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蓉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初级中学)
“叮铃铃……”走进教室,定神一听,陈老师这节课上的是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首先教师导入。
师:“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师:听到大家分享的故事,我看到了你们的坚持,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学习一篇克服困难的文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莫顿·亨特。”
PPT 显示:
作者档案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至此,应该说这堂常态课,可以顺利推进到下一个环节——检查生字词,可就在这时一只小手“不合时宜”地举了起来,老师不得不停下脚步,询问他“有事吗?”
“老师,您这里介绍莫顿·亨特只活到56 岁,可是课文中的‘我’当时八岁,第一段说时隔57 年,那至少他要活到65 岁,岁数不对呀!”
“嗡!”的一下,教室里沸腾了。“对呀,对呀!”此起彼伏。
学生在为自己拥有“火眼金睛”而骄傲的同时,眼神中也透露出渴望,他们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标准”的答案。
说实话这时我也在想,陈老师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在我们的焦急等待中,着实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思,陈老师说话了,她说:“呃,它这里写错了,我们不管了,影响不大。”
学生安静下来了,跟着老师进入生字词环节。可是这回却轮到我脑袋直“嗡”了……
……
“叮铃铃……”这堂课终于在老师的预设中“圆满”落幕了!
而我的心却久久未能平静下来,那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就像一粒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我的心湖,虽未能掀起万丈狂澜,却漾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荡漾着,荡漾着……
教师上课的必要环节就是备课,虽然现在网络发达,我们可以下载一些课件,通过加工修改,变成适合自己的东西,但是这个过程还是有自己的心血和思考的,若是不根据学情、教情,随便下载一个课件,然后简单机械地点击鼠标,出示问题,那么我们的备课就太简单了,而此时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断片儿、卡带的现象,所谓“险象迭生”。
说实话,笔者也不知道莫顿·亨特究竟活到多少岁。因为再次修订的人教版教材中已经没有这个信息了,说明这个问题真如陈老师所说影响不大,那么这里只要跟学生说“一般情况下,小说中的‘我’并不等同于作者本人,有些事情也许是作者经历的,然后这个‘我’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加以塑造出来的形象。”老师为这个“影响不大”的问题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也给学生讲授了一些小说的基本常识。
当然笔者还是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莫顿·亨特(1927—1998)。
自然这堂课,我们并不执着于作者到底活了多久。而是这个小小的问题,漾起的层层涟漪,还有那深藏涟漪下的阵阵波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研读文本,吃透文本,否则又怎能授业解惑?不能盲目相信网上的教案和课件,备课不光是备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寻最适合的方法,一些全国优秀赛课教案未必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根据学情,确定目标,然后再找一些资料加以补充完善。
即使是作者岁数这样细枝末节的地方,我们不确定的情况下也要去翻查资料求证,“细节决定成败”,虽没有成败之说,但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老师的话可信吗?”当然我们老师要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而备课时注意到细节,那么就可以减少犯错的几率。
课堂的生成性问题,一直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总在告诉自己,“不要怕生成,要允许课堂有质疑的声音。”可是真的遇到时,我们做到善待问题了吗?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大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们会看到一个别样的他们,因为疑惑有了生成性问题,那便给了老师与学生一次思维碰撞的机会,未必总是火光四射,但至少印象深刻。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光学生在进步,教师在学生的质疑声中也在进步。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宝贵的教育财富。我们不怕摔跤,教育的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疑难杂症”,但是时间和实践总会教给我们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智慧源于课堂,源于学生。
谁说弟子一定不如师,弟子也有贤于师之时,谢谢这些天真的孩子,谢谢他们“不太和谐”的话语,激起我们心中反思的浪花,让我们一直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