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集团ABB 宣布向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交付全球范围内第1000 万台变频器,继续通过智能产品和技术支持各行业客户节能增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台变频器由北京ABB 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
ABB 在20 世纪70年代生产了第一台交流变频器,如今,ABB 可提供全球最先进的传动产品系列。ABB变频器的功率和电压范围广泛,其中包括电压级别高达13.8kV和功率高达10万kW的型号,帮助工业、商业和民用领域用户节省能源并提高绩效。以工业为例,全球工业能耗的70%都源于电机,而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变频器能够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大幅提升能效。
此次交付的第1000 万台变频器是作为ABB 全能型传动产品家族一员的ACS880 工业变频器,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工业流程、电机、自动化系统和用户,满足各行业的电机驱动应用需求。基于创新的全新传动架构,全能型传动产品可简化操作,优化能源效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出。ACS880 系列包括单传动、多传动和传动模块。
港迪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港口起重机电控系统的系统集成商,与ABB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长达10年。
港迪电气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翔表示,“我们筛选供应商非常严格,尤其对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服务的要求极高。ABB 工业级传动的直接转矩控制(DTC)技术和其内置的提升控制软件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起重机系统的性能。对我们的港口客户来说,ABB 工业变频器意味着安全性、灵活性和高效率,得益于此,我们的能源成本大大降低。”
40 多年来,ABB 已向各行业客户交付了数百万台变频器,节省大量能源。截至2014年底,在中国安装的ABB 变频器已累计为客户节电2430 亿度,按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计算,这相当于约5 亿人口一年的用电需求。这些节省的电力如果由采用化石燃料的发电厂提供,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 亿吨。
2015年12月3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共创绿色可持续城市”企业日活动举办之际,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与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巴黎布尔歇会场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欧洲新能源市场,旨在两年内在欧洲实现发电量达2GW的智能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总经理陆玮、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欧洲逆变器业务拓展部区域经理袁军分别代表三家企业签约。本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大型央企在海外欧洲市场的强强联合,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光伏行业的海外竞争力。
据悉,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与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三家中国大型企业将通过本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利用各自优势在欧洲共同进行有关光伏电站的开发、设计、能源互联网+、电站智能化的广泛合作,致力于打造“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光伏电站,促进区域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作为中广核集团在法国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欧洲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开发建设、运维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总经理陆玮对三方合作项目的前景表示乐观,并称该公司将利用自身在
据悉,天正电气TGQ1 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已完成工业化实验和批量生产以及取得了3C 证书,已于2015年11月正式上市。
TGQ1 系列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AC400V、额定工作电流至630A 的三相四线双路供电电网中,具有自行动作及人工操作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转换至另一个电源,以保证负载电路的正常供电。本产品适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较为重要的场所。
TGQ1 系列自动转换开关产品特点:控制器及操作机构可靠性高,功能强大;产品外观新颖,面板参数采用激光雕刻,方便快捷、更美观,标志的耐久性更好;全系标配“发电机启停”输出信号;全系标配“消防联动”功能,且带反馈输出触点,符合消防控制设备需求;模块化设计,底板、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器等四大模块组成,方便售后维护、拆卸更换部件等;分体式、一体式外形安装尺寸一致,控制器可灵活进行组装和分离,分体的只需将其分离开来用数据线连接即可;具有外观更新颖、功能更齐全、性能更卓越、辅助电路及控制电路更齐全(标配发电机启停信号、消防联动且带消防反馈、位置状态指示输出等);采用插拔端子提高便捷操作性和人性化及智能化设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六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从输配电价、交易机构、发用电计划、售电侧等重点领域进行了部署。这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六个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梁昌新说,通过电力体制改革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二是放开发电、售电等竞争性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电力市场整体效率;三是通过优先购电权和发电权的设计,鼓励清洁能源的发电和上网,推进节能减排。欧洲的项目开发能力和已有的资源优势,通过聚焦于新能源的合作项目,与在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企业招商新能源集团,以及在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行强强联合的战略,发挥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优化,共同发展欧洲新能源、尤其是智能光伏电站业务。
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专业从事新能源投资的平台控股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以及新能源业务的投资和管理。据悉,招商新能源专注于国内外新能源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前端,通过掌握核心技术,降本增效,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和竞争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合作涉及的项目提供FusionSolar 智能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特别是通过其最新研发的逆变器部件提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务。该公司欧洲逆变器业务拓展部区域经理袁军表示,通过这项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的设备,将为智能光伏电站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近年来,南方电网积极助推绿色电网建设,所属广州供电局与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历时三年成功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稳定植物绝缘油,并以此为基础,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主网高电压等级(110kV)大型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研发。
与传统变压器使用的矿物绝缘油比,该新型变压器绝缘油具备多重优势:一是具有可再生、可完全生物降解等环保优势,仅需21 天其降解率可超过98%,对环境零污染。二是安全性高,燃点达360摄氏度,相比矿物绝缘油150℃~200℃的燃点更加安全。三是耐潮性好,植物绝缘油中含水量在超过800mg/kg 之后耐压水平才会下降,比矿物绝缘油40mg/kg 的临界点提升数倍。四是能显著减缓绝缘纸的老化时间5~8 倍,有效延长变压器寿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发布800kV 酒泉至湖南、800kV 晋北至南京特高压直流工程直流玻璃绝缘子产品招标的中标结果,南京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直流玻璃绝缘子在这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双双中标,产品中标量近65 万片,金额合计超过2 亿元,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均列各厂家之首,也创企业历史之最。
800kV 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送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重点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送出的跨区输电通道。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局面。
800kV 晋北至南京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输电工程,将全面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工程建成后,将满足华东地区用电需求。
近日,从国标委网站获悉,国家标准委下发《关于筹建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标委办综合〔2015〕151 号)文件,正式批准筹建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中国电科院承担秘书处工作。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申请并获批成立的第三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且三个标委会的秘书处全部挂靠中国电科院。
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在电力体制改革酝酿期间,在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领域亟需国家标准规范、统一,国际标准主导制定权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提起申请的。
该标委会的批准筹建,将为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统一规划协调和顶层设计,有利于制定具备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的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以及内容协调一致的具体标准,实现各相关领域和谐发展和互联互通。该标委会还将负责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能供应系统方面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工作。
该标委会成立后,将围绕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的国内及国际标准化开展工作,包括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国家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已发布国家标准的定期复审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口工作组的技术支撑和有关业务活动的参加组织工作等。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北极风电开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展望系列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连接世界多个大洲的北极地区已成全球关注的焦点。为充分开发利用北极地区的风能,运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现基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全球电网互联,促进全球新能源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总师办组织相关直属科研单位开展了北极风电开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展望系列研究。
该项目由国网总师办牵头,3 家系统内科研院所承担,11 家国内研究机构、5 家国内高校、1 家境外研究机构参与,自2014年初起,历时20 余月,最终形成了13 本近300 万字的研究报告。项目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战略、规划、设计等不同尺度,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地缘政治、技术经济性、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首次系统研究了北极风电开发与全球电网互联的可行性,提出了2030年、2050年全球能源发展远景和全球电网联网设想。
项目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反映北极等高纬度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状况评估数据集,进行了风电场分级筛选、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和风机选型;分析了高寒、高湿地区风机的主要特性和影响建设、运行、维护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开展了针对北极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场和输变电工程的设计特点、装备特性等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在恶劣环境下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研究了北极风电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水能、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联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明确了开发北极风电资源相关的约束条件。
项目的圆满完成,是国家电网公司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的积极响应,也为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5年11月26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及英国分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及英国分会、北美华人电力工作者协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电力海归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大学、公司、政府的学者及专业人士近百人出席了大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韩毅应邀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国家第六批“千人计划”专家、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智能电网首席专家、许继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薄志谦博士主持。IEEE-PES 秘书长卞建华女士、IET 代表曾平良教授、海归代表王庆平博士、中国青年海归协会代表王运虎先生、中国电力大学院(校)长代表何正友教授等分别作了讲话。
大会回顾了中国电力海归学者的近百年历史,并就电气与电力领域的发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研讨了国际电气与电力合作的发展趋势。
为加强国内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者间的联系,增进彼此友谊,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号召成立“中国电力海归协会”、“北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会”、“(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中心”。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将组织筹备“首届世界电气与能源大会暨首届世界华人电气技术大会”,搭建与世界华人电气工程科技人员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