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中的空白因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5-08-15 00:53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缪德文
学苑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假想大衣孔乙己

江苏省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 缪德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告诉我,巧用教材中的“空白”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巧用课文重点词句中的内涵“空白”,引导学生“扩”想

课文中有许多重点词句字面上看似比较简单,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我们教者如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句的内涵进行扩展性想象,就会使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孔乙己》一课中的外貌描写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等,是课文的重点句,是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高度写照,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最形象的揭示,抓住这些重点句就是抓住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所以我在学生初读后,即让学生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然后联系全文进行“扩”想,学生眼前便浮现出一个身材高大但脸色青白,皱纹间夹着许多伤疤,外穿一件又脏又破,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在众人的嘲笑声和极力争辩中,站在柜台外,排出九文大钱,要了一碟茴香豆,两碗温酒,然后一手抓几个茴香豆,一手端起酒碗,仰起脖子,酒便倒下肚子里去了……接着我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想象作简笔画,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孔乙己这一可怜而又不伦不类狼狈相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分析孔乙己站着喝酒与身上的长衫相矛盾的原因。这样的扩展想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且帮助学生深挖出这一形象的深层社会根源,还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巧用文章情节描写中的思想“空白”,引导学生“补”想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所以对故事情节描写的用笔不能巨细无遗。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以想象与填补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巧用这些“空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变色龙》中有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就是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特征,鲜明地表现主题。然而要体会其表现出的主题,则需要通过对人物细节所能反映出的心理特征进行想象才能达到。为此我抓住这些细节描写所蕴含的心理“空白”,引导学生“补”想。譬如小说中四次描写到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我引导学生根据这四次人物细节描写的不同表现猜想人物的内心活动。课文开头,奥楚蔑洛夫身穿一件新的大衣出场——他一定心里想市民只要看到这个警察大衣就知道他是警察,市民就会吓得无所不从,任他随意搜刮财物;第二次奥楚蔑洛夫脱下大衣,是因为他判错了狗的主人、胆怯得浑身燥热——他当时紧张极了,心想,这条狗怎么是将军家的,吓死我了,让我好好想想怎么办;第三次他又穿上大衣,是因为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正准备处死狗,又有人肯定地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吓得浑身发抖——他心想,啊,差点惹上大祸,太可怕啦!第四次裹紧大衣径自走了,是因为他让将军家的厨师把狗带给了将军哥哥,拍上了将军的马屁——他此时想,也许将军高兴起来要让他官升三级……通过这一系列的补想,学生对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奴才性格特征已经了然于胸了。

三、巧用故事结局中的思维“空白”,引导学生假想

我们教材中还有许多可以诱发学生产生想象的因素,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总给人言已尽而意未穷之感。我们可以巧用这些故事结局中的思维“空白”,引导学生假想。当然这些假想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一定会以原故事的情节为依据,以原故事的主旨为基点,假想得合情合理。

如《窗》一课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的一堵墙”,全文虽到此戛然而止,但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所以我抓住这一诱发因素,引导学生假想。有学生假象:当那位远窗者,处心积虑瞅准时机,终于“体面”地占有了他朝思暮想的“窗口”,并经过一番极为痛苦的挣扎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的一堵墙”,当即气绝而亡;还有学生想象,当“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的一堵墙”,先是失望,渐而想到另一位病者所看到的美好的一切,都是为安慰他而编的故事,对比自己所想所做的一切,致使他病情突然加重,苟延残喘了一夜,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痛苦地死去;还有学生想象,在他发现了这一切后,他为那位靠窗的病人所感动,于是下定决心,让事情大白于天下,他按响了床前的电铃,把病房里所发生的一切告诉医生后羞愧而去,于是才有本小说这个故事。这样的想象即使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还使故事情节进一步戏剧化,主题更加深化——“善”战胜了“恶”。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创新的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急需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想象力是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维度,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努力发掘教材中一切可诱发学生产生想象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假想大衣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知了的大衣
Cartoons
不怕冷的大衣
批判与重构:论作为准防卫过当的假想防卫过当
穿大衣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实与假想
自主品牌建立的“原型化”战略:理论假想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