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亮点”解读

2015-08-15 00:47
西藏发展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亮点座谈会西藏

李 霞

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党上下、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刻和西藏各族群众喜迎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在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研究和部署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中央为西藏的发展画出的一条清新“路线图”。会议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

亮点1:西藏“新定位”——“两屏、两地、一通道、一前沿”

会议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斗争的前沿。

解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牢固树立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角度出发,对西藏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新阶段的新定位。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新定位中最大的变化是“一通道”定位,这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中央力推“一带一路”建设的利好消息,为西藏带来了交通、贸易、金融、旅游、能源、物流领域发展的六大机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①“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21世纪的宏伟工程,西藏参与并融入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西藏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外连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内接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等西南、西北诸省,有利于实现互联互通、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共促发展。西藏在沿边开发开放中居于重要地位,参与“一带一路”将有力地促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带建设,在此过程中,将发挥前沿、通道、基地的重要枢纽作用。

自治区此前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融入“一带一路”战略。2014年11月7日的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提出,要科学规划,立足西藏自身发展优势,瞄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结合编制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统筹考虑、相互衔接。在2015年1月18日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5年将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

亮点2:西藏工作“五阶段”特征

会议指出,当前,西藏工作正处在打好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阶段,加紧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保持持续稳定和全面稳定、走向长治久安的关键阶段,聚焦改进作风、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的强化阶段,同时还处在“后达赖”向“达赖后”转变、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尖锐阶段,呈现出新的明显特点。

解读:扶贫脱贫,重在精准发力,要着力找穷根、拔穷根,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建立“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四年来扶贫成果明显。生活在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下的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17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61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区农牧民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49.2%下降至2014年的23.7%。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9月6日发表。

当下,全国各族人民正齐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50年来,虽然西藏的发展速度惊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因为西藏原先的底子太薄、自然条件较差等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相对落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仅为65%,39项指标中综合实现程度低于60%的有18项,尤其是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近30个百分点。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是西藏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这条发展道路,西藏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增长281倍。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高达12.4%。1965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39万元,2014年达到164.75亿元,年均增长高达14.46%,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②同上。

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国家工作全局和西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西藏确定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区明确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区工作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提出建设美丽西藏的目标。1998年和2000年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将青藏高原冻融区列为全国八大生态建设区之一,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将西藏打造成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直以来,西藏统筹发展与环保两个大局,多措并举,引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可持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14个,地市县级24个,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全区已建立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其中,国家级1个。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天然草地面积880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7700万公顷;现有森林1684.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01%。全区森林面积居全国第5位,森林蓄积居全国第1位;全区湿地652.9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31%,并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高等植物6400多种,有212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野生脊椎动物798种,已有125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有196种为西藏特有。③《跨越50年: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http://www.chinatibetnews.com/zhuanti/201508/t20150815_754081.html。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0年间,西藏从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也没有酸雨现象,基本保持了较为自然的原生状态,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亮点3:西藏工作“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

解读:这一重要论断是中央西藏工作大政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新要求。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历来是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把它提升到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重要位置,这是第一次。这是对党的西藏工作思想方法和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凸显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在西藏工作中的重要性,凸显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

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安全涉及国家安全。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对西藏工作战略地位的深刻认识,是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肯定,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没有改变。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是西藏工作的总目标,这是由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西藏工作必须着眼着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核心是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维护西藏的稳定繁荣,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目前,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

亮点4:首次提出“治藏方略”概念:与60年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战略指导思想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在6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解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阐明了党的治藏方略,为我们把握西藏工作大局、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六大方略解决西藏发展问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治藏方略和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这是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概念。有媒体分析指出,对比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内容,此次方略提出较新的表述首先是“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今年中央统战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表述,此前只有“四个认同”,分别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而“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句话的含义虽然在之前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过,但这么明确的表述来自于习近平在2013年参加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的发言。

回首西藏60多年沧桑变化,党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始终是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坚实保障。60余年伟大实践,也是党的治藏方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①1980年3月14日至15日,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发展西藏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作为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1984年2月至3月,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大力发展能源,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发展的部署,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西藏实际的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1994年7月20日至23日,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要求,同时,做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要决策;2001年6月25日至27日,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在西藏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010年1月18日至20日,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写入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及时出台政策举措,推进西藏发展和稳定。从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从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到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认同的清晰认识,从弘扬“老西藏精神”到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建设,既是对治藏经验的深刻总结,也对做好新形势下西藏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实践方向。

亮点5: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会议明确指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就业第一、教育优先的原则,坚持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基础上,发挥西藏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优势,以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改革开放、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为途径,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向全面小康,推进民生显著改善、走向人民生活富裕幸福,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走向生态全面改善。

解读: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西藏工作,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就曾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现在,西藏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首先就要切实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既着力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又着力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汇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西藏发展进步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应该清醒看到,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西藏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必须把解决困难群众脱贫问题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突出的任务,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

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必须从西藏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盲目攀比。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与先前所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比,更具科学发展观思维,更符合西藏的具体实际,更贴近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确保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亮点6:进一步准确定性十四世达赖“五顶帽子”

会议指出,十四世达赖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是在西藏制造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阻挠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碍,是披着宗教外衣祸藏乱教的政客。

解读:与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的定性十四世达赖“四顶帽子”相比,这次会议更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世达赖是“披着宗教外衣祸藏乱教的政客”的身份。

经过西藏各族人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团结奋斗,西藏已经走上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长期流亡海外、代表封建农奴主阶级残余势力的十四世达赖集团,出于“西藏独立”的政治目的和对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眷恋,不仅从来对西藏的发展进步视而不见,而且还极力抹杀西藏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试图否定西藏走上的正确道路。多年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在兜售“中间道路”时,总是借“和平”、“非暴力”等时髦话语来粉饰自己,掩盖其暴力和武装的本质,造成“慈善”假象,骗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在“和平”、“非暴力”等充满温情字眼的背后,人们不难发现,自1959年发动武装叛乱以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始终是暴力和“非暴力”两手并用,借“非暴力”之名行暴力之实。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特殊矛盾依然是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始终是影响西藏和其他藏区稳定的主要根源。我们必须深刻深刻认识十四世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深刻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反分裂斗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

西藏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稳定、反对动乱,西藏才会有光明前途。

猜你喜欢
亮点座谈会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