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15年要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要全面推开。
公立医院改革到底存在着多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意见》列出的26点改革意见来看,或许也可以将之看作是26个问题的细化表述。如此多的改革领域,一方面说明中央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巨大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医改任务本身之艰巨。
在改革中,解决医患关系的混乱,不在于着力医生或者患者哪一方,而在于政府角色的重新设计。《意见》第6点明确表示要落实公立医院的自主权,鼓励实施院长聘任制。同时,从2017年起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对于资产多元化、实行托管的公立医院以及医疗联合体等可在医院层面成立理事会。换言之,政府变成资源的供给者和监管者,但不能直接介入医院的运行。从身兼运动员和裁判员退回到裁判员的位置,而不能再越位“兼职”,这是未来改革的重要保障。
政府的越位问题,既有政策实施的惯性,也有具体的利益牵连。要斩断其中的瓜葛,恐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是,这是必须要走下去的一条路。包括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改革,如果不能确保政府的中立性地位,那么资本将会退缩抑或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医改的要点繁多,任务繁重,政府因为掌握巨大资源,同时又背负重大责任和期许,所以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值得提醒的是,现有的医改政策既要能够消除此前不公平的制度影响,又要对未来的变化留出改革空间。公共品的提供,其核心在于公平与效率,如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能够在改革中发挥更大效应,那么我们今天的顶层设计就要腾出足够的空间。可以预见,保持中立的政府,为新兴的改革力量提供更多的政策便利而不是阻碍,这是未来改革能否走出一片新天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