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贵州 毕节55170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当前,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必然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相应的也呼唤大量的具有原创力的设计师。要成为世界创新大国和强国,承担着培养设计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把创新能力养成寓于艺术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原创能力,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推动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转型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原创能力的设计人才,是现代高校转型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急迫任务。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应当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原创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来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大多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明显流于形式,过于笼统和程式化,因而难以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特征,也难以体现不同院校的个性和地方特色[1]。不仅如此,培养目标设置的不科学不合理还会影响到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的内容的设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取,进而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大多在原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嫁接了国外艺术设计课程的程式,缺乏创新和突破。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世界设计前沿理论实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显得捉襟见肘,大大滞后于国际设计教育前沿。主要表现在:其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上又偏重于传统的美术学科基础课,忽视对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其二重技能训练,轻创新创造。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手工作坊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注重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的需要存在脱节。其三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但是当前许多高校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缩水[2]。不但是实践教学学时数量难以达标,实验室利用率较低,而且实习的方式手段单一,许多学校出于安全等方面顾虑不敢拓展实习渠道,一些实习单位也不愿接收学生实习;还有就是多数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管不严格、不到位,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外来专业,从引进到发展历经时间很短,多数高校生硬嫁接了国外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之下,一些高校在不具备充分条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艺术设计专业,导致许多高校培养方式雷同,培养质量难以保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艺术设计领域的结构性问题凸显。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许多省份对该专业亮起红灯;另一方面,我国急需的大量高端设计人才稀缺,难以满足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设计艺术教育专业设置与布局不合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方向太少,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不相适应。尤其是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太少,而在教育部统一的专业目录规范下,又无法得以拓展,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拉不开距离,形不成优势互补和各自特点,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以培养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同时各院校也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自身办学的特点,把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才能在新一轮的高校激烈竞争中占据先机。同时,必须加强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建设,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高校可以从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出发,在充分挖掘吸收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探索具有本校比较优势的艺术专业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学科专业的前沿理论实践。当前,创意产业方兴未艾,创意产业的发展融合了文化、资本、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艺术设计专业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等学科特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应当根据实践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优化,重视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突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联互通。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三大构成,大多数高校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在简单因袭了国外教学范式的基础上,沿袭了传统绘画专业的教学思想和形式。这种传统的艺术学科教学体系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形式美的法则和设计原理的讲授,缺乏对应用工程学科的吸收借鉴,造成了设计基础课教学水平的落后,进而导致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创作只能设计一些结构简单和功能单一的产品,影响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因而,必须适应实践的发展对现有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工程课程,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属性,加大实践课程的配置比例,着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建设,要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教学,在知识传授、技法训练上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级各类高校结合各自的比较优势办学,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是高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和生源竞争赢得主动的必由之路。同样的道理,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能否结合自身(当地)办学优势,发挥自身办学条件,办出自身特色,也是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具体来讲,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在艺术设计专业大方向之下,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培养体系。在办学理念上,要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渊源;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其独特培养体制和课程内容;在毕业生的去向上,要形成其相对固定的渠道和领域。
艺术设计作为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必须借助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因而,实践教学环节是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必须借助有针对性的课题项目来进行。学校应当明确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充分的市场调研,筛选出可操作性的设计课题,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性”课题[4]。依托课题项目载体,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注重学生的自主设计和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以探索实行设计导师制度。所谓设计导师制,就是指一个学生或者一组学生(或一个团队)在一个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艺术实践的教学管理制度[4]。在这样一个制度框架下,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每名教师可以指导7~10名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设计导师制不同于一般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突出了教学、科研、创作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设计导师制的实行,既能让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又能训练学生的艺术设计动手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双赢的效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质量[5]。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进行美的创造的一门学科,必须大力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形成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
2.构建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必然出现井喷式增长。高校一方面应当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深入学生和设计实践中,积累从业经验,锻造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要让教师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既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当积极从企业和专业设计单位聘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家或者工程师参与教学工作,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向一线设计师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设计才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样面临着优化升级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探索项目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1]胡飞,万惠玲.浅析地方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2).
[2]梁家年,涂伟.工科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5).
[3]袁静,姬长武.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究[J].学术探索,2013(9).
[4]蔡彩理.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艺术研究,2012(4).
[5]杨恩德,彭丰,马一丹.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教育体系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