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伟+肖凤秋+陈英和
摘要 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的相似性是如何影响幼儿对未来事件中个体情绪判断的,相似性被划分为重遇刺激与过去刺激完全相同、表面相似及本质相似三种水平。结果表明:当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完全相同时,被试预测的消极情绪最多,其次是本质相似,表面相似情况下被试预测的消极情绪最少。本研究得出结论为消极刺激相似性会影响幼儿对未来事件的认知,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越相似幼儿的消极情绪越多。
关键词 幼儿,消极刺激相似性,未来事件,情绪。
分类号 B844.12
1 引言
个体当前的行为常常受过去的生活经验所影响,已经历的事件会存留在记忆中,当再次遇到相同线索时,会引起个体的某种情绪或行为反应。幼儿期是个体心理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懂得个体的思维能决定其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推理能力,如根据过去的经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理。亲子对话的研究表明,早在儿童2岁时,父母就会与其讨论即将发生的事情(Adamson & Bake,man,2006),并且当父母与儿童讨论未来计划时,经常会提到过去的经验(Hudson,2004)。
与积极事件相比,目前学者更加关注过去的消极事件对个体判断主人公未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当个体再次遇到与过去消极事件中相同的威胁时,就会对潜在危险产生紧张、担心等情绪(Morewedge,Gilberr,& Wilson,2005;Bamford &Lagattuta,2012)。如与某人因为某事吵过架,当几天后重遇此人时,个体就会回忆起过去的吵架事件,在头脑中出现“这个人与我不合,我们吵过架”等想法,进而引起个体对未来问题的思考和推测:
“他又会做什么呢?是否还会与我吵架呢?”一般来说,基于过去事件对未来事件进行推理伴随某种心理或行为活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情绪体验和行为上的反应(刘文,张珊珊,李艺伟,2014)。
为了更清晰的考察儿童基于过去事件推断个体在未来事件中反应的能力,Lagattuta(2007)引入了过去一未来解释(past-to-future explanation,PTF)这一概念,基于过去事件思考未来情境时会引发个体当前的某种反应,个体对这一反应的解释即过去一未来解释。如果儿童PTF能力较强,能正确、完整的解释个体情绪和行为出现的原因,则说明儿童能够基于过去经验推理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并理解个体随之而来的情绪和行为。关于儿童PTF发展的文献显示,国外5~6岁的儿童已经能比较完整的解释个体当前情绪或行为反应的原因,并且几乎可以达到成人水平(Lagattuta,Wellman,& Flavell,1997;Lagattuta & Wellman,2001;Lagattuta,2007)。我国学者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王玲凤,傅根跃,2003:白文,2009)。白文(2009)将这种联系过去和未来事件的能力视作心理时间之旅(mental time travel)的整合,即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再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Suddendorf & Corballis,1997)。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所设定的重遇刺激主要集中在与过去消极刺激相同或表面相似这两种情况下,如,同一个男孩、同一辆小汽车(相同),或有着相同发色的不同男孩、相同颜色不同型号的小汽车(表面相似)。Lagattuta的研究证明,儿童在偶遇相同刺激时,会表现出消极情绪或回避行为:在偶遇外表相似的刺激时,多数儿童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显示出了过分迁移现象。有关情绪理解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他们不能完全区分外表和真实情况(Abelev&Markman,2006),双重表征和推理能力并不强,大概在6岁以后儿童才能理解一只小船形状的蜡烛并不是真的船(Flavell,Green,& Flavell,1987)。那么当外表不同而实质相同时,儿童会做出何种判断和推理呢?他们是否能理解一只月亮形状的小船也可以在水中前进呢?并且专家关于儿童的推理机制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个体归纳推理的基础存在两种观点:儿童到底是基于类别或概念进行推理,还是基于知觉相似性进行推理?前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儿童能忽略表面相似性,依据语言标签来进行归纳推理,表现出基于知识、类别和概念的推理(Gelman,2004):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儿童归纳推理的基础是知觉上的相似性,并有可能逐渐发展为基于类别的推理(Sloutskv,2003)。同样的,儿童究竟是依据表面特征还是依据结构特征进行类别推理的争论也并没有盖棺定论。因此,在过去一未来推理的研究中,有必要从表面、本质两方面出发进行探讨,并且对于前人所得出的表面相似情境下的结论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综上所述,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通过实验一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幼儿基于过去经验理解未来事件的能力,以及重遇相同刺激时幼儿对未来事件的认知:第二,实验二通过细化原刺激与重遇刺激的相似性水平(表面相似、本质相似),探讨消极刺激相似性程度是如何影响幼儿对未来事件的认知的。
2 方法及结果
2.1 实验一
2.1.1 被试
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大班儿童30名(年龄M=5.84岁,SD=0.35,年龄范围:5.25~6.33岁),其中男生16名(年龄M=5.85岁,SD=0.35),女生14名(年龄M=5.83岁,SD=0.37)。
2.1.2 实验材料及程序
实验采用故事情境法,幼儿在安静的教室内进行单独施测,首先向幼儿呈现故事情境,其次请幼儿回答设置的问题。使用Lagattuta(2007)和刘文等人(2014)研究中的故事情境,并配有相应的图卡。共4组故事材料,包括2个人刺激故事(马尾辫女孩、黄衣服男孩)和2个物刺激故事(粉色小汽车、大黑狗),并且主人公先后遇到的消极刺激是完全相同的人或物(如,那天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每个故事均有两种结尾:情绪结尾和行为结尾,在情绪结尾中,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产生了担心情绪,在行为结尾中,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会做出回避行为(如,马上从滑梯上下来走掉了),一个故事只呈现其中一种结尾。平衡故事的呈现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