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水回用工程在生态校园中的应用

2015-08-15 00:43夏婷婷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水用水校园

夏婷婷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吉林长春 130111)

1 前言

伴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的人口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全社会在近些年都开始关注环境的变化,加上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让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在不断的加深,同时也开始高度重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党中央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变的方针政策。在这种大背景下,建设绿色校园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焦点。而在建设生态校园的过程中,其核心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将污水进行净化后再加以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一种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资源的二次补充,并且降低了污水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校园建设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在大力推广。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生态校园建设逐步深入人心,在许多高校,中水回用不断的得到重视和发展。

2 中水回用工程和生态校园建设

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探索建设生态校园,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实施,而在国内,最早提出建设生态校园的是国家的重点高校清华大学。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的推行着生态校园建设,不管是提出建设绿色校园还是建设生态校园,其本质、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切实实施的。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得出,所谓的生态校园,实际上是在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的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设出生态技术优良、生态景观美好、生态管理完善、生态文化健康、舒适度很高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一方面提出对环境友好、另一方面也要求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节约资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校学生人数多也是基本国情之一,同时,学生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学校的扩建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教育用水每年都在增加,加上学生的节约意识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污水量的增加和生活用水的增加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学校要想正常运行,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可以说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正常生活,水对学校的重要性无须骜述。同时,在建设生态校园的过程中,为了其舒适感觉、为了景观效果生态文化健康,还需要维持学校的绿化以及相关的卫生建设等都需要足够的水资源作为保障。由此可以看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学校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是摆在生态校园建设面前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多年的生态校园建设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就是采用中水回用工程,该工程的使用能有效的提升生态校园建设的要求,并且能切实的减少污水量。中水回用于道路、绿化等景观水体的补充,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总的用水量,同时也带来了舒适和美好的目标。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由此可以看出,中水回用工程恰好是和生态校园建设的要求是完全一致,是生态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3 中水回用取得的效果

学校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而学生宿舍又恰好是用水量较为集中的区域,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在二百五十毫升左右,由于其用水区域较为集中,所以对学生的用水进行收集也是十分方便的,如果将其作为中水水源,能有效的形成一定规模的中水工程,每天能处理大量的学生生活用水,同时也能有效的缓解学校的用水需求,因为是学生的生活用水,污染并不是很严重,所以处理也并不是很难。在当前,高校是中水工程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区域,因为高校的人口素质相对较高,更容易得到推广和接受,可以说高校为中水工程的有效推广探索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校园意识的渐渐形成,校园中水工程在未来将会顺利的在校园进行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学校建设过程中,生态校园将是许多学校建设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未来校园建设的大趋势。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生态校园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校园中水工程作为生态校园建设,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在校园建设中大力推广,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会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1]邓特刚,刘洪波,张宏伟,张刚.中水回用工程在生态校园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82-84+112.

[2]黄璞.军队院校生态校园建设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刘颜欣.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建设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4.

[4]金世玉,辛洪云,蔡可心,徐斌.高校中水回用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9,20:22-24.

猜你喜欢
中水用水校园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MBR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造纸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高校中水回用与跨层节排水联用设计研究分析
石灰法中水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一次性用水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