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意义与路径

2015-08-15 00:47张建明张连春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预警危机大学生

张建明,张 洁,张连春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保证大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保障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多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各地涉及大学生安全危机的事件频发,不仅对学生本人和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痛,而且严重破坏了校园安全和稳定,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大学生安全危机已经引起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2]。为了及时和有效化解大学生安全危机,避免或减少其安全悲剧的发生,必须尽快建立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3]。

一、预警体系建立的意义

(一)意义

高校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就是在建立科学预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和及时更新相关安全危机信息,由预警系统对不安全事件进行综合研判,做出安全级别预报,并提供安全危机处置预案。

预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对安全危机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从而达到早化解的目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安全危机事发前均有必然的起因(除了极个别偶然性事件外),多数会显露事发苗头和征兆,如此时能及时正确介入和干预,大多数涉及学生安全危机的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高校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有效防范了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

我们以往工作实践也证明“防患于未然”是解决大学生安全危机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不安全问题的苗头,并积极介入和干预,就有可能最大程度避免学生安全危机的发生,达到“转危为安”的效果。当然,以往这方面的工作针对性较差,覆盖面较小,尚未形成完整的预警体系,因而难以达到全面、积极、主动干预危机的效果。

(二)必要性

建立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4]。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严重伤害事件频繁发生,使人怵目惊心[5]。如2003年2月发生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餐厅的爆炸案造成9人受伤;同年5月西安科技大学167名大学生食物中毒;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失火造成4名学生高楼坠亡;2009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一对大学生情侣被抢劫杀害;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湖北籍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2010年10月河北大学校区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学生一死一伤;2011年1月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2015年5月吉林建筑大学两名大学生探险巴丹吉林沙漠,造成一人遇难,如此等等,大学生伤害事件屡屡震惊全国。这些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造成的损失也难以挽回。当然,我们以往工作中也不乏在发现了大学生不安全苗头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成功化解安全危机的事例。遗憾的是,迄今我国高校学生安全危机预警工作尚未走上制度化、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由此可见,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机制,对于积极主动降低学生安全危机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二、预警体系构建设想

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校内多家单位、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就高校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而言,主要应包括安全预警管理平台系统、安全信息收集系统、安全级别预报系统以及安全危机处置系统的建设。

(一)安全预警管理平台系统

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系统每天都需要快速整合、分析和处理大量的相关信息。信息采集牵涉到学校多个部门(保卫部门、学工部、后勤集团、教务处、学院、研究生院等)、多种媒体介质(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电话等)以及多种信息渠道(辅导员、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等)。因此,学校必须建立统一而功能强大的安全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以便做到全方位收集学生安全危机信息,即时更新和快捷处理,使学校能够随时掌控学生安全危机状态并及时处置。

预警平台可设在学校保卫部门,并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运营,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学生安全危机信息。平台应做到信息互通和共享,便于学校领导及各职能单位能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学生安全危机的动态。平台应与多种信息媒介有机整合(互联网、手机、电话、电视等),并与社会相关部门(政府、国家安全、公安、消防、工商等)保持密切联系。平台管理人员还应对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初步筛查和研判,然后确定是否录入系统。

预警平台应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根据学生安全危机具体情况和系统研判结果,及时作出安全级别预报。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危机预警报告制度,根据警情级别,及时告知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介入和处置。预警平台还应设立不同形式的信息“热线”,直接受理紧急和重大危机事件。

(二)安全信息收集系统

学生安全信息采集是做好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的基础。该系统以校园网络为基础,构建信息收集平台,各院、部门设定专人或兼职人员,重点抓好校内和校外两个信息来源,同时,在系统中专门设立学生、家长和社会信息提供通道,随时接受处理相关的安全危机信息。在当前条件下,系统应主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并做好动态更新和管理。

1.建立学生安全档案

建立学生安全档案是安全预警最基础的工作。在许多场合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往往与其性格特点、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状况、心理健康问题、法律安全意识、环境适应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及早介入对症帮扶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学生信息建档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此外,建档时要特别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存在心理、生理、性格缺陷)。主要录入内容有:家庭精神病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家庭矛盾、性格孤僻、体质特异、感情受挫、经历坎坷、学业较差、考试失败、校外兼职、就业困难、曾有违法违纪行为、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组织或参与过传销、盗窃、打架斗殴等[4]。掌握上述信息有助于学校对具有不安全倾向的学生及早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和“药到病除”。

2.做好学生安全危机信息的及时更新

安全危机信息采集是否及时、是否准确、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学生安全预警的质量[5]。由于学生安全状态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因而安全档案信息也应做到不断完善和随时更新。因此,需要建立安全信息即时更新制度和规范,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安全危机变化动态,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学生安全危机事故。

3.随时掌握重大敏感信息

学校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及时收集重大时政外交(国内外)、学生大型活动(集会、重大赛事、外出旅游等)、敏感时期(重大事件发生日)相关信息,随时掌握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监控信息,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的苗头。

4.掌握安全即时动态信息

建立健全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系统,充分发挥其在预防犯罪、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中的作用。在学生中发展安全信息员,在学生楼宇间建立联防制度,将安全信息员和楼宇管理员等即时采集的动态信息,及时汇集于安全危机预警系统中。

5.充分利用辅导员、教师和家长反馈的信息

家长、教师和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沟通较多,基本每天都有交流的机会,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大学生安全危机信息。尤其是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对于学生脾气秉性、行事方式、性格弱点、生活环境比较了解,往往能提供可靠的涉及学生安全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建立便捷的信息渠道,把辅导员、教师、家长反映的学生不安全信息及时收集起来,纳入到安全危机预警系统中。

6.公共或自然险情信息

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衣、食、住、行、学习和课外活动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安全危机[6]。此外,学校周边复杂社会环境也会存在诸多不安全的隐患。因此,学校保卫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应居安思危,经常有目的地排查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大型集会活动场所、自然灾害(水灾、火灾、风灾、地震)与公共卫生(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公共安全(公共设施、建筑物、体育器材、车祸、触电伤害、溺水、运动伤害、实验室化学伤害、野外探险)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汇入安全信息库中,并做好事先防范。

(三)安全级别预报系统

对于采集到的安全危机信息,可输入预警平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自动分析和研判。根据各类事件发生的状态和程度,纳入相应的预警级别[7,8]。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参考国外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拟将学生安全危机事件划分为四个预警等级(红色、橙色、黄色、蓝色),预警系统将根据事件变化趋势自动做出预测预警[9]。

1.红色预警(危机事件已发生)

导致大学生不安全的事件正在发生(如打架、斗殴、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直接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需要立即进行处置。

2.橙色预警(危机事件即将发生,或者校外已发生)

导致大学生不安全的事件即将发生(如自然灾害、重大集会、传销、涉毒、涉黑、社会发生传染病等),有可能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3.黄色预警(危机事件已初现苗头)

已经出现不安全事件发生的苗头或征兆。如患有精神偏执、性格孤僻、抑郁症的学生已经出现过激反应;学生间发生言语不和,已经出现威胁恐吓;学生已经了解和接触到传销、诈骗信息或渠道;公共设施老化、公共卫生不合格、自然灾害即将来临、学校周边环境恶化等,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和化解。

4.蓝色预警(具有潜在安全风险,但尚无出现危机事件预兆)

尚未出现危机事件征兆,但从学生性格及所处环境判断(如出现心理障碍、存在思想包袱、遭受重大挫折等),其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缺陷或不顺事件的发生有可能导致未来出现安全危机事件,需要及早采取相应疏导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安全危机处置系统

应根据不同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事先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一旦预警平台发出警级警报后,应迅速启动相应预案,及时化解和消除安全危机。

1.红色预警

当预警平台发出红色预警时,启动相应的红色预警处置预案:立即向校领导汇报,与涉事学生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并由保卫处组织校卫队迅速赶赴现场,同时向辖区派出所及当地公安110报警。到达现场后采取得力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尽力保护学生安全,维持和保护好事发现场,并根据事态程度进行妥善处置。

2.橙色预警

当预警平台发出橙色预警时,启动相应的橙色预警处置预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并与涉事学生相关部门沟通,由保卫处牵头立即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做好安全危机预警预报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事件发生紧迫时,征得校领导同意后,可以通过手机信息、广播和电视等媒介向学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黄色预警

当预警平台发出黄色预警时,启动相应的黄色预警处置预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并与涉事学生相关管理部门沟通,由保卫处协同涉事学生相关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消除导致安全危机的因素,及时化解安全危机。

4.蓝色预警

当预警平台发出蓝色预警时,启动相应的蓝色预警处置预案:及时与涉事学生所属学院沟通,由该学院、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组织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制定长期帮扶计划,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尽早消除其心理障碍。

总之,大学生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特征决定了危机预警与处置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软件”和“硬件”一起抓,尽快建立起全覆盖、无死角的大学生安全危机预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化解危机的能力,切实保障学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1]柳清秀,付佳,柳隽宇.构建高校大学生人身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3):127-129.

[2]张博,高伟.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8):89-91.

[3]查星星,林敏喜.论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安全预警体系构建[J].消费导刊,2010,(2):118-119.

[4]陈晔.对高校建立学生安全档案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3,(9):89-90.

[5]周海燕,刘须群.浅论大学安全危机中的预警机制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10,(6):31.

[6]李佐卫.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11-15.

[7]李健.试论高校预防预警系统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52-54.

[8]蒋春雷.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与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30-33.

[9]张瑛.我国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1:30-31.

猜你喜欢
预警危机大学生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大学生之歌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