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萍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畜牧工作站,四川 巴中 638000)
奶牛支气管炎系由低温、机械、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其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腐败性支气管炎。
1.1 急性支气管炎 病初牛出现干、短的咳嗽,体温正常或略升高0.5~1℃,随着炎性渗出物的增多,咳嗽变得湿而长,有时病牛咳出较多的脓性灰白色或黄色痰液,并伴有吞咽动作。人工诱咳时病牛出现高朗的持续咳嗽,其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脓涕。听诊,肺泡音增强。
随着病程发展,病牛全身症状加剧,体温升高1~2℃,同时呼吸加快。内窥镜检查可见病牛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严重者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
1.2 慢性支气管炎 病牛体温无变化,逐渐消瘦,其在运动、采食后或气温较低时出现持续性咳嗽,并伴剧烈痉挛和气喘。病牛鼻液黏稠,病初听诊肺部能听到湿啰音,后期则出现哨音,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叩诊胸部,出现鼓音。
剖检见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1.3 腐败性支气管炎 系由病牛吸入异物引起。病牛呼吸困难,呼出腐败恶臭气体,鼻孔流出污秽、有腐臭味的脓涕,出现空瓮性呼吸音。
应注意本病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区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咽部症状明显,无咳嗽,最重要的区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肺部听诊无异样。
3.1 加强饲养管理 为奶牛提供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精饲料和青贮饲料,每天定时运动,提高奶牛抵抗能力。保持圈舍清洁、通风。避免牛受寒感冒,冬季应注意保暖。
3.2 防传染病 做好牛口蹄疫、恶性卡他、喉炎、胸膜炎等疾病的预防。定期驱虫,预防肺线虫、蛔虫感染。
3.3 预防过敏反应 避免奶牛接触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
4.1 杀菌消炎 气管注射80万单位青霉素7支、50万单位链霉素4支、0.5%普鲁卡因20mL,一日一次。
4.2 祛痰 灌服氯化铵25片,每日二次。
4.3 镇咳 灌喂复方樟脑酊45 mL、甘草合剂150mL、可待因1.5g,每日二次。
严重呼吸困难的,需皮下注射5%盐酸麻黄碱0.3g,一日三次。
4.4 抗过敏 服用盐酸异丙嗪0.5g,一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