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学者的新疆考察研究和新疆考察实录评述

2015-08-15 00:53马大正
西部蒙古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疆研究

马大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732)

一、有关综论新疆考察的文与书

马大正《有清一代新疆考察述论》①马大正等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和《20世纪新疆考察述论》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概论了自康熙以来迄止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和其他人物在新疆的考察活动。前文指出了有清一代考察的历史功绩有六:

一是,考察者既是实践者又是亲历者,他们是所记述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同时代人,因此所记所述都是第一手史料,值得今天研究者重视,尤其是行纪中对所经历之地的现场描述,实是地方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资料。

二是,考察者对新疆时政的评议,特别是同治、光绪年后对新疆时政弊病的评议和治新之策的论说,从一个侧面可使人们了解清政府治新政策成功与失误的演变历程,从中还可体味到国力兴盛和边疆稳定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三是,社会经济,特别是林则徐南疆勘垦调查,对于发展新疆农业起了促进作用,于今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四是,民俗民情是考察者记述的重点之一,这对多民族聚居的新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国情知识的积累。

五是,地图的测绘和沿边的巡查,对后人的工作具有不容低估的奠基意义。

六是,众多考察者足迹遍及天山南北、昆仑山麓、帕米尔高原,他们的行纪反映了新疆交通发展的历史进程。

后文指出,综观百年来的新疆发展历程,可发现三点带规律性的共同点:一是“新疆考察的成败得失始终与中国的国运、国势密切相关”;二是新疆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组织是“新疆考察兴衰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三是“20世纪中国学者在新疆的考察经历了一个继承、开创和发展的过程”。

尚季芳《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考察家及其著作述评》则从整个西北地区范围对在民族危机和“开发西北”的呼声下,一大批中国考察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到包括新疆在内的广大西北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对当时西北的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详细记载和精确的剖析,为人们认识西北、开发西北起了很重要的先导作用。文章指出:“根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和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部的一些资料,笔者统计国民政府时期到西北的考察家共有100多人,著作有85种,当然实际数字远不止此。这些考察家里面,有政府官员、地质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边疆工作者,等等。他们的著作涉及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按书名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含有‘西北’二字命名的著作。如林竞《西北丛编》,陈赓亚《西北视察记》,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林鹏侠《西北行》等。需要明确的是这些书里面的西北范围并不是专指今天的陕、甘、宁、青、新,有时候范围扩大到绥远、察哈尔等地,有时候范围缩小,仅涉及一省或数省。

“第二类是有关陕、甘、宁、青、新的著作。如写陕西的有陕西省实业考察团编的《陕西省实业考察》,张继曾《陕南游纵》等;写甘肃的有王志文《甘肃省西南部边区考察记》,聂守仁《甘肃省大通县风土调查录》,程先甲《游陇集》等;写宁夏的有叶祖灏《宁夏纪要》,范长江《塞上行》等;写青海的有周希武《玉树土司调查记》,曹瑞荣《青海旅行记》,杨希尧《青海风土记》等;写新疆的有谢彬《新疆游记》,吴蔼辰《新疆纪游》,王应榆《伊犁视察记》等。同样,这些著作不仅仅写某一省,大部分是以一省为主,兼及其他省的一些情况。

“第三类是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著作。如光白《回族同胞的生活与风俗》,兰生智《蒙古人的生活特质》,潘凌云《拉卜楞寺与喇嘛生活》等。

“第四类是有关文学艺术的著作。如研究西北‘花儿’的专家张亚雄的名著《花儿集》,研究西北民歌的专家于式玉、王文华的《西北民歌》,还有孟述祖的《西北花絮》等。

“综观这些著作,它们从不同侧面勾勒出西北的概况,大部分著作以游记的形式表达,文字优美,语言平实,内容深刻。今天看来,这些著作仍有很大的社会价值。”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期。

新世纪以来,两本有关新疆考察史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先后问世。

一是,王嵘《西域探险史》②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这是一部专写中国人的西域探险史,从先秦到清朝,涉及人物有周穆王、张骞、冯嫽、班超、法显、宋云、玄奘、岑参、王延德、邱处机、陈诚、祁韵士、徐松、林则徐、左宗棠等。全书30万字。这是作者只完成上半部的绝笔,我猜想,下半部将是外国探险家的新疆探险,惜未能完成而驾鹤西归,殊为可惜。

二是,丁笃本《中亚探险史》,全书43万字,叙述的地域空间是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③作者界定:“本书中的中亚包括:阴山——贺兰山——黄河以西的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四省区的西北部和新疆全部,蒙古国西部、中亚五个共和国、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克什米尔以及巴基斯坦的北端”,第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时间跨度上起远古时代,下迄新中国成立前。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在中亚地区开展探险、旅行与考察活动,对中国人活动多有介绍,而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在中亚地区所从事的探险考察活动和发现成果,对欧洲及俄国探险家与发现者的介绍占的比重最大。所涉中外相关人物有: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谢苗诺夫、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阿特金逊、罗伯特·沙敖、扬哈斯本、邦瓦洛特、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马达汉、大谷光瑞、华尔纳等等。

二、中国学者的新疆考察实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历史揭开了全新一页,储安平、蒲熙修《新疆新观察》可称之为是“对新疆新时期的即时报道”。本书编者杨镰将储安平的《新疆新面貌》(《新疆旅行通讯集》)与蒲熙修的《新疆纪行》合汇成集,指出:“这两本通讯集是率先对和平解放之后的新疆作出的调研,并且以独特的视角报导基层情况的纪实工作。同时,它们反映出当时中国的两大强势媒体《新观察》杂志与《文汇报》对新疆的特别关注,对新疆位置的认同”。①第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本书系“西域探险考察大系”选题之一。

自此之后,整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疆内疆外学人、记者等在新疆进行各类主题的社会调查、科学考察持续不断,但见著于公开发表的文章尚少。郝时远主编《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收集了参加20世纪50—60年代全国民族大调查的学者撰写的调查工作回忆文章43篇。涉及云南、广西、四川、海南、福建、西藏、新疆、黑龙江等边疆地区的民族调查。真如主编郝时远在“前言”所坦言:“时过境迁,虽然今天从事民族研究的中青年学人,谁都知道50年代的民族调查,谁都知道‘三套丛书’或‘五套丛书’,谁都会从这本书的作者中找到自己所熟悉或知道的名字并联想到他们的学术著述。但是,我敢说,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及其所代表的那一代民族工作者学术经历中的艰辛过程及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和献身精神”。“谨以此书铭记所有参加过50年代民族调查的前辈学人及其合作者,为中国民族研究事业和民族工作作出的贡献”。本书涉新疆民族调查有6篇,它们是:谷苞《新疆社会历史调查的一些情况、体会和教训》、纪大椿《新疆察布克尔调查散记》、刘锡凎《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周宝钰《难忘的岁月——记我在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学习和工作》,陈宗振《突厥语族语言调查琐忆》,陈鹏《我陪苏联专家播语言调查》。关于对这些考察活动进行学术评述和研究的作品更少。

(一)四套由学人撰写的考察纪丛书

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对外国探险家新疆探察研究的展开,学界痛感中国学者的新疆探察实践成了研究中被遗忘一角的现状,开始着力组织新疆探察学者撰写回忆录性的考察记,并取得了成功,引起学界关注,并渐成风气。

这方面较成功的有如下四套丛书:

一是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探察丛书”,1997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由中国学者撰写自己边疆考察实录的丛书,正如丛书的介绍词言:“专家学者的考察散记,边陲僻地的探险亲历”。丛书迄止2001年,共出书12种。其中涉新疆探察的有马大正《天山问穹庐》,王嵘《无声的塔克拉玛干》,涉东北边疆的有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魏国忠等《谜中王国探秘》,顾德清《探访兴安岭猎民生活日记》;涉北部边疆的有:盖之庸《叩开辽墓地宫之门》,盖山林《草原寻梦》;涉西北边疆的有:白滨《寻找被遗忘的王朝》;涉西南边疆(含西藏)的有:汪守生《西南访古卅五年》,黄光成《大江跨境的回眸》,曹成章《版纳絮语》,李坚尚《喜马拉雅寻觅》。丛书主编马大正在丛书献辞中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一册《亚洲腹地旅行记》曾倾到了几代中外读者。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的边疆探察实践远远超越了前辈,众多研究成果世人瞩目。出版一套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边疆探察实录,由此描述一个历史和未来沟通的文化景观,进行一番具有文化色彩的哲学思辨,传递一种文化考察的信息。总之,让中国学者几十年埋头边疆探察工作中所经历的发现的快乐,田野作业的艰苦、奇观、险情、趣事以及他们的感慨和思考,通过主观的视角,以旅行记、日记、随笔加照片的形式讲述给读者,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地理学诸方面的知识,让鲜为人知的专业研究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这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套由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著作”。

二是,马大正主编“边地文化探踪丛书”,2000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实际是“中国边疆探察丛书”的孪生兄弟,共出书5种,三种是新疆探察题材:胡文康、王炳华《罗布泊——一个正在解开的谜》,胡文康《走进塔克拉玛干》,齐东方《走进死亡之海》;另外二种是唐戈《在森林在草原》,马大正《海角寻古今》。丛书主编马大正在《写在前面》明言:

“《边地文化探踪》丛书,之所以定名边地,除了习惯上的边疆地区外,还将包括青海、宁夏、贵州等极具特色的边远之地;而文化探踪的定名,意在突出考察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学者背景,以与漂泊探险的实践者和相关作品相区别。

“《边疆文化探踪》丛书将邀请当代具有边疆文化探察亲身经历的学者参加撰写工作。

“我们希望《边地文化探踪》丛书不仅成为致力于边地文化考察实践者共同的园地,也能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所喜爱。

“让学术走入大众,让大众了解学术。

“让文化充满雅趣,让大众在雅趣熏陶下揭谜心醉”。

三是,马大正主编“走进中国西部的探险家”系列丛书。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马大正在丛书的“序”中坦言:“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部的考察活动,曾是帝国主义侵华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每想到这一时期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部考察时无视中国主权、私挖文物,偷猎珍稀动物的行径,总有一种民族感情受到莫大伤害的耻辱感。

“对此,我们不会忘记,也不应忘记!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外国探险家们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他们为追求自身目标所体现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以及他们的考察实录和考察成果,均无一例外地成为可供后人借鉴、研究、评述的历史遗产”。

这就是本套丛书立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丛书”以个人立传、重点评介传主走进中国西部的考察经历,兼及传主的成长过程和晚年生活,使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全景式了解。丛书是一套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依托的知识性评传,评价人物时坚持两点论。一切从当时历史实际出发,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对传主既不美化,也不妖魔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丛书”包括六册:《斯文·赫定》、《斯坦因》、《马达汉》、《普尔热瓦斯基》、《橘瑞超》、《黄文弼》,惜《黄文弼》一册因故未能成稿而付阙。

四是,杨镰主编“中国西部探险丛书”,1999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共出书4种:夏训诚、胡文康《与彭加木同行》,林梅树《楼兰——一个世纪之谜的解析》,皇国金《罗布泊之谜》,杨镰《最后的罗布人》。主编杨镰在题为《走进新世纪——“中国西部探险丛书”缘起》的编后记中明言:

“这是一部以探险与发现,历史与现实,知识与趣味,深刻与曲折并重的丛书。

“为体现这一特色,我们特邀请在同一领域有研究、有影响的学者执笔撰写每一部书稿。这些作者不但是近年来坚持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的前沿位置的专家,学术活动相当活跃,有相关的专著、论文发表,而且都是多次亲身到中国西部从事探险考察的亲历者,甚至可以说本人就是当代的中国西部探险家。他们所写的,不但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也有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丰富感受。在中国西部这个贯穿古今的宏大背景下,充分体现了每一位作者的学术个性、治学特点和生活道路。换句话说,这是由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写给广大读者的书。而他们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都融入到字里行间。我们提倡作者表现独特的思考,并从不同的视角来深化这一共同的主题。”丛书作者中胡文康还著有《天山地图》①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林梅树还著有《寻找楼兰王国》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探察实录类作品。

(二)四位学人所写的考察纪综述

除上述四套丛书外,还有四位边疆考察者撰写的学术考察值得注意。

一是,穆舜英。穆舜英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同年赴新疆从事考古研究,历四十年。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闯入“死亡之海”罗布泊,进入楼兰地区进行探险考察的女考古学家。在其所著《寻找楼兰:一个世纪的发现》一书中,“生与死的楼兰——历史回眸”是一位历史学家所写的楼兰简史;“经行者的足迹——20世纪初的探险”则是一位考古学家对楼兰探险史的回溯和评议。而本书最有价值,也是最吸引读者的是“去楼兰——寻找失落的文明”,在这里作者详述了1979 年6 月、11 月和1980年3—4月三次考察罗布泊、寻找神秘王国楼兰的奇异经历。正是在1980年3—4月考察中发现了轰动中外的“楼兰美女”。穆舜英在书中回忆道:“参加挖掘的人员主要是考古所人员,有艾尔肯、伊弟利斯以及我,刘玉生负责摄影,司机陈树德也来帮忙。”“这是一具女性干尸,保存完好。古尸面目清秀,瘦削的脸庞上有一尖尖的下颏,深且微闭,鼻子直而尖,薄薄的嘴唇紧闭着,身长约有1.50米。古尸的皮肤、指甲、毛发保存完好,皮肤呈褐色,蓬松地散披在肩上。据我国从事古人类学的研究的学者初步鉴定,这具古尸具有雅利安人种的特征,据此判断,死者生前应是我国古代一位少数民族妇女。”“这具女性古尸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单位测定,死亡年龄约在40—45岁之间,生前是一个强壮的中年妇女。世称‘楼兰美女’”。③第47—4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二是,王炳华。王炳华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赴新疆从事考古研究,历四十年,足迹及于天山南北、葱岭东西、塔克拉玛干沙漠内外。曾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天山生殖崇拜岩画》、《吐鲁番古代文明》、《新疆古尸》、《西域考古历史论集》、《西域考古文存》等。王炳华还撰写自己的新疆考古实录、散记。主要有:《新疆考古散记》④中华书局,2007年。、《沧桑楼兰——罗布淖尔考古大发现》⑤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⑥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悬念楼兰——精绝》⑦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原始思维化石——呼图壁生殖崇拜岩刻》⑧商务印书馆,2014年。。上述均是以作者第一人称的视角撰写的考察实录。作者在《新疆考古散记》序中对自己的考古生涯有一段自述:“这40年中,足迹所及,真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到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实际进入了前去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大坂、峡谷;也曾在海平面以下的吐鲁番地,访古问今。在罗布淖尔荒原上,不断寻找,终于捕捉到了4000年前古代罗布淖尔土著居民葬身的古墓沟,重新找到了小河古墓沟,旅游业者形象称之为‘太阳墓’;小河,当地维吾尔族称之是埋葬着一千口棺材的魔幻葬穴。在哈密五堡的戈壁上,寻觅到了一大片青铜时代的墓地,由此揭开了哈密绿洲现代考古的篇页,这里出土的精美毛织物,至今仍是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谜团。在人迹罕至的天山腹地,发现了古代先民祈求生殖繁衍能力的原始宗教圣地——康家石门子岩刻。同样是在天山深处,认真观察了至今依然屹立、傲视远近的唐代鸜鹆镇戍堡,它控扼吐鲁番进出天山的咽喉。在阿勒泰山深处的岩洞中,与易漫白、王明哲一道,寻找到了一万年前古人进行祈祷、渴望围猎有获的彩色壁画;还在阿勒泰山前一起发掘了克尔木齐石棺古冢。俄罗斯考古学家认为它是解开南西伯利亚与准噶尔盆地古代文明之谜的钥匙。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古冢,同样捕捉到古代文献中不见一点痕迹的历史生活鸿爪。塔克拉玛干沙漠尼雅河流域,只是为了一探古代精绝居民的来龙去脉,从昆仑山口到沙漠腹地,曾经有幸踏沙7年。帕米尔东麓的佛教圣迹、克里雅河古人留下的灌溉渠系,米兰河畔的伊循屯地、楼兰城地下的早期文化遗存、天山北麓峡谷中的汉代关戍……,这40年中,确实,可以无愧说,生命没有虚度:在新疆考古这一园地中,不少点,是因着我和一些同事的汗水,才得可能呈现在世人面前,填补了既往的空白,书写了新的考古、历史篇章。”①王炳华《新疆访古散记》第2—3页,第2页。而所有这一切,作者“用轻松的一点的文字”,用散文的体裁,通过考察实录的形式,介绍相关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实际是同样存在社会需要,值得专业研究人员去做的”。②同上。

三是,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是元代文学史和西部探险考察史,在后一领域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不仅整理、著文点评大量中外探险家考察的文献,而且亲自踏勘新疆秘境,并撰写了引人入胜的考察实录。他所著《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综述了中外探险家在新疆进行探险考察活动,所涉及的时段,以20世纪前期为主。据作者自述:“本书与一些同类著作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注重人物的活动;二,不忽略细节。从有了写作契机,我就希望书中的人物不同于史传的传主,而如同一部场面恢宏的历史小说的各种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是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有相应的文献依据,没有虚构成分”。③“导语”,第1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按,本书初版。1995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书名为《荒漠独行——寻找失落的文明》。而对所涉形形色色的中外探险家们,作者认为:“不论赞成,还是贬斥,只要你想了解认识新疆和中国西部,就不可能无视他们的存在。”④同上。他撰写的个人考察实录,依我所读有:《发现西部》⑤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云游塔里木》⑥同上。、《发现新疆——寻找失落的绿洲文明》⑦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最后的罗布人》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按本书初版于1995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守望绿洲》⑨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黑戈壁》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按本书初版2005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等。还编著了《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⑪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杨镰新疆考察既有孤身独行,也有结队而行。199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与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联合组织的“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学术考察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学术考察,杨镰是考察队队长之一,王嵘在其《无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⑫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一书中对作为考察队队长杨镰有生动的记述。在马大正主编《塔克拉玛干考察纪实》⑬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一书中也可找到杨镰在此次考察活动中的踪迹。2006年杨镰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罗布泊探险科考队”队长,在杨匡满《罗布泊的太阳等我回家》一文中尽显其风采!⑭杨匡满《一个人的冒险》第1—33页。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杨镰在其学术回忆录《在书山与瀚海之间》对自己的西域考察与研究学术生涯列了如下三个专题:新疆探险与发现,“新疆绿洲文明”国情调研,地平线上的绿洲。作者在跋语中这样总结自己的研究生涯:“在我,新疆并不遥远,北京也从无‘象牙塔’。我是以‘发现’为立足点,将古代文献研究和新疆人文地理与探险考察联系起来。无论是小河、老阿不旦、通古孜巴斯特……,它们的立足点都是‘发现’。而‘发现’是以文献(古今中外)与抵达实地的现场感为共同支撑。文献,必不可少的工作离不开推导来源。亲临实地,则是对文献的补充与加深理解”。①第216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

四是本文作者马大正,我本人。

由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工作的需要,做为中国边疆研究史的有机组成,新疆考察史研究进入我的研究范围。20世纪90年代,我先后撰写了《20世纪新疆考察研究》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和《有清一代的新疆考察》③刊于《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也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对中国边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其中新疆是去得最多的一个边疆地区。

2012年曾撰文《我的新疆考察与研究》④《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一文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小结。

1.新疆考察的基本概况

其一,自1981年以来,迄止2014年12月,33年间我共去了新疆56次;

其二,新疆共有33个边境县,我走马观花到了其中27个县,当然已去过的27个县中,30余年间有的去过不只一次,二次,甚至是五次、六次,我目睹了30余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三,新疆的口岸我去了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现在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境最大的公路口岸,我第一次去是1986年;博尔塔拉州的阿拉山口口岸,我第一次去是1982年。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塘口岸;中国跟巴基斯坦交接的红其拉甫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00米,1995年在红其拉甫口岸,充分体验到这个口岸自然条件的恶劣和中国跟巴基斯坦两国关系的友好,真是感触很深,我们在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00米的界碑前待了有将近一个小时,正好遇上巴基斯坦巡逻的边防军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太友好了。还有就是跟蒙古国交接的塔克什肯口岸,塔克什肯口岸在青河县。上述几个新疆比较大的口岸,我去了不止一次。从这些口岸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国家的30余年的经济实力的变化、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边贸活动的展开的一个发展脉络。

其四,我有幸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断断续续地车行走圆了一圈,涉及的大小城市有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阿克陶、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皮山、墨玉、和田、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而且1992年我还曾沿和田河床由北向南穿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深处的麻扎塔格古成堡遗址有过一夜宿营的经历。

其五,边境线。边境一线我走得不太多,我曾从塔城出发,沿着边境线,从塔城到了博尔塔拉州的博乐市。博尔塔拉州的384公里的边境线,我基本上都走了,到了它最西端的卡昝边防卡,海拔3700米。这是我们从地图上来看是最西端。另外在伊犁,我沿着伊犁的察布查尔县的边境线走过不止一次,实感了哈萨克族护边员对国家的忠诚。

其六,新疆周边有8个邻国。我去了5个国家,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我到哈萨克斯坦的时候,还专门到巴尔喀什湖的南角,咱们外交部文件说,过去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以后给俄国割走了。我们从阿拉木图到那里去看看。而位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东南角察林河畔,又是土尔扈特回归以后,跟清朝政府的巡逻部队见面的地方,这也很有历史感。另外,我们还沿着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转了一圈,伊塞克湖就是过去历史上的热海,这个地方确实是自然条件非常好。有实感跟没有实感是不一样的。

2.新疆考察的四个重点

自1981年我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迄今已有三十余年了,我的新疆考察是与我的新疆研究同步推进的,三十年余年研究未间断,故三十余年间新疆考察也未停止。与我所研究的内容有关,我的新疆考察大体上是围绕着如下四个研究方向展开的。

一是,围绕新疆蒙古族研究展开的考察。新疆蒙古族包括卫拉特蒙古和察哈尔蒙古两部分。我开始涉足新疆研究,就是研究卫拉特蒙古,1981年完成了《准噶尔史略》一书,这是一本集体著作,198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时过20余年,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予以再版,也就是说本书的学术价值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这是对研究者最高的奖励。

围绕着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的展开,1982年我们组织了“新疆蒙古族社会历史考察”,考察了新疆蒙古族主要聚居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和硕县、和静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等,还专门踏访了天鹅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的奇艳景色,领略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沃美自然条件,行程5000余公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对卫拉特蒙古社会历史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考察,我曾以此次考察为基本线索,撰写了《天山问穹庐》一书。

通过考察推动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从学术角度言有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收集到托忒文文献有十余种之多,对于历史研究来说,这是一批十分重要的原始文献,考察结束后我们组织力量将这批托忒文文献进行汉译,并以此为线索,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又搜集到一批清代顺治年间的托忒文档案,所有这一切无疑大有利于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的深化。

其二,在考察中发现了一些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对于我们历史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比如说在土尔扈特东归时,有个非常重要的喇嘛,叫罗布藏丹增(洛桑丹增)。这个喇嘛在土尔扈特蒙古东归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是东归的领导核心的成员。可是这个人物,我们从史书上来看,从汉文档案中来看,卫拉特蒙古回来以后,所有的东归首领们都受封了,就这个喇嘛从史料上消失了,但是这个人物实际上没有消失。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满文档案的查阅,把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他回归以后的生活情况基本上复原了。而这个复原的工作的起点,就是我们这次考察。因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巩乃斯,发现了一个已经在文革中间被毁的喇嘛庙的遗址。我们去的时候这个喇嘛庙正在酝酿要恢复重建,我们找到了这个喇嘛庙的原来主持的活佛。他告诉我们,东归时的罗布藏丹增原是这个庙的主持,还向我们提供了藏文的昂嘉活佛的世系谱。回到北京后,我们就顺着这个线索,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去找有关的满文的档案。最后才弄明白,回来以后乾隆皇帝不让他参与政治活动,让他回归宗教,给他建了个喇嘛庙,也不让他回新疆。当时乾隆皇帝实际上对回归的土尔扈特还不是很放心。所以他把这个政治人物,他们的精神领袖给留在北京了,没让他回去。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不光是把东归中间的这么一个重要的领袖人物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当时清朝的治边政策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我据此撰写了《罗卜藏扎尔桑史事述叙》①《民族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7年。获得学界同仁的好评。

其三,通过这次考察以后,结识了很多蒙古族朋友。认识他们,有助于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考虑问题更全面了。这是我长期从事民族史、边疆史研究中间的一个很深的体会。凡是研究过民族史的,或者涉及到边疆史研究的学者,跟研究断代史的学者看问题,发现问题的视角不完全一样,对一个问题的反应,对现实中间的一些涉及到民族边疆问题的反应,对历史上的涉及到民族边疆问题认识不完全一样。所以会不一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研究民族边疆的学者们,他们多少都有和民族的同行们交流的机会,从各民族的同行中间的一些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中间得到启发。从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来看,长期以来就把所有的卫拉特蒙古那些历史人物,凡是反对清朝的统统说成是叛乱。这其实不符合历史事实,有一些不是叛乱,有一些是叛乱。我们跟蒙古族的乡亲们和专家们一起讨论中间我们会受到非常大的启发。所以由此我们在80年代的卫拉特蒙古史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可以称之为拨乱反正的命题。为此我撰写了《论噶尔丹的政治和军事活动》②《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我们把18世纪的卫拉特蒙古的历史,回归它的真实的历史地位。我们现在认为,在18世纪的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西北和北方地区,卫拉特蒙古是当时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他既有跟清朝政府对抗的一面,也有跟清朝,跟内地和好的一面,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另一外角度,当清王朝的力量还没有发展到控制整个新疆时,面对俄国的侵略,抵抗俄国侵略的就是卫拉特蒙古的领袖和群众,当时他们在第一线。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全局的角度来看,18世纪的卫拉特蒙古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这个命题得到了国内外的学术界的认同。

二是,围绕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研究展开的考察

20世纪80年代,我所在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着力开展中国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中国边疆研究史的研究,新疆考察史做为中国边疆研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我们的关注。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呢?

记得1989年秋天,瑞典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通过友人给我传递有意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新疆考察进行合作研究的意向。斯文·赫定一册《亚洲腹地旅行记》我读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斯文·赫定是归入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范畴里的人物,但我又觉得如此评价斯文·赫定似还有推敲的空间,而且通过国际间合作,无论从学术上还是物质上对于推动新疆考察史研究都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于是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在1992年我们和瑞典有关机构在乌鲁木齐召开了“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组织了由1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的沿和田河河床由北向南的学术考察,我有幸成为这次国际学术合作的组织者和参加者。由于这次学术考察使我们亲历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的绿洲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和田、民丰、且末、若羌诸县市,以及秋日已干涸的和田河河床和大沙漠的奇景。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国际学术合作,学术上取得了如下二点可称之为是新的突破:

其一,对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探险生涯,做了综合性研究,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评传》,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本较为详实、公允的有关斯文·赫定的评传,同时对晚年斯文·赫定在组织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学术实践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初步评议。

其二,对斯文·赫定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外国赴新疆考察诸多探险家的历史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将所有探险家都归之为侵华势力代表、走卒的简单化倾向,而是提出了两点论,亦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斯文·赫定的探险活动的业绩和精神应予充分肯定,对于其著作和考察成果的学术价值应予足够的重视,两者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应予批判继承的不可轻视的历史遗产。当然,对于形形色色探险家在其探险活动中损害中国人民感情,破坏中国主权的行径则应予以揭露与批评。我们提倡两点论,简言之就是把19世纪以来外国探险家在新疆的探险活动,要具体人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肯定的要肯定,该继承的要继承,该研究的要研究,该批判的要批判,而再不要简单化的将他们的活动统统归之于帝国主义侵华史的一部分。这一认识现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这次学术考察成果的结集《西域考察与研究》,1994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是,围绕新疆稳定和发展研究展开的考察。

1990年我们启动“当代中国边疆系列调查研究”第一期项目,至2001年历时十年共进行了四期,其中涉及新疆稳定与发展内容共有六项,有全疆性的也有地区性的,为完成上述研究项目,我有机会深入新疆各地州,诸如:喀什、和田、阿克苏、伊犁等地更是不止一次深入基层、边境一线和相关口岸,开拓了当代新疆治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深化了对新疆地区反分裂斗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的认识,正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批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具的调研报告。

在调研报告中总结了反对分裂、打击恐怖、维护稳定的六点战略共识:

1.分裂是新疆的主要危险,暴力恐怖活动日益成为分裂势力主要破坏形式,新疆地区反分裂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

2.维护新疆稳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求因治本”,应在下大力气进行敌情和社情调研基础上寻求治本之策,把争取民心,团结各族群众大多数作为治本之策的根本,对敌人打击,对人民教育,两手都要抓,才能使我们在反分裂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发展新疆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是第一位工作,是硬道理。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之下,及时调整新疆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得民心工程”的出台,都可视为是这方面努力的有益尝试;

4.从稳定和发展新疆全局出发壮大兵团,发展兵团战略决策的出台,兵团改师建市的步伐应有实质性进展;

5.干部问题是新疆发展和稳定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发挥新疆汉族干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成为当务之急;

6.牢固树立“是什么问题,就作什么问题来处理”的观念。过去,分裂势力一闹,就笼统地归之为民族问题,自缚手脚,按法律该抓的不抓,该判的不判,要解除精神加锁,敢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上述归纳与总结,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决策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四是,围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格局研究展开的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270万人口,团场遍及北疆、南疆。兵团是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当代新疆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兵团、壮大兵团是治理新疆的战略需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格局研究是新疆稳定战略研究课题派生出来的一个子课题,这个课题1999年立项启动,调研了农一师(阿克苏地区)、农三师(喀什地区)、和田管理局、农四师(伊犁州)所属团场,特别是边境团场,行程近一万公里,调研工作持续了近两个月。2000年我们又对哈密管理局的兵地关系进行了补充调研,于2001年完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局与新疆稳定研究》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完善兵团布局的基本思路:

完善兵团布局的基本思路可用16个字来概括:抓住两头,突出中心,画圆南圈,加强一线。

同时我们还建议:改局建师设市和建设新疆通向内地第二通道。

所谓改局建师设市,即是和田管理局、哈密管理局、乌鲁木齐管理局改局建师,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北屯设市;

所谓建设新疆通向内地第二通道,即是打通库尔勒至青海的交通通道。

上述建议得到兵团的高度重视,并已为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门所采纳,并已付诸于行动。

综上所述,我深感新疆考察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值得一个人花一辈子精力来实践,我在研究新疆的同时,也成为一个新疆考察的实践者,这是我人生之幸事!

为了推动新疆考察研究的深化,我还参与了大型翻译系列丛书“西域探险考察大系”选目、翻译的组织工作,并担任了顾问。该丛书1993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获中外学界的重视与好评。新疆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又总体推出由张新泰任总主编,杨镰任主编的新版该套丛书共30册。同时基于世人了解中国学者新疆考察的成就和“让学术走向大众,让大众了解学术”的理念,主编了三套丛书:“中国边疆探察丛书”、“边地文化探踪丛书”和“走进中国西部的探险家系列丛书”,并撰了个人的两本考察实录:《天山问穹庐》①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后经补充修订,2010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再版。和《海角寻古今》②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还主编了《塔克拉玛干考察纪实》③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本书共收录了参加1992年“西域考察与研究”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国际考察活动的15位中外考察队员撰写的22篇考察记。

(三)两部“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的实录

始于1988年的“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至2004年学术考察工作结束,历时16年,成果丰硕。学术考察成果有:《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一卷,(1996年中日/日中共同尼雅足迹学术调查队、法藏馆印刷),第二卷(1999年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队、中村印刷)。在1995年的考古中发现了有“王侯今昏千秋万岁宜子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织锦等珍贵文物,1996年初,尼雅调查被选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景爱《尼雅之谜》①中国书店,1999年。是作者1993年10—11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派,参加“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的纪实。神秘的尼雅废墟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古代绿洲国家“精绝”的故址。本书根据实地考察所见所闻,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尼雅昔日的辉煌和后来的衰败、废弃;从古代著名的绿洲之国、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变成现实生活中这样没有生命的一片废墟。

齐东方《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探秘》,作者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是“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1995年考察活动的参加者。在书中他以亲身经历和学者的情怀描述了考察中生活、工作、景色的故事。并通过历史文献的追述,将1700年前一个文化璀璨、歌舞升平的古老王国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关尼雅考察,前述王炳华也是参加者之一,他的《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和《悬念楼兰——精绝》对本项学术考察也有精彩记述。

有关此项学术活动还有二本书值得一读:

佛教大学尼雅遗迹学术研究机构编。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译:《丝绸之路——尼雅遗址之谜》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本书对历时16年的“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做了一次全景式描述的尝试。

刘宇生、杨新才主编:《小岛康誉之谜》③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日本友人小岛康誉是“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的推动人、资助人和日方负责人,本书是一本旨在走近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日本友好人士,意图反映他真实面貌的书。

此外,由学者撰写的新疆考察实录,还有:

张平编著《草原民族文化的灵魂——新疆草原文化遗址考察》,作者是考古学家,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员。2004年3月由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策划组织“阿勒泰—伊犁”的人文遗迹学术考察与科普专题片拍摄活动。张平作为考古工作者参加了此项考察活动,考察的主要路线为:乌鲁木齐—吉木萨尔—青河—富蕴—北屯—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乌尔禾—克拉玛依—奎屯—乌苏—精河—霍城—伊宁—巩留—特克斯—昭苏—察布查尔—伊宁—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本书即是此项考察的实录。

黎羌《神州大考察——激情燃烧的人生之旅》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全书近70万字。作者是山西师范大学教授,本书是他考察神州大地的散文集,涉新疆占了全书十三章的五章,其目如次:诗情画意游天山,走进塔克拉玛干,魂牵梦绕准噶尔,遥祭塔尔巴哈台,乌鲁木齐回旋曲。作者的学者身份,让这些考察记多了些文化的内涵。

猜你喜欢
新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走进新疆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