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路径的构建

2015-08-15 00:54宋爱忠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网民马克思主义情感

陈 敏,宋爱忠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2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社会已逐渐成为一种与现实社会相并存的存在空间。它逐渐地改变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互联网成为各种文化传播、存储、创新发展的集散地,扩展了文化传播渠道,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文化,而是主动传播和创造文化,他们成为文化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或参与者。因此,要建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路径,就要立足于网络技术特点,把握大学生网络认知的心理和范式,充分调动大学生认同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一、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环境的变化

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是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力量就可以决定的。在现实社会中,主流文化认同往往借助于国家政治力量和民众参与来实现的。国家权力在实现主流文化认同中起着引领作用,它以法律、政策、指示等具体制度措施来确立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各种形式和方式来倡导、传播和灌输文化主旋律。民众参与在文化认同中起着关键作用,文化认同度取决于民众参与度和认知度。没有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可,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文化认同,即使受外力因素影响而形式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也是暂时性的。然而,在当前主流文化认同中,民众因素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处于被动认同的地位,发生虚假认同的现象。与现实社会不同,网络社会有着时空无形性、身份隐蔽性、主体多元性、交往互动性、行为自主性等特征。互联网技术构筑一个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虚拟社会”,它成为各种文化随意传播的平台,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建设有着鲜明的“去中心化”特征,没有任何组织机构能垄断和操纵文化发展,网民能自由地选择、接受和创新文化。在网络社会中,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都能获得生存空间,不同类型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对网民形成影响,出现“进口的媒介文化被认为阻碍了接受国国家文化的发展,甚至是一国之内地方或地区文化的发展”[1]的情形。

网络社会改变了主流文化认同的外部环境,对当前主流文化认同形成了新的挑战。网络社会扩展了文化发展的活动空间,突破传统空间的界限,构筑一个有着较高自由度和灵活度的网络空间。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渠道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的、单向度的,形成由点到点、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文化受众群体在其中往往处于被动地接受的地位,其主动性难以体现。互联网的发展扩展文化生存空间,增加文化传播的渠道,形成“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各种文化不再受制于时空限制,可以瞬时地向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网民传播。当海量文化在网络空间中高速流传,大学生能接触到形形色色文化,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某种文化,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播和建设之中,在相互比较和鉴别中选择、接受和认同某种文化。网络文化空间的出现,打破“一种媒体、一种声音”的格局,形成“多种媒体、多种声音”的格局。

网络社会增强文化认同主体的主体性,改变以往主体性不强的现状。在传统媒介中,文化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文化传播者处于主导地位和强势地位,决定着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文化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其参与文化程度不高,往往处于“你传播什么,我就接受什么”的消极状态。网民身份的隐蔽性和模糊性使得他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敢于真实地表达文化意愿,乐于平等地交换和分享文化心得,勇于参与文化交流和对话。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者”,他们以审视的眼光参与文化建设,以利益的导向选择文化内容,以内心真实感受认同文化。网络技术运用使得文化信息以几何倍数递增,网络承载的信息容量超过以往任何媒体,成为不同性质文化的集散地和聚集地。大学生网民可以借助强大的搜索引擎、下载工具等技术,随时获取所需文化信息,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的制约。文化多样化培育了大学生网民的独立精神和理性思考能力,提升大学生网民文化选择的自主性,他们不再盲从于任何文化,文化认同都经过网民的理性思考和自主判断。

网络社会提高了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互联网增强网民主体的文化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加剧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不同质的文化共存于同一网络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交锋、碰撞。作为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一切新事物。在面对浩瀚的文化信息量时,他们极易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难以作出既符合切身利益又体现社会利益的文化选择。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网民群体,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诉求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但同时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较易受到“他者”和“意见领袖”的感染,不由自主地融入网络舆论氛围,影响他们对文化的价值判断,表现出文化认同的从众行为或情绪化选择。同时,作为个体的大学生,他们有着各自的成长经历、知识储备和个性特征。在面对繁杂文化时,文化认同都打上鲜明的个性烙印。

二、构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路径

大学生认同主流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是认同主体和认同客体不断互动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可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政策、创设各种途径来引导大学生学习、接受和认同主流文化,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总体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的特性决定现实社会行之有效的文化认同路径无法有效发挥功能。因此,构建起符合网络社会的文化认同路径,将推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一)心理认同路径是文化认同的内在因素

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要大致经过知、情、意、信和行。“知”是认同基础,“情”是“知”的情感升华,“信”是认同的关键阶段,“行”是认同的外化阶段。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心理认同路径包括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信念形成。

1.理论认知

理论认知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了解,它是文化认同的起始阶段。大学生经过多年的系统化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但是认知不等于真知,有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当前中国正处于重大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不断弱化。基于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生个体不自觉地学习和认同西方文化,造成个体内在的文化认同矛盾和紧张。这种文化的内在紧张在网络领域中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要从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网民的自觉选择,就要做到“以理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

现实社会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进而自觉地选择、认同马克思主义。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缺乏制度约束,难以借助外部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学生的认知之中,文化选择自由度大大增强。因此,建立起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理论认知路径,将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要获得大学生的自觉认同,就必须以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彻底性来说服和教育人。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严密、论证严谨,表述的抽象概括、晦涩难懂,这些都无形之中加剧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难度。理论认知路径的建构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遵循认知规律,契合认知图式。事实上,认知主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人生经验,往往影响和支配着主体对外界信息和文化的接受、认知和理解。“一个人所看到的不仅依赖于他在看什么,而且还依赖于他以前的视觉——概念的经验已经教会他去看什么。”[3]况且,“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对文本所表述的世界和意义有着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理解”[4]。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解读往往与期望值不相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由于时空制约,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相当难度。以往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社会中往往事倍功半,认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大学生网民自觉的文化选择,就要有效地嵌入网络生活,遵循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从大学生认知图式出发,采用声音、视频、图片、游戏等灵活形式来承载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生动而非刻板的话语,以多样而非单一的形式,以引导而非强迫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网络的日常领域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网络语言。同时,马克思主义要符合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诉求,利益诉求是认知需求的一个重要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利益诉求是影响个体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网络中广泛地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文化,他们对文化的取舍主要基于对与其自身利益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关联程度。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迫切问题、解决社会敏感问题、解决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就很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2.情感认同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激发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成为达成文化共识的驱动力。情感的产生源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又深化对文化的认知,成为影响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情感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如喜爱、欣赏、满意、肯定、愉悦,能激发认同主体主动学习、接受某一价值观念;消极情感如厌恶、反感、讨厌、否定,能引起认同主体不赞成、抵制、抛弃某一价值观念。当主体对客体缺乏情感认同,就对该文化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认知停留在认识的阶段,不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情感因素介入文化认同的过程,引发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情感共鸣,这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灌输更具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情感认同以理论认知为基础,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个体的正面情绪,形成对主流文化在情感上的支持、认可和信仰等情感体验的心理。

当代大学生是网民中最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对新事物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却缺乏足够的制止力和判断力,易受到外界的感染和蛊惑,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他们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但却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产生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网络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也为激发大学生情感因子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要赢得大学生的认同,除了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外,还要注重“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将情感因素引入内容诠释、表达形式和宣传方法之中。事实上,互联网包罗万象,承载内容图文并茂、五花八门,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声色俱全,传播载体生动形象、轻松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因素。在网络社会中,可以创设出许多虚拟的场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耳朵、眼睛、嘴巴、双手等各种感官视觉,给予大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自觉地学习、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

3.信念形成

信念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环节。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基于一定的理论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文化坚定不移地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没有系统的理论认知和深刻的情感共鸣,就无法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难以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为。网络社会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渠道是多样的,速度是迅捷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理想信念尚未形成,他们的情感认知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容易受到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在多种文化中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尤其是面临不同性质文化时,易产生出文化认同的内在紧张感,逐渐弱化马克思主义对其精神世界的影响。要引导大学生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情感上升为理想信念层面,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然而,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必然伴随着不同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和碰撞,伴随着认同主体对不同质文化的认知、比较、鉴别和取舍。信念形成要建立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认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形成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尽量避免教条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或空谈大道理。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重视网络领域中出现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在解答问题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上升为坚定信念。当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内心信念,就能指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选择,反过来又会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二)制度保障是文化认同的外部因素

文化认同的实现不仅需要建构心理认同路径,也要建构制度保障。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网络领域的文化认同是在一定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离不开既定的网络情景。网络不是放任自流、毫无约束的场所,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健全来营造一个良好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因此,要通过建构领导监督、法律保障和激励引导等举措,来推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

1.领导监督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呈现弱约束的状态,网络自由度大幅度提升。较高的自由度带来了较高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危害,各种文化、消息、言论在网络领域中肆无忌惮的传播,时常能混淆视听,出现网络谣言,带来网民思想混乱。在网络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总能找到恰当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递,任何政府部门或组织机构难以对网上所有信息进行筛查、甄别、过滤和管制,更无法控制文化和信息的流向和传播范围。尽管如此,各级政府组织不能放任自流,要承担起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监管,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网络管理,减少不良信息和文化的流传,降低网络不良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有效地领导和监管机制。

事实上,党和政府在大力推进网络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网络领域的文化领导和监管,出台许多规章制度、法律规范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6]党和政府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不能仅依靠强制命令的方式禁止其他文化在网络领域传播,而是要在承认各种文化平等传播的前提下,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形式来引导主流文化健康、良性的发展,在良性竞争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地位。一是网络管理要“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党和政府对网络管理不能采取“命令式”的方式,而应采取“法规式”的方式,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推动文化传播。互联网是需营造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但网络社会决不是无规则、无约束的社会,它说到底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要通过制定符合网络特性的政策法规,禁止违法的、不健康的文化信息传播,及时纠正删除错误的文化信息,唱响文化主旋律和弘扬社会正气,引导民众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选择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遏制违法文化信息的传播。要鼓励民众参与文化建设和监督工作,形成网民自律行为,提高网民素质,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上网习惯。二是要把握网络文化发展规律,加强文化内容建设,提升舆论热点的引导水平。党和政府要有效整合网络文化资源,着眼于网民精神文化需求,倡导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禁止腐朽文化。文化内容选择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利益,要敢于正视社会问题,敢于报道社会问题,敢于引导民众关心社会问题。其实,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高尚全”,也是“细微小”。如果一味在网络上传播高深理论,就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远离马克思主义。如果将马克思主义融入鲜活案例,以现实问题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势必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2.法律保障

法律比政策更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故要以法律法规形式推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当前网络社会的文化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在文化自由传播的同时,各种腐朽文化、色情文化也借机传播,大学生时常显得不知所措。他们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干扰,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上海量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筛选和净化,控制和禁止各种色情内容和其他有危险性信息的传播,给予大学生一个相对纯净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的净化不仅要有过硬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及时删除各种不良的信息,也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行为,明确文化传播的内容。这让大学生在尊重法律中充分展现主体性的同时考虑到网络行为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大学生网民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以法律形式规范互联网和网络行为。美国出台具体法规和法律条文来规范网络行为,如《儿童网上保护法》《公共网络安全法案》等。英国制定法规条文对网络行业和网络文化进行管理。如《3R互联网安全规则》明确了网络提供者的职责分工,消除网络的色情内容和其他有害信息。我国政府注意以法治网,凸显政府的管理功能,用法律法规完善来管理网络社会。当前我国陆续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政策来管理网络,但是现有整个网络法律体系仍滞后于互联网本身发展,主体权责不清、文化管理混乱时常发生。因此,要健全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建立、修正、完善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来稳步推动和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3.激励引导

主流文化认同离不开网民个体的努力,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每个个体都能积极参与到主流文化建设之中。良好的激励引导是引领大学生在网络领域中增进主流文化认同的有力保障。外在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外在激励举措的设置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浏览、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中逐渐理解主流文化,在理解中认同和内化主流文化,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只有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中获得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才能更加调动他们参与主流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良性互动,逐渐养成自觉接受和参与主流文化建设的习惯。网络社会中激励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诸如虚拟货币奖励、实物奖励、积分奖励等。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文化任务,如发帖、学习、评论等,参与到主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参与中逐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逐渐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认同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三、结束语

网络领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认同路径的建构来实现。然而,网络领域文化认同路径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主流文化认同路径,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党的方针政策真正的深入人心,确保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碰撞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引领作用。

[1]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5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美]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3.

[4]覃岚.解释学视野中新闻文本的存在态势[J].当代传播,2011(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猜你喜欢
网民马克思主义情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