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民(许昌市颍汝灌溉管理局)
许昌原本有着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可是随着岁月流逝,特别是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曾经丰沛的河流干涸,美景逐渐淡出老许昌人记忆,水资源总量不足,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已成为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缺水问题,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突飞猛进,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殊荣,人民群众受益度显著提高。虽然如此,缺水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许昌发展对水的现实需求,已经成为许昌人的兴水之梦。如何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修复完善水生态体系,实现水生态环境优美”的新许昌,是许昌市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我国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化、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水景观打造越来越成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的内涵,提高了水利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许昌市前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竣工通水、鄢陵引黄工程的建设、北汝河上游前坪水库的启动,将形成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齐聚许昌,为许昌市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提出了新要求。
许昌市开展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对于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味,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水景观的适度建设,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和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二是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安全;三是有利于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统筹保障工业用水、居民用水、城乡用水和生态用水;四是有利于营造河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风光带;五是有利于挖掘、弘扬厚重的水文化;六是有利于建立以城市水系为骨架、与水资源相匹配的城市产业结构规划布局。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亲水、近水、享水的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水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兴水才能兴业。没有充足的水资源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就会受到制约。目前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汇集许昌,正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长期制约许昌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利时机。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弘扬文化、保护生态、优化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综合发展目标的现实抉择。
许昌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总量不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35亿m3,人均水资源量210m3,不足河南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调蓄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人民群众长期饱受“缺水之痛”。一是申请了区划调整,争取水源,1997年襄城县划归许昌,2003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将北汝河列为许昌市饮用水源地;二是从2000年到2010年从境外调水10次;三是地方的粮食生产至今没有完全走出“靠天收”的困境;四是部分农村人蓄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五是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常常面临断水的困扰。人民群众时常发出缺少人水和谐、林水相依休闲娱乐去处的叹息。告别“缺水之痛”,实现“兴水之梦”,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强烈渴望。
一是战略区位优势凸显。许昌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城市之一,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承接区,也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总量在全省位居第四,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有较为完备的水利保障体系。许昌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引水、蓄水、供水、排水、防洪除涝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取得了初步成效,节水型城市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有较好的水资源格局。在现有水资源基础上,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许昌市每年可增加调水量2.26亿m3;鄢陵引黄调蓄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增加调水量0.50亿m3;北汝河上游前坪水库的修建为北汝河在枯水期向市区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三水”济许的新局面已形成。加之中水回用和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大幅提高,为许昌市兴水活水提供了有效的水源保障;四是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许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具有许昌特色的水文化、水景观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尽管许昌市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河流不环通,水资源不均衡;二是水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多龙管水”的体制尚需理顺;三是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待提高;四是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五是市区河流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一些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影响;六是城市整体的水文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备,河流景观类型单一,以水为载体的城市水文化特色不明显。
总体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行动指南,尊重水系自然条件,维持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科学引导水系功能,修复水生态安全格局,高效调配水资源,积极建设水利工程,完善水文化景观体系,构建林水相依、水文共荣、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主要任务是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间,安排9个类别55项示范工程项目,总动态投资120亿元,并同期推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主要有9大类别。水资源配置与优化管理示范工程、中心城区水系连通示范工程、城市饮用水安全示范工程、农村供水保障示范工程、节水示范工程(含33.30×103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水文化建设与城市景观提升示范工程、大型水生态区保护示范工程、清潩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城市防洪示范工程。
试点期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任务主要有9项:落实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依法治水管水、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为了保障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的建设资金,总体要求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实施。“政府主导”,就是各级政府作为三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组织、宣传、发动和引导作用,主导做好项目规划、工程实施、质量监管、资金调度、财政资金投入等工作;“企业主体”,就是具体的建设项目要面向全社会招标,吸引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市场运作”,就是要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更多地通过市场运作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社会参与”,就是实行水利项目向民间资本的全面开放,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各方协同兴水治水的合力。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利示范项目以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为核心,以市区清泥河、清潩河、饮马河综合治理为轴线,围绕着护城河环通、运粮河与清泥河环通,在城市规划区建成北海、灞陵湖、芙蓉湖、鹿鸣湖、秋湖湿地,形成了“五湖”、“三川”、“两环”的水系格局,打造清泥河、运粮河三国文化特色生态滨水宜居生活区和商业文化风情区,使清泥河、运粮河“动”起来;结合清潩河聚源、兴文、利水,塑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廊,打造许昌继往开来的城市形象展示带,使清潩河“清”起来;结合护城河环通行船,打造新老文化结合的水上游憩体系,展现许昌的古城风貌,使护城河“玩”起来;结合学院河、饮马河连通,打造饮马河交野一韵段,活力新韵段,风情民韵段的水生态休闲、娱乐景观带,使饮马河“畅”起来。
工程于2014年开工,2015年6月具备通水条件,2015年9月试蓄水一次成功,蓄水量达到860万m3,蓄水面积为420.02万m2,使许昌中心城区河湖水系形成了“河畅、湖净、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
50万hm3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同步实施,该项目是许昌市三个重大水利项目之一,2014年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90万hm3,2015年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30万hm3,共完成投资5.93亿元,使许昌市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建示范项目,以节水型小区建设为核心,围绕着护城河环通,提升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城市节水目标,打造曹魏故都风貌,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建设8个居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5家企业深度污水处理站,2个院校生活废水收集利用调蓄工程,实现市区园林绿化、道路的中水利用。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环保示范项目,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截留、末端处理、达标排放”的理念,以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工程为核心,围绕着污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建设清潩河杜村寺、开发区清泥河人工湿地、东城区清潩河旁流砾石床、许昌县三达污水处理、许昌宏源污水净化、瑞贝卡污水处理,宏腾纸业、宏伟实业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工程等16项工程和三处河道投菌工程,保障了许昌市污水排放稳定达标,符合环境用水标准(Ⅳ类),提高了中水循环利用效率,确保许昌市清水绕城,为许昌市水生态体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林业示范项目,以建设大型生态林地工程为核心,围绕着颍汝地表水源—颍汝总干渠,市区生态河道水系—清泥河、清潩河、饮马河,在河道出入境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建设四个大型生态林地,形成“四海”,完成林地建设973.67hm2,进一步改善许昌市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
为进一步理顺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水行政管理体系,成立了许昌市水务局,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统一管理。先后出台了《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许昌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许昌市水资源管理办法》、《许昌市市区河湖水系供水调度管理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把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建立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等4项制度。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解决了“水之源”、“水之情”、“水之活”、“水之灵”、“水之利”的问题,初步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保护,实现了清水绕城的水生态体系,呈现出了林水相依、水文共荣、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景观体系,圆了许昌市广大市民亲水、观水、戏水、享水之梦,为许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