄,摆驾于此,放眼望去充满发思古之幽情的街道,那便是台南的底蕴。府城文化的向量在眼、耳、鼻、舌、身、意中展延,人文有之,人情有之,这一个充满温暖人情的城市,近来在老屋欣力及文创产品的开发中,找到“古色依旧在,望向好未来”的能量。在台南古城华丽的转身里,巷弄、人情、老故事,都是说不尽的话题,而其中,吃食是最精准的文化体现,台南以小吃美食闻名,台南人说:“呷饭皇帝大。”对于每一位台南人来说,美食是款待朋友的必要心意,所以,找三两好友,围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吃一顿闲话家常的美食,是很温暖的邀约。

这一天,罗乔馨大姐赶早上市场,洗手作羹汤,就是为招待远从香港来的好朋友张玿于小姐、何洵怡教授和我们相识。罗姐为这次的家常宴所拟的菜单是:干煎土魠鱼、虾仁炒油菜花、白玉苦瓜炖排骨、咸蛋蒸肉饼、炒十锦榨菜肉丝、萝卜鱼丸鱼册排骨汤、炒台式什锦米粉、香菇瘦肉油饭。这桌家宴的食材,以台南当季、当时、当日的生鲜食材为主。台南人的饮食习惯,食材新鲜是第一要件,比如说,台南人吃牛肉汤,讲求的是新鲜的温体牛肉,直接汆烫,肉质保有鲜美的滋味,蘸些许酱料与姜片,润嫩入口,天然美味。现今台南市有名的六千牛肉汤、旗哥牛肉汤、阿村牛肉汤、永林牛肉汤,都是当日现杀现煮食材,人说:“富过三代,才懂得吃穿。”台南人“吃巧”,不吃多,原滋原味、务求鲜美才是饮食的真谛。一般台南家庭煮食亦是如此,主妇上市场买菜,渔获看新鲜,青菜看当季,所以,不同季节到台南人家作客,看家宴上的食材,便可知当令物产为何了。

市场是博感情的所在

为准备这桌家宴,罗姐前一日已在水仙宫市场购买香菇、干贝、虾仁等干货备用,是日,又到东市场采买食材。传统市场,是目前体现台南生活最务实的一环,市场仿佛城市里民生的心脏,由此核心源源不绝输送的是城市里家家饭桌食料,喂养的机能,无以伦比,创造的能量,居功厥伟。逛市场,对每个台南的主妇来说,是每日不可避免的功课。传统市场具有浓浓的人情味,还有在地传统吃食、琳琅满目的杂货,是丰富而有趣的所在,而且台南人的生活智慧与哲学,也在市场最真实展现。

日日拎着菜篮出门,每位主妇逛市场,各有朝圣之处,但不可否认的,东市场,是不可能从市场朝圣的版图中剔除,因为它幅员大、历史久,老店多。位于台南市青年路与民权路段的东菜市,1908年左右创立,早年在城隍庙及岳帝庙附近,总会有许多乞丐聚集,东菜市因此有个特别的封号“夭鬼埕”。它是全台湾第一个传统无烟市场,也是个已经超过100岁的阿祖级市场,它和五条港的水仙宫菜市场,至今仍是府城最重要的两个市集。早年许多有钱人以开布庄起家,布庄集中在“普罗民遮街”也就是“民权路”,素有“台湾第一街”之称,而民权路往东,就是东菜市,这市场简直是台南另一部生活史了。

进入左转,往里走,罗姐停留在“郑记黑珍珠玉米”的摊位,“郑记”自种自耕“糯米”品种的玉米,现采现煮,摊位前煮玉米的热气腾腾,罗姐当下决定,多买一道食材,只见Q而弹牙,鲜甜可口的玉米,让人食指大动!这家玉米分成“软Q”、“中Q”、“硬Q”、“超软”四种口感可以任君选择,顾客挑选后,老板会去叶并且在香甜玉米刷上薄薄的盐水,薄盐提味,十分好吃!这摊是东市场的人气王,如果想多买些回家,还可以请老板宅配!

玉米摊的对面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阿花虱目鱼”,这家的鲜鱼都从安南区自家鱼塭捕捞,每天现捞现卖,阿花是老板娘的小名,三四十年的功力,练就“三刀解法、保证无刺”的杀鱼本事,老板不仅专售虱目鱼,还兼教虱目鱼料理诀窍,如果想煮虱目鱼粥,随手带一斤虱目鱼浆是不错的选择。

然后,再往里走,来到有机青菜摊贩,这家摊贩每把青菜都经过去除败叶整理,小量整束,看起来叶鲜而有质感。罗姐选了在台南最鲜嫩的当季时蔬——油菜花,以及苦瓜、萝卜。然后走进一字排开的肉铺,在郑家肉铺前采购,郑武雄夫妇的肉铺除了鲜肉以外,最值得赞美的是每盒经过初步料理的肉类食材,比如豉汁排骨、咸猪肉、虾仁肉丸、珍珠丸子、红曲渍肉、红糟酱肉等等,料理过的食材,很适合一般职业妇女料理时烹煮,既不费时,又不费工,而且小量分包,十分实惠。每年过年时,家中的烤肉,也可以依照自家的喜爱在此“注文”(预约),方便极了。老板娘人好,喜欢闲话家常,家里的孩子在外地,该寄什么食材,如何宅配,都料理得清楚顺当,因此,也让离家的孩子解决了不少乡愁。

之后,在鲜鱼店挑选当季的土魠鱼、虾仁,冬季的台南是土魠鱼的旺季,许多的家庭主妇会一次购买一尾五至十台斤的土魠鱼,分片包装,在阳光下晾干半日,之后直接冷冻,日后需要煎煮时,再分片取用,十分可口。土魠鱼当季时,市场内天天几乎都有从渔船直接上货的整尾的鲜鱼,在鱼贩摊位一色摆开,颇为壮观。

鱼贩附近紧挨着鱼丸、鱼浆店,台南有一种地道福州鱼丸,热呼呼的一碗胖丸子,吃起来很弹牙,又会爆浆,溢满嘴角的鲜肉滋味,令人回味无穷。还有一种“鱼册”,是台南只此一味,别无分号的地道鱼制品,由狗尾鱼肉打成浆做成,鱼册加上萝卜煮汤,很对味,若是只用鱼册煮汤,起锅时洒些芹菜珠花,也是一绝!转角处的明宗鱼丸,制作虾卷的传统手工一流,他们每天整箱批发出去的虾卷、蚵卷,鱼肉卷不计其数。在菜市场,老顾客与摊贩天天相见,感情倒像家人,时常店家会多给一把葱,或者问候顾客最近身体情况,或者闲谈说政治时事,此起彼落,让逛市场有了最温馨的批注。

煮一碗温馨的家乡味

罗姐办家宴时,炒了大大一盘的米粉,那是许多台南人家宴的必备菜肴,炒米粉时除了高丽菜之外,香菇、肉丝、虾米、干鱿鱼丝、花枝、木耳等等都是随着主厨的手感变化。在台南考验媳妇的厨艺,炒米粉是重要的一道,煎鱼也是一道,像罗姐一样将土魠鱼煎得两面酥脆金黄,那就是干煎的极品了。香菇瘦肉油饭,也是饭桌上饱肚的基本菜肴,台南人在娃娃满月时,也拿这款油饭分赠邻居、亲戚朋友。另外,白玉苦瓜炖排骨也是罗姐的拿手菜,台南气候好,特别适合蔬果生长,苦瓜的瓜肉长得厚实,刀削成片,约4-5公分,煨以调理入味的豆豉,火候得宜,一点没有苦味,消暑又清肝,特别下饭。当然,最有口碑下饭菜的还有罗姐的绝活——东坡肉,香港朋友张玿于小姐就是因为吃了罗姐的东坡肉,念念不忘,每次来台湾,必定来台南几日,因此和罗姐成为好朋友。台南人吃食的口味比较偏甜,因为早期台湾人生活困苦,只有有钱人家可以吃得甜食,台南人吃甜成为习惯,可见早期是比较富裕的城市,日积月累就成为先民传下来的口感。罗姐做的东坡肉微带一点甜滋,但是拿捏得恰到好处,皮Q润滑,酱汁入味,入口即化,不知掳获多少饕家的品味。

罗姐早先在台南市信义街经营百年老店“筑馨居”,这间光绪二年所建的老屋,当时是许多饕家必去的美食之所,罗姐经营食堂,只为分享家传美食口味,入店没有菜单,所提供的餐饮,色香味俱全,与老屋的氛围相映,相得益彰。罗姐喜爱做菜成痴,更成为专家,为了使每一道都是百中选一,与王董事长夫妻两每天早起,至少要跑两家市场,亲挑当日新鲜的上选食材。菜肴都是罗姐亲手料理,为要求健康,以少油、少盐,依时令季节调配菜单,久而久之,声名远播成为台南名厨。所以,与罗姐走一趟市场,摊摊都知晓其名,每个店家都是她的朋友,十分有趣。

这一餐家宴,选在她新开设人文空间“乔馨”举办,“乔馨”以罗姐的名字命名,充满家的氛围,烹调具有家乡味的食物,在罗姐充满关爱与温暖的烹调下,这一顿家宴不仅色香味俱全,更是端出台南人最地道的热情与口感了!

猜你喜欢
牛肉汤家宴台南
新春家宴
新春家宴
“老板,给我上碗汤”
一碗牛肉汤的故事
百家宴 吃出“家”味道
洛阳牛肉汤
民众排队3小时等吃台南早餐 只为1碗咸粥等8则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天冷胃寒多喝牛肉汤
“美”丽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