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山东 滨州 256504)
青城凸起区域构造位于济阳坳陷的西南部,东临博兴生油洼陷,具备有利的构造背景及油源条件。该区各层系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36×104t,钻遇中生界探井35口,11口井见油气显示,6口井获油流,探明含油面积2.0km2,石油地质储量267×104吨。但是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成藏认识不清,自高41块开发20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也没有大的勘探突破,近两年随着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我们对中古生界的油藏地质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滚动勘探潜力。
2.1 地层特征
该地区自下而上钻遇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中生界钻遇侏罗系的坊子组和三台组,白垩系的蒙阴组和西洼组;地层厚度超过750米,中生界地层岩性为紫红、灰紫、灰色含砾砂岩、长石细砂岩等夹多层基性侵入岩,如灰绿岩、闪长玢岩和火成岩-安山岩等,目前主要见油层系为蒙阴组和西洼组。
2.2 构造特征
东营组末期,由于青城凸起持续抬升,导致青城凸起南部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地层尖灭线呈北西-南东方向。中生界整体构造形态为地层向北东倾没向西南抬高的单斜构造,虽然内部被多条断层切割复杂化,但整体形态较完整。
该区中生界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断层:中生界-古生界早期受印支运动影响的北西向断层,中生界时期受燕山运动影响的南北向断层,孔店组-沙四段早期受喜山运动影响的东西向断层,沙三段以来受高青大断层影响的北东向断层。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层对油气成藏起控制作用,北东向断层受高青断层影响,活动时期长,往往对油气成藏起运移作用。
2.3 储层特征
中生界沉积相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储层较为发育,南部地层厚度减薄,储层厚度较小,随着往北地层厚度增大,储层厚度呈增大的趋势。借用高41块的物性数据,储层平均孔隙度13.0%,平均渗透率24.8mD,为低孔低渗储层。平面上储层物性由南向北随着砂体的增厚物性变好,垂向上中生界顶部由于受火成岩影响物性较差,而内幕储层物性较好。
2.4 油藏类型
来自博兴洼陷沙三和沙三段生成的油气沿着骨架砂体和高青大断层运移到上升盘中生界成藏,油藏分布受油气源条件及地层剥蚀线共同控制,油藏类型为顶部的不整合油藏和内幕的构造油藏。
2.5 构造油藏富集规律
通过对高41块老区进行解剖,对于构造油藏取得了三点认识:
2.5.1 构造油藏的含油高度为50-100米,构造油藏的含油高度为30-70米,从东西方向看,自东向西,油气富集程度越来越低,含油高度越来越小。
2.5.2 断层类型主要有南掉的反向断层和北掉的顺向断层,整个高41块北一条南掉的反向断层分割成两个部分,南部主要发育受地层剥蚀线控制的地层油藏,北部发育受断层遮挡控制的构造油藏,顺向断层和反向断层都能形成有效遮挡,反向断层含油高度高于顺向断层。
2.5.3 中生界构造油藏断层组合样式主要为三种类型:①受两个反向断层遮挡控制的,油气成藏条件最好,最为富集;②受一条反向和一条顺向断层控制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较好,较为富集;③受两条顺向断层控制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最差,且由于受断层活动影响,往往油气较稠,常规生产产量低。
2.6 地层油藏富集规律
通过对青城凸起地层油藏的滚动勘探与开发,总结以下两点认识:
2.6.1 地层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陷边缘或斜坡地带,一般埋藏浅,油稠出砂。
2.6.2 地层油藏呈条带状分布,含油条带窄;垂向上具有一定的含油高度,不同砂体含油叠合连片,适合水平井开发。
针对中生界的滚动勘探思路主要为:
3.1 围绕高41块老区分构造油藏和地层油藏进行滚动扩边。
3.2 优选靠近东部油气富集区为下步潜力区带。
通过处理后的新三维资料,落实了青城凸起西洼组和蒙阴组上部地层剥蚀线位置,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和成藏条件分析,落实下步潜力方向。
3.2.1 高41块南部地层油藏
地层油藏的难点是地层剥蚀线的描述,通过对青城凸起地层油藏开发,总结出一套地层剥蚀线精细描述技术:
3.2.1.1 结合地震剖面和实际测井资料建立地层框架并推算地层倾角。
3.2.1.2 根据实钻井油藏剖面推算出不同层系剥蚀线的具体位置。
3.2.1.3 结合地震资料推算出各个砂体在平面和空间上的位置。描述出地层剥蚀线位置,向南存在一定的滚动勘探扩边潜力。
3.2.2 高41块北部构造油藏
高41块北部主要发育构造油藏,目前受反向断层和顺向断层控制的条带都获得工业油流,说明往北顺向断层断块具有一定滚动潜力。建议往北选取成藏条件好的断块进行滚动勘探。
4.1 青城凸起中生界南部主要发育受剥蚀线控制的地层油藏,北部发育受断层控制的构造油藏。
4.2 构造油藏断层类型主要有南掉的反向断层和北掉的顺向断层,反向断层和顺向断层都能够对油气形成有效的遮挡。
4.3 围绕老区周边,地层油藏和构造油藏还具有一定的滚动扩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