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缪玉江
2014年是泰州市“农机化提升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紧扣各项措施和目标,狠抓关键和薄弱环节,提质增效,实现了作业效率和农民收益双提升,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机装备继续快速增长。全市使用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230万元,新增农机具7370台。其中新增高速插秧机、大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3200台,高效设施农业机械3400台。实现了农机具增长的“量质并举”。
(2)农机社会化服务见成效。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000个,作业比达到60%。实现机插秧面积121 khm2,机插率达76%,所辖三市三区全部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夏季机械化还田面积155 khm2,还田率84.7%;秋季还田80 khm2,还田率40%。新增粮食烘干机械212台,比2013年增长300%,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3)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到位。与中国人民银行泰州中心支行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广农机具贷款、支持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最大限度地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开展社会化服务。农商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贷款支持。
(4)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显著提高。对80个重点镇(街)农机技术人员进行轮训,共举办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班23期,有1655名机手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获证总人数超过1.5万人。
(5)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注册登记拖拉机824台、联合收割机464台,年检拖拉机8807台、联合收割机1865台,排查整改农机安全事故隐患186起。参加农机政策性保险机具总量达4529台,累计发放“双优加油卡”3229张。
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工作任务、制订“十三五”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目标是: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上升4个百分点,水稻机插秧率提高3~5个百分点,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达到60%,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新增各类农机具5000台套,农机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60%,职业技能获证1000人次,农机“三率”稳步提高。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建立“横向沟通、纵向发展”机制,推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的一体化进程。将农机化重点技术推广与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引进先进适用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加大本地区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攻关力度。
(2)以巩固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为引领,全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大力推广高速插秧机,加快步进式机具的淘汰速度。以机插率、育秧面积和整村推进为主要考核指标,巩固提升作业面积,控减直播稻。稳步提升秸秆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粮食低温烘干技术,为全面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夯实基础。
(3)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按照《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创建星级合作社为抓手,帮助农机合作组织优化结构模式、创新经营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农机服务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4)确保农机装备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重点发展大型、高效、复式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提高机手操作维修技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杜绝偷工减料、不按技术要求操作的现象;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不断改进和提高培训质量。
(6)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农民和机手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大中型农机具的安全监管,强化隐患治理,预防农机事故发生。扎实做好农机质量投诉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