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娟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缘。本河道山洪治理工程位于汾阳市城区范围内的峪道河上。峪道河发源于白虎岭,流域面积62.9 km2,主河道长20.3 km,峪道河防洪治理范围确定为张家坡村上游—太汾高速下游100 m的河道段,总长5.2 km。
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防洪标准》,以及所保护村镇的重要程度和人口数量划分为Ⅳ等,河道堤防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
第一,本区处于吕梁—太行断块吕梁块隆阳泉曲汾西盆状复向斜东部边缘与晋中新裂陷南西端接合部位的孝义断阶北段,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 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第二,峪道河治理段发育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及上更新统洪冲积卵石混合土、粉质黏土等,部分河段表层为人工堆积杂填土。
第三,峪道河治理段河道较为顺直,河床坡降较陡。根据堤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建议将第一层建筑和生活垃圾全部清除,并挖除部分第二层卵石混合土,将防洪堤置于第二层卵石混合土层上,且堤基埋深应大于河道冲刷深度。因该层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应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消除架空现象。
桩号 0+556—0+927段、2+430—2+550段及 3+480—3+660段为河流冲刷淘蚀段,洪水对防洪堤及堤基产生冲刷和淘蚀作用,影响防护堤及堤基土体稳定,建议采用铅丝笼防护,并采取丁坝、顺坝等控导工程改变河势和河水的流向,减弱河水冲刷。
第四,石料场初选向阳石料场,该料场开采方便,岩石质量较好,储量丰富,可满足设计用量,也可加工为粗骨料供工程使用。细骨料可选用文水县开栅砂料,该料场储量丰富,质量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含泥率偏大,需水洗后使用。
汾阳市地处山西省暴雨中区,受气候、地形条件影响,区域暴雨多形成局部地形雨,具有时间短、强度大等特点,极易诱发山洪灾害。从汾阳市的地形地质因素分析,地势山高坡陡,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暴雨降落后,迅速汇聚成强大的地表径流顺沟而出,形成较大的山洪,对沟谷两岸居民带来巨大威胁。
汾阳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活跃,一些矿山开发、道路建设等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剧烈扰动,导致或加剧了山洪灾害;山丘区房屋选址在河滩地、岸边及水库坝下等地段,当遇到山洪暴发时,容易遭受损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些城镇侵占河道搞开发建设,萎缩了河道的行洪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成为汾阳市山洪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2.1 灾害区域性特征明显,易发性强
区域内工农等各行业主要分布于河道干流、较为平坦的谷地。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防洪意识淡薄,在山洪沟口修建住宅或采砂取土,逐渐在这些区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区和生产基地。因此,每当洪水袭来,都给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
3.2.2 突发性强,预防难度大
由于暴雨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区域内山洪来势凶猛。山丘区坡陡谷深、高程起伏大,河流比降大,产流快,汇流迅速,洪水涨势猛,极易产生山洪灾害。从降雨到山洪形成时间较短,难以预防。
3.2.3 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由于山洪流程短、流速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对工矿企业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严重。
3.2.4 季节性强,具有周期性特点
山洪发生的时间按年际周期情况来看,一般年内多发生在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殊年份在非汛期也有发生。
3.2.5 分布范围广泛,危害大
汾阳市的季风气候决定了降雨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而且地域面积大、地形复杂、人员居住分散,山洪灾害分布的范围较广、次数较多。1988年8月6日汾阳遭受了特大暴雨洪水袭击,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峪道河途经峪道河镇和贾家庄2个乡镇21个村庄,沿河两岸村庄稠密,人群活动密集,有水泉中学、峪道河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峪道河镇镇政府和龙泉铸造厂、贾家庄御和花园酒店、贾家庄搅拌站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并与太汾高速、307国道等交通干线交叉,本次治理段内保护村庄12个,保护人口9 272人。
峪道河河道纵坡较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产流快,汇流迅速,洪水涨势猛,极易产生山洪灾害。河道两岸多为土质边坡,抗冲刷能力较差,沿村镇河段局部堤防高度不满足防洪要求。近年来由于沿河两岸工农业快速发展,挤占河道、私自搭建过水路面的情况屡禁不止,河道行洪能力严重下降。1988年8月6日汾阳市遭受特大暴雨洪水袭击,沿河两岸村庄及工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为确保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尽早对其进行防洪治理。
峪道河山洪治理工程属社会公益项目,实施后具有防洪、灌溉等社会效益。同时对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减少两岸居民的生活垃圾及污水,改善当地居民的环境条件,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