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张萍+卢家楣
摘要 感戴情绪是指个体在接受他人帮助后所体验到的感激心情,这种情绪是伴随着个体对帮助情境的评价而产生的。为了揭示感戴情绪发生的认知条件,研究以自编8种不同实验条件的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采用2×2×2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考察被试对动机、代价、价值三个变量的认知评价,揭示感戴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对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以及恩惠价值的评价是受惠者产生感戴情绪的认知条件: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恩惠价值各自独立地对感戴情绪的发生产生影响;知觉到的利他动机、高代价和重要价值能产生更为明显的感戴情绪。
关键词 感戴情绪,发生条件,认知评价。
分类号 B842.6
1 引言
感戴情绪是人们在认识到自己是某种恩惠的接受者时产生的情绪体验(McCullough,Emmons,&Tsang,2002)。作为一种即时、外显的状态性情绪,感戴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促使被帮助的个体对施惠者或他人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Tsang,2006:Grant&Francesca,2010;Baitlett,Condon,CrtlZ,et al.,2012):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压力,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Al-goe,2012;Lin & Yeh,2014)。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探索和揭示感戴情绪的发生机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在特定的情境中,他人的帮助是接受者产生感戴情绪的启动刺激,但Galvin的研究发现,接受付费帮助的残疾人对生活有更好的舒适感和控制感,会产生更多的利他性行为:而依赖他人善意帮助的残疾人却普遍经历了大量的羞耻感和挫折感,产生了更多的敌对性行为(Galvin,2004)。这一结果这说明,他人的帮助并不一定会引起接受者的感戴情绪。那么。感戴情绪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英国哲学家Smith的理论假设,受惠者最有可能对这样的施恩者产生感戴情绪,即施恩者是有意帮助他们的、成功地帮助了他们、并且能够与他们的感戴情绪产生共情(Smith,1976)。沿着这一假设,研究者对感戴情绪的发生机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Heider认为,人们在收到恩惠后是否能够体验到感激心情,恩惠的意图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若施恩者要求受惠者应该感激他的话,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Heider. 1958)。Gatewood等人认为,感戴情绪的产生条件有三个因素,即受惠者对施恩者意图的感知、施恩者提供利益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向受惠者提供利益的价值;其中,意图、代价与价值是受惠者的认知评价过程,当受惠者认为施恩者更真诚的希望受惠者获益并期望得到最小回报时,意图性变得更积极:当受惠者感知施恩者在提供利益时产生代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施恩者提供的利益所花费的代价或努力越大时,受惠者的感激心情就越强烈(Gatewood & Driver,1968)。Ortony等人认为,在三种情况下受惠者最容易产生感戴情绪,即施恩者的行为被看作是值得称赞的;施恩者的行为对受惠者有好处:以及施恩者的行为不是出于他与受惠者的关系(Ortony,Clore,& Collins,1988)。McCullough、Tsang等人则假设以下情况人们更容易产生感戴情绪,即:施恩者所花费的努力是有意的而不是偶然的:施恩者所花费的努力是无偿的;接受到特别有价值的帮助;以及施恩者为其已经花费了很大的努力和代价(Mc-Cullough,Emmons,& Tsang,2002;Tsang,Carpen-ter,Roberts,et al.,2014)。
上述研究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感戴情绪的发生机制问题,并提出了产生感戴情绪的一些必要条件,如施恩者的动机f施恩者做出帮助行为的动机是否出自于真心)、施恩者付出的代价(施恩者在实施帮助行为中是否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或努力)、恩惠的价值(施恩者的帮助行为对于受惠者来说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鉴于以往相关研究均是理论探索,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拟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实验方法,通过操纵被试对施恩动机、施恩代价和恩惠价值的认知评价,考察动机、代价、价值三个变量在感戴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以初步揭示感戴情绪发生的认知条件和机制。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
选取安徽某高校的240名本科生,男生97名,女生143名:文科142名,理科98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所有被试之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2.2 实验设计
采用2(动机:利他、利己)×2(代价:高、低)×2(价值:重要、一般)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动机、代价和价值,因变量分别为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感戴情绪的总评得分及其特异性指标上的得分。
其中,感戴情绪特异性指标的确定方法为:设计包含“你认为感恩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请你写出与感恩体验相关的情绪情感词语(不少于6个,请不要重复)”问题的开放式调查问卷,对9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84份。在此基础上,将非情感性词语进行剔除,然后通过查阅心理学辞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部分词义特别相近的词语进行合并,最后选取不低于40%人数(Bono & Froh,2009)的情绪作为感戴情绪的特异性指标,分别感谢(84.5%)、回报感(61.9%)、愉悦(58.3%)、温暖(40.5%)。为了检验特异性指标的合理性。对感谢、回报感、愉悦、温暖与感戴情绪(总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4种具体感戴情绪与感戴情绪(总评)的相关系数在0.69-0.77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说明把感谢、回报感、愉悦、温暖等4种具体情绪作为感戴情绪的特异性指标是合适的。
感戴情绪的测量方法为:采用9点等级量表(数字越靠近9,表示某种情绪体验越强烈),让被试依据提供的情境故事,评估自己总的感戴情绪体验(感恩体验)的强度和4种具体的感戴情绪体验的强度。
2.3 实验材料
2.3.1 情境故事的编制
通过搜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事件,白编了8种不同实验条件的情境故事,对施恩者动机、施恩者付出的代价、恩惠对于个体的价值三个变量进行操纵;同时,为了避免单一情境的偶然性,本研究共编制了三套情境故事。每个情境故事都涉及施恩者的利他动机(免费送给你)或利己动机(需要你帮个忙作为回报);施恩者付出的高代价(他也即将面临重要考试,但他愿意花时间)或低代价(他以前曾经整理过这方面的专业学习资料和笔记);以及恩惠对于个体的重要价值(不能去学校参加考研培训课,还有一个月就要考研)或一般价值(不能去学校上课。你落下了很多专业课)。
具体的情境故事样例为:“前段时间由于你不小心摔伤了腿而不能去学校参加考研培训课。还有一个月就要考研了,你很着急。有一次在网上,你认识到一位成绩优秀的校友,他曾参加过该校的培训课,你跟他说了自己的情况。尽管他也即将面临重要考试,但他愿意花时间将他以前的考研资料、笔记重新整理好免费送给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与他在网上交流。正是因为他的帮助,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你的专业课成绩没有下降)。”
2.3.2 情境变量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为检验情境变量(动机、代价、价值)操纵的有效性,每个情境故事后面还要求被试评估其在该情境故事中所知觉到施恩者的动机、代价的高低以及该恩惠价值的大小,即让被试对自己知觉到的动机、代价和价值水平进行9点等级评定,数字越靠近9表示程度越高。独立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利他动机条件下,被试知觉到的动机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利己动机,t(236)=26.45,p<0.001,具有实质性差异(d=0.98>0.2);高代价条件下,被试知觉到的代价水平得分显著高于低代价,t(236)=20.36,p<0.001,具有实质性差异(d=1.03>0.2);重要价值条件下,被试知觉到的价值水平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价值,t(236)=12.19,p<0.001,也具有实质性差异(d=0.74>0.2)。这说明对自变量的操纵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