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瑾靓
(辽宁省铁岭水文局,辽宁铁岭112000)
水利建设是一项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水利建设,可以使水资源有效配置,改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使得数据收集以及数据整合在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水利建设来说,亦是如此。通过数据整合,可以提升水利建设决策水平,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对于水利设计工作而言,其数据整合主要是指在进行设计时,根据前期调研资料,对水利信息化资源、相关业务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多个水利建设信息系统和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促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水利信息数据整合可以使水利设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享有更多数据参考,从而提升设计工作科学性,加快设计进度,节省人力成本。
将数据整合技术应用于水利设计过程中,可以使水利工程设计者明确目标,并更好达到要求。水利设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预算,结合工程建设规模,开发出专用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在进行水利数据整合过程中,通过将数据库与水利设计工程进行相应绑定,可以有效提升水利设计工作精确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使得相关数据整合技术早已在水利设计领域得到应用,通过数据整合应用,提升了水利设计水平,促进了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但是,水利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度较高的工程设计工作,这也就使得其对数据整合和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下数据整合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随之暴露出来,这些不足阻碍了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影响了工程建设。这些不足主要包括:数据质量较低、数据利用率低、数据标准不一、历史数据缺失。
数据是决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几乎所有设计决定都是要根据前期所收集数据进行制定。因此数据质量会直接决定最终设计工作。但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很多已经收集的工程数据无法转换成系统要求信息形式,从而也就无法为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相关软件企业众多,不同软件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进一步导致相关数据缺失,影响设计工作开展。并且还需提到的是,由于数字化信息需要极高精确度,而很多水利数据在进行收集时不一定能达到系统要求,从而导致所收集数据在进行转换之后,误差被扩大,进一步影响设计工作,甚至是后期工程质量。
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其利用率对于相关工作水平有着极大影响。在水利设计工作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大量数据来进行支撑。信息系统将大量收集信息进行录入,然后通过设计团队和相关领导进行决策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数据系统自身局限性和相关人员水平限制,使得很多数据在决策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导致数据利用率偏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相关数据整合和存储水平不足,使得相应数据并没有进行有效复用,在进行下次决策时,往往需要再次进行数据收集,在造成数据冗余同时,提高工作成本,影响工程建设速度。
数据标准制定是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数据标准是软件模块内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础。只有统一了数据标准,才能保证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利用率。对于水利设计数据整合平台而言,就存在相应问题。虽然水利设计领域对于几乎数据都有着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体系,但是软件平台之间却缺少相应统一标准,这就使得不同软件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进行不同设计工作时,需要安装不同软件,将相同数据进行反复收集和录入,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数据整合是近十几年才开始在水利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情况就导致过往历史数据会出现缺失情况。水利设计作为一项复杂工程设计,其相关工作必须依赖于以往历史数据进行。因此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录入。同时,由于数据录入和存储工作尚不到位,使得在进行设计时,缺少足够数据支持或者已存的数据并不完整,从而对相关设计工作产生了影响,最终影响工程建设。
数据资源是进行数据整合基础。通过对数据资源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使数据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使数据整合可以为水利设计提供支持。数据资源组成主要包括:人员信息、市场信息、项目信息、图档信息。
人员是任何工作开展基础,因此人员信息对于水利设计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将人员信息进行录入,可以使项目设计责任得到明确,最终保障工程质量。在开始项目设计时,需要将相关人员信息进行统一录入,主要包括:姓名、工号、部门等信息。同时还需要录入人员数据参数,以相关代码信息。通过将这些信息录入数据系统,可以使设计团队得到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已逐渐实现市场化运作,相关设计团队通过公开招标工作,承接工程项目。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将相关市场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可以使设计团队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调节项目设计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控制成本,实现最终盈利。在录入市场信息时,需要将市场动态信息、招标单位信息、相关款项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外部专家信息等进行录入。同时,还需要将项目合同信息进行保存,包括收款与付款信息、设计方案交付信息等。通过这一系列信息,可以加快设计团队和相关企业发展,提升行业水平。
项目信息是进行项目管理必要数据,通过将项目信息录入系统,可以使设计人员了解项目设计进度,同时在设计方案交付之后,也可以使设计人员了解工程进度。这就使得在工程项目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进行介入。项目信息主要包括:项目成员、项目目标、立项信息等。项目信息在项目整个执行过程中,由于数据庞大,并且种类繁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跟踪管理,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图档信息管理同样也是水利设计数据分析流程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信息资料归档信息、借阅信息、人员信息。同时对于相关信息,需要一套完善管理流程,包括对于相关数据预归档管理、水利信息整编、资料归档管理、以及相关信息销毁管理。通过相关图档信息数据管理,可以保证信息完整度,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管理流程,从而最终促进相应数据整合工作。
根据信息技术相关理论,信息整合有着一套完整流程。通过这套流程,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帮助相关水利设计人员高效完成设计任务。水利设计信息整合流程主要包括:数据分析、设计实施、数据校验、系统应用。
数据分析是进行数据整合的首要步骤。数据整合目的是使数据可以为水利设计起到服务作用。而对于原始数据,尤其来源不同,并且准确性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之前对于其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以使水利设计人员更加充分了解具体数据情况。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数据变成系统所规定格式,剔除其中错误和无效信息,保证数据有效性,从而使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为设计决策提供参考。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必须注意要分析数据结构和数据表格式,这不仅可以使数据在使用时,可以更快找到所需信息,还可以使数据便于储存,实现历史数据积累。
设计实施是进行数据整合的主要流程,其在数据整合过程中会花费相关人员和团队大量人力和物力。设计实施主要是指确定数据整合规则,同时确定相应执行策略。在编制相关程序前需要确定数据字段、函数算法、映射关系等。通过确定相关协议和数据结构,可以使数据在处理过程中拥有统一标准,方便进行相应处理工作。在确定相应数据协议之后,需要按照预先计划,实现相应数据处理功能,为设计工作提供必要处理后数据。并且在进行设计实施时还需要确定相应时间策略,包括:事件触发、手工策略、自动重试等一系列项目,进一步确定完整方案。
水利系统关系民生,因此数据整合系统在正式使用时,一定要对数据准确性进行充分检验。为了提升数据可靠性,需要使生产数据与数据整合平台一致。对于水利设计而言,由于其专业技术领域存在着一系列标准和规则,因此在进行数据校验时,需要将数据与相应标准进行比较,保证数据可以被设计人员参考,并应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数据校验而言,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数据条数。数据条数主要是指,在数据转换前,统计每张数据 表格记录条数,在数据转化之后,再对数据条数进行统计,比较两者之间差异;二是数据采取。数据采取主要是指对表格中数据进行定量采集,将采集数据与转换后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数据可靠性。
系统应用是数据整合最终步骤,相应数据整合流程在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就可以正式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定时进行相应计划,并且通过相应交互界面,对数据整合流程进行有效跟踪。同时,相应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设计工作情况,对相应维护任务进行有效调整。
通过数据整合系统应用,使得原有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将发生显著转变,原来以相应部门为主的模式将变为以数据为主模式。因为通过数据整合,可以使设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保持统一数据架构,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是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主张。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可以有效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资源。同时,也可以提升我国电力生产水平,促进我国能源领域发展。因此通过促进和提升数据整合在水利设计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保障相应工程质量,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国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参考资料
[1]史凯,罗良.浅谈数据整合技术在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2]周勇.浅谈数据整合技术在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28.
[3]尹水良,郑小东.数据整合技术在水利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3,(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