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丹 广州新翊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施工成本是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项目时所花费的资金,施工成本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占据了50%以上的比重,因此也成为各建筑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最关注的一部分。能够对施工成本进行高效控制,使成本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每一个建筑企业施工管理者进行探索。
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的统称。从建筑项目的计划角度出发,施工成本主要由施工场地管理、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的工资以及机械和施工技术应用几个部分组成,因此,成本控制也从以上四个部分出发。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有所区别,施工场地的管理费用通常是固定的,而施工材料成本则通过清单计价的方式进行控制。广东省大部分建筑类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工资控制采用了团队绩效和内部等级工资制的方法,而对机械和施工技术应用成本的控制方法选择,则与各企业实际的施工内容和企业的经营实力相关。
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够发挥不同的成本控制作用,而无论是从哪方面入手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减少施工成本的应用、在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使施工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然而,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所关注的都是缩减开支,而并非将成本进行高效利用,甚至忽视了施工成本的应用效率计算,使得这一部分成本控制工作与施工实际发生了冲突。提高施工成本控制的效能,不仅能够使企业盈利的目的实现,还有助于施工管理整体行为的科学化发展,下面,我们将对施工成本控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对建筑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控制是大多数建筑企业一直在追求的扩大企业利润的方式,但是,成本控制始终都拘泥于节约人工费用、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或者对施工材料进行核对等方面,所提出的成本管理措施在理论上看起来十分科学,但却难以进行实践。成本控制的出发点是成本的构成而不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应用,这使得成本控制行为本身的功能受到质疑,成本控制行为究竟能为企业节约多少资金,产生多少效益,也没有具体的评估原则。
建筑企业通常按照施工成本的结构选择管理方式,对不同的成本内容应用不同的管理策略。以施工人工成本管理为例,广东省聚集大量外来的农民工,这些人施工技术熟练但对施工管理和劳动法规并不熟悉,为了规避使用农民工造成的赔付成本风险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企业通常以签订合同或者将管理委以工长负责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最为简便,也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很容易受到人工流动性的影响,一旦某一施工小队出现管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进程。可见,传统的、刻板的管理方法并不能满足施工成本控制的需要。
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导致项目局部设计变更、材料变更、施工工艺变更等等,这些变更或多或少都会给施工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来自于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变革通常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的,施工方必须严格审批需变更项目,一旦确定变更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就必须想办进行控制。另外,建筑企业还需要正确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要对一些索赔因素做出预测,同时应该争取工程保险来加强索赔风险的分散或转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拥有这样的能力对施工成本的变动风险进行规避,这也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力。
要使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功能提升,就需要施工企业重视建筑人才和高新建筑技术的使用。例如,企业将施工管理进行外包,聘任专业的造价管理团队进行成本控制,虽然企业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人力成本,但成本管理效果的提高却使企业的利润率提高;又如,企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精度较高的机械和熟练的机械操作员,使施工的质量提升,减少质量检测的花销,避免施工中的返工,这也是对成本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企业要提高成本控制的功能,就必须改变成本控制的出发点,从计划控制改变为实际控制;使成本控制从成本构成角度转为成本的利用率角度,只有这样,成本控制对建筑企业利润达成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彻底实现。
施工合同中通常包括施工的内容、施工的进度、施工质量和工程款数额,这种合同成为造价控制的标准之一。为了使这个环节的造价控制有效,首先,在签订合同时候就应该对合同中所包含的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例如,对施工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规范化的描述,并附上这个施工阶段的材料数量和质量的清单;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具体的规定,包括施工的总体时间和分阶段的检验时间;使用何种方式进行工程计量和质量审核;如果不能按照合同进行施工,采取何种形式进行赔付等。在进行施工审核时,仍应以合同作为审核的主要依据,对施工队所交付的工程进行计量和质量检验,并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项。
对施工进行动态造价需要造价工作人员长期在工地滞留,同时需要各施工小队和阶段性施工负责人对造价变化进行系统梳理。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施工小队的小队长和负责人都对造价特别敏感,因此,传统的动态造价也可能会出现差错,导致施工成本管理失效。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管理进行改革,使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将施工中的责任划分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以责任的承担和工作责任的变化来观察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动态变化。由于施工责任与施工强度直接相关,因此,员工会对施工变革极为敏感,他们对施工变革的反馈比造价员和施工管理者更为精确,也能够促进动态造价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这部分成本达到高效利用,在提高施工效率、规避成本变动风险都是成功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表现,也都能够满足企业盈利的需要。广东省的建筑类企业应该从企业经营实际和施工的基本环境出发,考虑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只有这样,施工成本控制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1]杨彬.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5(03):125-127.
[2]吴姗姗.论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123-124.
[3]蒋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24-125.
[4]刘志强.试析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4(04):118-119.
[5]徐雪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4(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