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

2015-08-15 00:47
西藏发展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梦想

施 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我是谁”、“依靠谁”、“相信谁”、“为了谁”等根本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指明了新方向。

一、关于人民是认识主体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认识主体地位。认识主体是人,但又不是简单的个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的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自身地位、能力和价值的认识是自觉的和能动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1],这种认识活动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先知后行、以思率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促进认识的深化。“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

只有在思想上同心,才能在行动上同行,共识越大,阻力就越小。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利益分化、社会思潮多样化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无论是中国梦还是“四个全面”,本质上都是以自觉性和目的性为特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重大实践活动,首先需要我们形成对实践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践对象的目标和方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同样具有反作用。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它担负着认识客体向观念转化、观念又向实践转化的任务,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人的实践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迫切需要深入解放思想,迫切需要凝聚共识,迫切需要树立人民主人翁意识。凝聚共识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主要表现在要凝聚利益共识、改革共识和价值共识。

(一)用中国梦凝聚利益共识

中国梦是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利益追求。“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中国梦本质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把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梦既不同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梦,也不同于以地区保护主义为核心的欧洲梦,而是人类和平梦、幸福和谐梦,自提出之日起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必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了人民的利益共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梦想,梦想是一种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梦想、一个民族的进步需要梦想,一个国家的富强更是离不开梦想。中国梦内涵着一个逻辑前提:要实现梦想,首先就要敢于梦想。梦想是什么?一般来说,梦想就是理想。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人说梦想就是做梦都在想。尽管在一些比较现实的人看来,梦想似乎意味着空想,做白日梦,甚至是痴心妄想,但是,没有梦想的人是没有资格嘲笑有梦想的人的,理由很简单,有梦想意味着起码“敢想”,而没有梦想则意味着“想都不敢想”。在很多时候,梦想有多远,前进的路就会有多远,树立远大的理想一直以来都是受人称颂的,成功往往要以梦想为前提,有梦想就有希望,没有梦想才是可悲的。人人都有一个梦想,中国梦准确地抓住了共同利益这个核心,以巨大的包容性把每个人实现人生梦想的意识、希望与激情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任何等待、观望的做法态度,任何把自己脱离于中国梦伟大实践的思想观念,都不利于梦想的实现,中国梦为人民描绘了美好的前景,“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

(二)用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改革共识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要达成共识就越来越难。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益格局的变动和调整,一些人会由过去改革的支持者成为阻碍者,甚至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回顾近年来的改革,为什么会那么难?甚至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也难以推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难以达成共识。改革需要巨大的信心和决心,三十多年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道德领域滑坡,公平正义缺失,一些群体在作出重大牺牲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于是产生了被剥夺感和迷茫失望的心理。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是人民普遍的愿望,人民自下而上掀起的改革巨浪汇聚成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蓬勃伟力,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就在于广泛达成改革共识、齐心协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为主要精髓的改革目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唤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共识。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

思想领域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错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思想整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晶,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向前最持久和最深层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它与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的“普世价值”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这些都是影响到实践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务必要在宣传和普及上讲清楚,从而达成社会共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要克服形形色色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要消除人际关系功利化、社会成员原子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

二、关于人民是实践主体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针对黑格尔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列宁说:“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对于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而言,人民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直接的参与者,责任的承担者。

(一)实干铸就中国梦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干,中国梦无异于画饼充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类文明,为梦想而奋斗,其表现形式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更需要平凡的劳动、无私的奉献。做梦容易,但圆梦难,如果只有梦想,而不用汗水去浇灌,那再好的梦想也无法编织成美丽的花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实现中国梦,唯有百折不挠,唯有艰苦奋斗。在追梦的路上,会有成功,也有失败,只有通过实干,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方法途径、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才能离梦想越来越近,只有全体中华儿女辛勤劳动,才能形成磅礴力量,推动着中华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必须把人民组织起来,求真务实,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辛勤劳动。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改革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这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9]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一路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道路可走,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前所未有,在改革走到深水区、面临涉险滩的关键时刻,越发需要站稳群众立场,把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摸清情况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方向对策,切实避免改革停滞不前,被既得利益集团所绑架。任何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的做法,必然会造成主观与客观的脱离,导致决策失误,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

(三)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宪法至上,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要受法律的约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才能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大力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知法、用法、守法,只有让人民成为法治的主人,公平正义的阳光才会普照神州大地。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倘若空有法律万千却不被认同,潜规则盛行,法典便如同废纸,法治的荒漠将永远长不成绿洲;倘若没有法治理念,什么责任都推给政府,怨气之大,娇气之大,说明法治距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很遥远。

三、关于人民是价值主体的思想

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理应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来自人民,理应服务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执政为了谁?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人民,党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人民摆脱剥削创造了条件,从为人民服务到共同富裕,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再到习近平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保障人民利益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一)高度关注民生

我们党历来强调要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常都是很现实的,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所有这些,既是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关系国家持续发展、凝聚人心力量、影响社会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一个执政党如果不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必将无法体会群众的疾苦,就必然会脱离群众。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是必须看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房价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方面与群众需求还不适应,离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需解决,民生问题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把民生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强调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人民主体具有法理性和尊严性,宪法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守护神,如果不把人民主体地位、权利写进宪法并认真落实,人民主体就是易变的、不稳定的,难免沦为抽象口号。离开宪法和法律至上谈人民利益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空洞的。依法治国必须使宪法有足够的尊严和权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意志的最高体现,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在这些基本制度上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人民有权利,宪法也才有权威,这些制度体制也才能够得到深入贯彻。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只有真正享有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才能以主人翁的身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主体地位也才能够落到实处。必须坚决纠正各种损害人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程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要增加工人、农民人大代表的比例,探索人大代表与人民沟通联系的工作机制,使人大真正成为反应人民呼声、行使立法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利。

(三)文艺要以服务人民为导向

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为发达的物质财富,还要创造出反映社会主义本质,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先进文化。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我们的时代永远需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陶冶人、鼓舞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生活、体现时代特色、弘扬社会正能量。文艺创作在导向上为谁服务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如果脱离人民,难免苍白无力、孤芳自赏,如果以市场为导向,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如果以娱乐主义为宗旨,就是低级和庸俗。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性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只有深入人民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创造出贴近人民、生动活泼并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四)坚持群众路线要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成效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保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是党贯彻落实人民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风”问题的实质就是脱离人民,也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执政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也才会把你放在心上,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楷模为人民奉献了一辈子,人民就把他们记在心里一辈子。当官做老爷,欺上瞒下,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历来都为人民所深恶痛绝,也为党的根本宗旨水火不容。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不可否认,党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但坚持群众路线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而不是反过来由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群众。经常深入基层了没有?人民长期反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没有?党风政风根本好转了没有?这些问题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寻找答案,人民有最切身的感受和最真实的声音,所以,人民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者。如果说人民实践反映的是民力,那么人民评价反映的就是民心向背、社情民意。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的工作做得如何,人民最有发言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73.

[3][4][5][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40、163、2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7]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7.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猜你喜欢
梦想
《放飞梦想》
如此梦想
梦想,再启航
小梦想
那些坚持着梦想的人,活该成功
梦想
梦想
保持了25年的梦想
“不切实际”的梦想也有可能实现
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