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2015-08-15 00:50汪俊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汪俊武

(安徽师范大学人事处,安徽芜湖241003)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快捷化,价值取向选择多元化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选择,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挑战。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中央16号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在政治上,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支持改革开放,理性应对机遇和挑战;关心国家大事,高度评价党和政府的工作,在重大和突发事件中表现出较饱满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1]。在思想上,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以集体主义为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在行动上,他们目标具体明确,关注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关心个人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积累社会经验。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信仰多元化,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化

在当今世界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发生改变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信仰由单一化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没有把参与政治当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某些政治性活动不关心也不感兴趣,更不愿意参加,社会责任感淡化[2]。

(二)理想宏大,现实追求功利,以自我发展为中心

当代的大学生都有报效祖国的宏大理想,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在重大事件中能够表现出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但是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主要的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追求眼前的物质的个人利益,功利主义成分日益增多,自我的权利意识很强,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生活高期望值,自身条件不足,实行能力弱

部分大学生对生活有着超乎实际的高期望值,但自身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意识,受挫能力较差,无法顺利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另外,部分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认同某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在自己具体行动上不一定就能遵守道德规范。在道德认知与行动是否遵守道德规范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存问题的成因

目前,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社会大环境的转型、优越的家庭条件、父母的宠爱中成长。因此,他们现在的思想政治现状是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角度讲,全球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西方文化所反映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大学生。从国内环境角度讲,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深化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变迁。社会更多地关注效率、利润,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很少关注人的精神需求。这个时候,社会的传统思想道德体系和价值规范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丧失原有的社会影响力,而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尚未确立。对新事物最敏感和好奇的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取向、价值观念上趋于多元化发展,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认知和辨别能力,在价值观选择上出现迷茫状态,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从而使得个人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开始在大学生中传播开来。

(二)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细胞,父母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的最初都是在父母的言行中感受父母的关心,模仿着父母的言行和思维感知着生活中的一切,认识这个世界。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主宰着大学生的选择。而且这种影响会让大学生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在时间维度上是长期性的。

当今大学生的家长大多出生于1960年代,自身受教育程度大多较低,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本身就可能存在一些偏见。一方面,他们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期望很高,大部分家长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的大学,更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会导致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3]。另一方面,而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对孩子日常生活照顾上,还停留在“保姆式”照顾。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只是给孩子提供经济保障,而忽略了与孩子情感精神上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引导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这样使得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缺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埋下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三)学校方面的影响

大学是大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场所。目前高校虽然开展“两课”教育,但是高校领导和高校老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不够重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两课”教学方式陈旧刻板,注重理论说教,教学内容空洞生硬而枯燥,与社会实践脱节,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滞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后[4]。

同时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意味着更多的学子能接受高等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但大多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跟不上扩招的需求,尤其是高校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少、覆盖面狭窄、专业水平和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主观因素,对其思想政治状况起到最主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短浅,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又缺乏社会经验,思想上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产生误区,无法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只是一味怨天尤人,而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大学生课外时间增多,上网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对网络的依赖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锻炼和提升,从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脆弱,在应对挫折失败的危机时,无法发挥支持与安慰的功能。

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对策

(一)通过制度保证和舆论的积极引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政府有责任完善健全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社会大环境,以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第二,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正面引导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社会正义,利用道德的约束力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三,要加强电视网络新闻、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各方面人士对其重视,强化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公民认同感,引导公众正确理性地分析社会中的一些如腐败之类的负面事件。

(二)引导健康的网络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途径,在提供沟通和交流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应该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维护网络秩序。其次,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在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并通过网络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再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加强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学生对国内外时事政治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5]。

(三)营造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氛围

父母作为家庭组成的核心成员,其自身的文化和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提高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家庭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培养父母与子女的良好沟通能力,引导父母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过分溺爱孩子,增强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和勇敢应对生活挫折的意识,以此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基本的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的领导层和任课教师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6],从心理上做到尊重和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服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

要营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学风和团结友爱、积极活泼的校园氛围。开展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和娱乐活动,真正把理论与实践以及德、智、体、美全面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精神。

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手段。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感和吸引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改善教学条件,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7],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解释理论。改革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

(五)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8]首先,加强对教师师德的建设。教师的敬业精神、道德修养和政治立场会通过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尚的师德,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其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早认识、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2]。第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学、自然科学、美学及艺术等各方面知识。第四,加强班级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开展就业技能指导和各种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论是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而言都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运用新方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密切合作,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每一个环节,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巨大工程。

[1]何其中.增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效性[J].前沿,2010(10):183-185.

[2]罗建国,危力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7):14 -15.

[3]贺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82-85.

[4]陈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36-37.

[5]王山.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与教育途径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7-32.

[6]初磊,车广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2-14.

[7]汪峰,武艳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安徽省6所高校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09(5):139-144.

[8]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