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正宇
汽保展人气下滑为哪般?
文:王正宇
2015年4月9—12日,AMR2015北京国际汽保展在北京新国展举办。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本届汽保展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均没能达到主办方预计的规模,而从现场来看,展会的热闹程度也不如从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汽保展人气下降,略显萧条呢?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201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总规模达到6 000亿元,到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 000亿元。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市场,汽车产业60%的利润来自汽车售后,但是中国目前这一数字仅为12%。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及潜力,势必吸引投资者趋之若鹜。基于此,北京国际汽保展也一直不断扩张着自己的规模。
从历届汽保展的发展历程来看,2010年之前,该展会的展出规模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到2011年,更是实现了一次井喷似的飞跃,展出规模一下子从5.6万m2扩大到7.5万m2,到2013年这一数字刷新为10万 m2。
这些激动人心的数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崛起,然而事实却有些差强人意。2011年那次井喷的确带来了各项数据的大幅提升,观众数量从38 232人次增长为51 159人次,展商数量也由789家增长到1 015家。然而随后几年里,虽然展会规模依然在阶跃式的增长,而展商和观众的数量却增长乏力。到2014年,该展会没有再继续扩大展出规模,保持10万m2,观众数量甚至不增反降,从2013年的55 609人次下降到52 821人次,其他各项数据也均未达到主办方的预计。到2015年,即本届展会,展出规模依旧,官方给出的观众数量为53 216人次,基本与上届持平。
从以上历届的数据分析来看,自2011年至今,主办方几次大幅扩张展会规模的举动并未带来与之相呼应的人气,反而令展馆显得更加空旷。这是什么原因所致?
从主办方对历届展会的推广来看,招商的力度远远大于面向观众的推广力度。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参展商,观众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果仅仅一味追求扩大规模,而忽略了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那“空旷”也就在所难免。
汽车后市场展会与车展本不具备可比性,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吸引观众。车展靠的是什么?过去有人可能认为车模会吸引大批观众,但2015年上海车展取消了车模,观众数量不降反增,说明真正吸引观众的,是那些新车、豪车、概念车及新技术。
反观北京国际汽保展,观众基本都是专业人士,真正能够吸引他们驻足的也同样是那些新产品、新技术。然而纵观所有展馆,这类展品寥寥无几,反而是很多产品已经不止一次在展会上露面,很多企业每年都在展出同样的产品。而且,展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款新品推出后,来年的展会上同类的产品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而其中很多产品只是效仿别人的外观和功能,品质和技术水准无法保证,却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扰乱着市场秩序,甚至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堂而皇之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种现状也令参展商忧心忡忡,甚至遇到观众拍照询问,都唯恐是竞争对手在打探消息。试想,在这种大环境下,还有几家企业真正愿意去研发、去创新?当然,行业监管的缺失是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展会是否也能发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适当提高展商的准入门槛?作为企业,是否也能自我监管,还汽保展一片清净?
作为汽保设备工具的终端消费者,修理厂、快修店、轮胎店及美容装饰店本应是展会的一个主流观众群体。然而实际上,历届汽保展的终端消费者观众数量占比并不高,而相较与工具、设备及涂料经销商,数量上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里与车展又有了鲜明对比,车展的观众中,车主占据着绝对的主流,这些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关注,对于参展商而言才是最大的收获。对于汽保行业同样如此,如果每年关注产品的人群都只是一些渠道商,试问,观众数量又如何能有所突破?展商又如何让最终用户了解自己的产品?要知道,渠道商关心更多的是利润,而不是产品本身,为什么那些仿造的产品会有市场?还不是因为它能让渠道商有利可图。
因此,加强面向汽保设备工具终端消费者的推广力度,增加这类观众的占比,或许会成为打破汽保展会观众增长瓶颈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