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2015-08-15 00:52:54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27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会计制度资产

虞 岚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我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2103 年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是时代对事业单位提升自身财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新的会计制度规范之下,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方法,从而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动

(一)资产部分突出计价和入账管理

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加入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之中,有效的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的价值情况,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产运用效率,便于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管理以及预算的制定等。

(二)负债部分突出了分类管理要求

建立了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的会计科目。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这一科目,将基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公积金费用等分别开列项目,对事业单位的工资核算来说,显得更加细致。

(三)细化收支,规范专项资金核算

事业单位在财政补助收入等各类收入中若有专项资金应按进行明细核算。事业单位发生事业支出和其它支出时,应在“支出经济分类”的科目下进行明细核算,以保证做到专款专用。进一步改进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报表编制说明也进一步对表内各项目和填列方法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说,能够充分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中的财务状况,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会计主体发生转变,更加注重事业单位的效益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运作和资产变化这样的经济运作需要作为事业单位业务的重要问题加以重视,这也要求财务人员改变过去的机械式记录的工作方法,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事业单位的活动之中,更多的对单位的资金运作效率问题和对单位的资金运作规范性的方面来进行考虑。

(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核算与管理方式发生转变

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事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予以了更改,也提出了关于事业单位预算制定的一些方法。这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使其落到实处。

对于支出的分类情况在新会计制度中也被细化了,项目支出被分出来形成了新的项目,各项预算情况的财务管理也被提出,新的事业单位会计规定使事业单位的预算情况更加科学,使其更加易于管理。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对策

(一)树立新型科学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理念

事业单位应当立即树立以新会计制度为本的财务工作观念,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乃至全体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观念,普及相关的新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理念,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

在旧的财务工作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会计事物规范化,制度化,对既有的工作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财务行为的透明程度,让资金能够得到正确的应用,也提高了单位的财务效率。

(二)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严谨真实可靠性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必须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这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良好的成果。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经济活动中资金的管理,以及关于财务部门的监督与审查工作相关的内容,在这方面的制度设定上,要严格根据新会计制度中的岗位分离原则以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岗位责任制来执行,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专业性,也便于管理人员发挥作用,减少工作中的权责不明情况。

要注意的是,不能忽略监督与审查的体系,在财务工作中要加入监督,权力制衡的环节,从而避免错误和舞弊现象发生,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运营和管理规范化

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许多公款挪用和贪污的目标。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点是保证其用途和相关的批准程序正确无误,保证专项资金能够全部的真正的投入到其应当发挥作用的地点。

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需要加强监督与规范化,不仅要符合国家对于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也要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真的落入实处,总而言之就是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行动,对每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长期监督,对于其工作的完成情况也要加入到监督的内容之中。

如果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或者资金的使用效果不良,就要考虑对其使用者加以处罚,从而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正确使用专项资金的意识。

(四)强化财务管理,完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根本目的还是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考虑的更全面,使其科学合理,符合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与规律,同时也要使其严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应当提高对资金运用情况的重视程度,建立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必须是严密而符合相关规范的,既要包括相关规定中的评价条件,也要考虑到本单位的特点。

以从事食品检验的单位作为例子,对于各种专项检测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通过各种专项检测提升相关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并进行相对应的技术投资,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对这投资的效益和成果进行评估时,更多的还是要考虑本单位的自身情况。

(五)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在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受到忽视,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推行,对其也应当加以重视。事业单位在购进资产之前,先要让使用部门对其作用与收益做出衡量,提出采购申请,财务部门列入预算之后再交给规定的采购人员进行采购。根据新会计标准的相关概念,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对于无形资产也应当加以摊销,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来说,还应当更进一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应设置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管理,建立台账和固定资产管理卡片,详细记录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在过去,资产都是由上级拨款购买,随需要而购进。对于其价值的下降情况不受重视,对于其效益也不关注,导致很多固定资产都被闲置或者过度使用而丧失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对资产加强应用的方式,诸如出借或者借入资产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财务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当然也要加强,提高工作的精密性。

四、结语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之中,要注意遵循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从而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做出改进。新会计制度符合时代的进步与经济条件的转换对会计准则的提升要求,解决了许多在事业单位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应当多加学习,提高认识。

[1]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8).

[2]周莉莉.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商2013,(23).

[3]梁结红.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14,(12).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会计制度资产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09:58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 11:50:53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5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